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氧丝收卷系统和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383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50515.9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氧丝收卷系统和方法,其中,预氧丝首先经过固定设置的导纱轮确保进入张力调节单元前预氧丝的输送平稳并减少散纱风险,通过气缸调整摆杆上张力轮的位置实现预氧丝张力调节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排纱单元通过直线模组驱动导丝头使预氧丝往复收卷于收卷轴上;控制单元同步驱动排纱单元和收卷单元,实现收卷过程的稳定一致,进一步控制张力调节单元实现对预氧丝张力的精确控制和动态调整。通过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分别采集收卷过程中的张力数据以及卷径数据,便于更精确的控制预氧丝张力,避免散纱现象的发生,同时通过监测卷径变化对张力进行动态调整,避免丝锭端面凸起发生。

    一种线连续稳定自动铺设用干纤维带的一体成型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6744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22809.4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干纤维带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连续稳定自动铺设用干纤维带的一体成型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碳纤维进行预处理,使其温度和张力均达到设定范围内;对经过预处理的纤维层进行乳液的施加,所述乳液中包括环氧树脂或者热塑性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液体;对经过乳液的纤维层进行干燥处理;经干燥后在纤维层表面施加定型剂;对施加了定型剂的纤维层表面进行加热和加压,使其定型;对定型后的纤维层进行分切,分切为设定宽度的干纤维带。本发明通过上述工艺改进,减少了干纤维带分切边缘断丝、毛羽以及硬挺度的问题,提高了纤维带自动铺设的连续稳定性,降低了因堵丝、断丝造成的等待、返工等现象。

    一种力矩电机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公开(公告)号:CN11444832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041375.7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力矩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力矩电机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获取电压正弦波过零点的时间点;S20:根据获取的时间点分别计算电压正弦波两相邻若干等过零点半波的用时t1和t2;S30:判断t1和t2的比值是否为1;S40:若t1和t2的比值为1,则以原始电压波形触发晶闸管,然后重复步骤S10至S40;S50:若t1和t2的比值不为1,则取N个半波计算耗时平均值,在每个平均值周期的中间位置处触发脉冲电压,使得晶闸管在每个平均值周期中间位置处被触发,并且在每个平均值周期末点位置关闭,其中N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本发明降低了力矩电机输出力矩的误差,提高了力矩电机输出的性能效果。

    一种高速机铺纬绕纱方法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2086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1312478.7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机铺纬绕纱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生产设备领域,能显著提高编织速度,且纱线不易从纬纱针上脱落,步骤如下:S1:小车右移至纬纱床右侧停止,进行从右至左铺纬;S2:左压纱板下压的同时,右侧耙针第一次前移到位,在右侧耙针第一次前移过程中,右侧纬纱针已经挂到纱;S3:左压纱板抬起的同时,右侧耙针第二次前移到位,右侧耙针封住回线口;S4:小车沿纬纱床的长度方向移动一个铺纬宽度;S5:小车沿铺纬方向左移,将跨越右侧纬纱针,小车继续左移,当右压纱板移出右侧纬纱针后,右压纱板下压,将纱线压入右侧纬纱针,同时,右侧耙针后退;S6:小车左移至纬纱床左侧停止,进行从左至右铺纬。本发明适用于复合材料织物的生产。

    一种复合材料灌胶试验击穿图像捕捉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3422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96941.0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视觉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灌胶试验击穿图像捕捉系统,包括灌胶平台,在灌胶平台上开设有多个灌胶口,并在其上设置多个工业相机,工业相机与检测中心相连;检测中心对采集到的每一帧图像进行存储,且能够对每一帧图像的所有像素点进行特征值提取、特征值预处理、检测值转换对比和击穿判定;通过工业相机配合检测中心实现试验中对复合材料的实时检测,能够获取复材从灌胶开始至被击穿所经历的精确时间长短,使试验结果对复合材料质量的判定更加准确;工业相机在复合材料被击穿后提高拍摄频率,并通过检测中心对每一帧图像进行存储,记录复合材料被击穿后所产生的变化,方便研究人员进一步对复合材料质量进行研究改进。

