-
公开(公告)号:CN1191804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44010.X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7 , G06F18/10 , G06N3/049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线损率的确定方法、确定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线损重要指标数据,线损重要指标数据为影响配电网的线损率的指标数据;将多个线损重要指标数据输入至线损率确定模型,以利用线损率确定模型对线损重要指标数据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多个时序模态分量,并将各时序模态分量对应的线损率分量进行叠加重构,输出得到配电网的目标线损率;在目标线损率大于线损率阈值的情况下,执行降损操作,降损操作为降低配电网的线损率的操作。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配电网线损率预测不精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4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34235.2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网的负荷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微电网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微电网群的历史负荷数据;将历史负荷数据输入至目标预测模型,通过目标预测模型进行负荷预测,得到微电网群的预测负荷数据,其中,目标预测模型为对初始预测模型训练得到的,初始预测模型所使用的超参数为根据改进后的北方苍鹰算法确定的,改进后的北方苍鹰算法根据黄金正弦算法、柯西变异算法二者中的至少之一对北方苍鹰算法改进得到。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预测微电网负荷数据的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9005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94257.8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5 , G06N3/084 , G06N3/0442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微电网群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及相关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微电网群的光伏发电数据集获取支持集和查询集;将所述支持集输入至光伏功率预测模型,获取当前时刻的光伏系统状态输出值;基于所述查询集通过元学习算法对所述光伏系统状态输出值进行模型参数更新,并基于更新后的模型参数进行损失函数测试。本公开能够有效降低预测误差,提高微电网群光伏功率的预测精度,实现微电网群的稳定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549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20629.X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的线变关系故障确定方法和确定装置,电力系统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变电站、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以及用户侧用电设备,一个配电线路与多个配电变压器电连接,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档案数据和电力系统的量测数据;根据档案数据和量测数据,构建初始线变关联矩阵;获取多个线变关系辨识指标,并至少根据初始线变关联矩阵和多个线变关系辨识指标,构建目标函数;求解目标函数,并确定目标函数的最小值对应的初始线变关联矩阵为目标线变关联矩阵,在目标线变关联矩阵与初始线变关联矩阵不同的情况下,确定电力系统发生线变关系故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变关系故障确定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6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90312.0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互联系统概率最优能量流计算方法和系统,本发明包括基于电气互联系统的参数信息,确定电气互联系统对应的确定性最优能量流模型;获取参数信息中的风电机组信息,确定风电机组、电力负荷和天然气负荷分别对应的不确定性模型;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对各不确定性模型的输入变量进行采样,生成初始样本集并输入确定性最优能量流模型,计算各初始样本的初始确定性最优能量流;将初始样本集中的初始样本和各初始样本对应的初始确定性最优能量流输入预设的初始代理模型进行训练,生成目标代理模型。解决了现有的技术计算耗时较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低秩近似代理模型计算,计算准确度有效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59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87142.3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H02J3/12 , H02J3/38 ,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49 , G06N3/045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压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岛微电网群短期电压稳定评估方法及系统,其方法通过对海岛微电网群的结构进行仿真建模,并仿真不同的预设典型电压故障类型,得到不同的预设典型电压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运行时序数据,构建仿真数据集,搭建时序卷积神经网络,并通过海岛微电网群内的电压外环控制状态和电流内环控制状态分别对应的时间尺度确定时序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核的尺寸,从而使得训练精度更高,通过仿真数据集对时序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好的海岛微电网群短期电压稳定评估模型对待评估的运行时序数据进行短期电压稳定评估,并输出相应的典型电压故障类型,从而提高了短期电压稳定问题的评估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0703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43196.2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网群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交流配电的微网群分布式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基于Koopman算子,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进行潮流计算,以上级配电网电能质量和微电网的经济收益最大为目标条件,搭建微网经济收益、上级配电网区域功率平衡以及配电网电能质量分别对应的控制目标函数并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微网群协调优化控制模型的总目标函数,采用ADMM算法,将微网群协调优化控制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分解为配电网层面优化运行问题以及微电网层面自治优化问题,进行分布式求解,得到各个微电网内的设备最优控制方案以及配电网无功设备的动作最优控制方案,降低了计算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660922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34889.2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量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碳排放数据安全采集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包括支撑架、气液分离桶组件、输气组件、透明量筒、升降机构、电机和活塞。本发明的气液分离桶组件内的胺液水平面上升时,会将其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组件推入透明量筒内,推动活塞上升,活塞上升高度即为水面上升高度,工作人员只需要读取活塞上升的高度数值即可计算碳排放数据,测量可靠性高,同时透明量筒可以下降到工作人员平视的高度,不需要工作人员借助攀爬工具攀爬到胺液储存罐高处,操作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50296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70811.9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2 , G06F17/16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碳排放流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考虑系统损耗及风电不确定性的电网碳流计算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构建针对目标电力系统的随机风速样本集;基于随机风速样本集中的每一组随机风速样本进行计入有功损耗的确定性潮流计算,确定考虑风速不确定性的风电注入功率与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总碳流率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根据得到的确定性潮流计算结果进行相关碳流指标的计算,并基于相关碳流指标进行碳流分析;所述碳流分析包括计算平衡机组对所述目标电力系统各部分有功潮流的贡献以及计算平衡机组对各节点和支路的碳流率影响因子。本发明实现了考虑系统损耗及风电不确定性的电网碳流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14724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13270.0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G01N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电网碳排放收集装置及其方法,涉及碳排放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环形座、驱动机构、气体存储机构、触发机构、气体取样机构和排气机构;环形座的顶部开设有圆槽,环形座的一侧固定贯穿设有设备管;驱动机构贯穿圆槽与环形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气体存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与圆槽内壁滑动连接;触发机构通过往复螺纹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气体取样机构贯穿触发机构并与环形座的另一侧嵌入连接;气体存储机构的一端用于与气体取样机构连通,气体存储机构的另一端用于与设备管连通;排气机构的一端与圆槽内底部固定连接,排气机构的另一端用于通过触发机构带动与气体存储机构抵接。整个区域电网碳排放收集过程,提高了取样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