    一种喷码装置和喷码方法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1924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13948.5

    申请日:2020-05-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码装置,针对每层织物包括沿幅面方向并列设置的至少两个喷码单元,且每个喷码单元沿与幅面方向垂直的织物移动方向设置至少两行喷码头,且每行至少包括两列喷码头。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可对字体的高度和宽度进行调整的喷码装置,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各个喷码单元可用于单一裁片的喷码图形喷绘,也可用于不同裁片的喷码图形喷绘,而以上两种情况中单一字体宽度高度则通过开启的喷码头的行数和列数来控制,从而实现不同大小的喷绘字体,在针对不同尺寸的裁片进行喷绘时,获得相对于布卷不同的喷码比例。同时,本发明中还请求保护一种喷码装置的喷码方法。

    一种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130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20356.1

    申请日:2020-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织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在喷墨装置的前端设置主动辊,在喷墨装置的后端设置被动辊,且根据以下公式对主动辊的转动速度进行设定:V主动辊=kV,其中,V主动辊为对纤维织物进行传送的主动辊的边缘线速度,V为纤维织物裁切处的传送线速度;k为大于1的系数,且根据纤维织物的特性与主动辊的表面材质而设定。本发明中,在喷墨装置的前后端分别设置主动辊和被动辊,且主动辊的边缘线速度通过大于1的系数k而放大,可使得主动辊对纤维织物的摩擦代替原本裁切处对纤维织物的摩擦,使得织物获得稳定的速度且不会在主动辊的前端形成不可控的储线情况,纤维织物因主动辊的转动而引起的位移与裁切处带动纤维织物的位移一致。

    一种经编机的储纱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2086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29196.8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编机的储纱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生产设备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铺纬结构在周期性用纱时能够使纱线张力保持稳定的经编机的储纱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如下,一种经编机的储纱方法,包括放卷部分、储纱部分以及铺纬部分;其中,所述放卷部分以恒定速度放卷纱线;所述铺纬部分以不同速度呈周期性运动;所述储纱部分对所述铺纬部分周期性运动的不同速度进行补偿,平衡周期性运动不同阶段的用纱量;在一个铺纬周期内,所述放卷部分所放卷的纱线量等于所述铺纬部分的用纱量。本发明适用于复合材料织物的生产。

    一种多层纤维织物的抓取方法、系统及其收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138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320523.3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织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纤维织物的抓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纤维织物的种类进行识别;通过静电对多层纤维织物的最顶层进行吸附,其中,静电的初始吸附力根据纤维织物的种类不同进行调整;通过静电所吸附的顶层纤维织物抬高,且在抬高的过程中静电吸附端向后移动;移动至设定位置后增大静电的吸附力,获得工作吸附力;在工作吸附力的吸附下将顶层织物移动至收卷位置。在本发明中,静电的吸附相对于真空吸盘的吸附可以忽略纤维织物上所存在的孔隙,整个吸附过程中吸附力稳定且可靠,不存在真空吸附过程中的泄压情况,因此可在纤维织物移动过程中达到更为精准的位置要求。

    一种原丝纺丝系统及其喷丝头定位精度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10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438488.6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丝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丝纺丝系统及其喷丝头定位精度调节方法,其中原丝纺丝系统中,喷丝单元包括用于挤出纺丝原液的喷丝头;第一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喷丝头与料液池液面间距离的液位传感器;升降单元同步驱动喷丝头和液位传感器在竖直方向移动;第二检测单元包括基于液位传感器相同安装平面设置的深度尺,用于校准液位传感器的高度误差。原丝纺丝系统的喷丝头定位精度调节方法,通过优化液位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精确控制喷丝头与料液池液面的距离,使喷丝头下降至距离液面尽可能近,且避免喷丝头接触液面造成喷头报废;通过优化后的液位传感器配合升降系统控制纺丝喷丝阶段牵伸比,进而确保纺丝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