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64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96273.3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活性炭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表面载二氧化钛微粒的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该复合材料包括活性炭纤维骨架和二氧化钛微粒,所述二氧化钛微粒均匀分布于活性炭纤维骨架的表面,所述二氧化钛微粒在活性炭纤维骨架上的数量不少于每平方毫米100个。本发明一方面,可以避免二氧化钛微粒过度影响活性炭纤维原本的吸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二氧化钛大多位于活性炭纤维表面分布,从而可以便于充分利用二氧化钛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制备出的二氧化钛/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57208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093486.9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钢渣协同全固废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凝材料领域。该全固废胶凝材料包括矿渣微粉、混合钢渣微粉、混合钢渣超微粉、精炼渣微粉与石膏。本发明利用普通轮胎立磨与超细轮胎立磨协同粉磨形成混合钢渣微粉、混合钢渣超微粉与精炼渣微粉后,再与矿渣微粉、石膏制备一种多钢渣协同全固废胶凝材料,减少了水泥的用量,实现胶凝材料领域降炭减碳目的。本发明解决了钢渣难磨、安定性差与水化活性差的技术难题;利用锥形立磨与普通轮胎立磨只能将钢渣加工至细度450目、比表面积500m2/kg的技术局限;利用球磨能耗高且加工的混合钢渣超微粉形成球型形貌,与S95级矿渣微粉、石膏形成不连续粒径级配导致力学性能不足的技术“瓶颈”。
-
公开(公告)号:CN11631477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4808.6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储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苯二甲酸二钠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对苯二甲酸二钠水溶液滴加到多壁碳纳米管的乙醇溶液中,所得沉淀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最终得到一种具有优异储钠性能和倍率性能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对苯二甲酸二钠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反溶剂法,制备方法和条件简单,可用于钠离子电池有机负极材料,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和储能容量高的优点;此外,该发明所用到的制备方法可以延伸至用于将其它有机物与导电添加物的复合,增大有机材料的改性路径,扩大有机绿色材料在实际储能应用生产中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557208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093486.9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钢渣协同全固废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凝材料领域。该全固废胶凝材料包括矿渣微粉、混合钢渣微粉、混合钢渣超微粉、精炼渣微粉与石膏。本发明利用普通轮胎立磨与超细轮胎立磨协同粉磨形成混合钢渣微粉、混合钢渣超微粉与精炼渣微粉后,再与矿渣微粉、石膏制备一种多钢渣协同全固废胶凝材料,减少了水泥的用量,实现胶凝材料领域降炭减碳目的。本发明解决了钢渣难磨、安定性差与水化活性差的技术难题;利用锥形立磨与普通轮胎立磨只能将钢渣加工至细度450目、比表面积500m2/kg的技术局限;利用球磨能耗高且加工的混合钢渣超微粉形成球型形貌,与S95级矿渣微粉、石膏形成不连续粒径级配导致力学性能不足的技术“瓶颈”。
-
公开(公告)号:CN11535331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101814.5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超细轮胎立磨钢渣替代矿粉的水泥用混合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硅酸盐水泥领域。该水泥用混合材包括滚筒渣、有压热闷渣、铁水脱硫渣与混合渣(精炼渣与风淬渣、热闷渣或热泼渣的混合物)。本发明将转炉滚筒渣、转炉有压热闷渣、电炉渣与混合渣进行混合后,采用输送带将上述钢渣送入超细轮胎立磨(又称“超细辊碾磨”),在磨盘与磨辊的机械力作用下,通过风选设备,获得600‑800目钢渣超微粉。本发明利用超细轮胎立磨粉磨形成钢渣超微粉,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S95级矿渣微粉作为水泥用混合材,减少了矿渣微粉与水泥的用量,实现胶凝材料领域降碳减碳目的,符合当前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8880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08757.3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废基水泥刨花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泥刨花板领域。该水泥刨花板由木刨花、煤矸石微粉、复合纤维粉、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功能助剂等制备而成。本发明针对煤矸石微粉中Al2O3与MgO含量较高的特性,利用其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以降低水泥刨花板的易燃性能;利用复合纤维粉中硫酸钙晶须具有的纤维特性,与高炉水渣超微粉与转炉转炉钢渣超微粉协同提高水泥刨花板的冲击强度;利用水玻璃、硫酸钠与碳酸钠的协同激发作用,激发高炉水渣超微粉与转炉转炉钢渣超微粉的活性,以减少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用量。本发明利用固废资源制备水泥刨花板,实现胶凝材料领域降炭减碳目的,符合当前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87397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31888.3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4/28 , C04B18/06 , C04B18/26 , C04B22/02 , C04B22/06 , C04B38/08 , C04B111/34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催化型固废基水泥刨花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泥刨花板领域。该水泥刨花板由木刨花、废弃物复合灰粉、固废光催化填料、普通硅酸盐水泥、半干法脱硫灰超微粉溶液、复合助氧剂和石灰石超微粉制备而成。本发明解决了水泥刨花板的性能单一,不具有光催化的问题;水泥刨花板生产需要消耗水泥,导致一次资源消耗大的问题;以及轧钢污泥与半干法脱硫灰需要开拓新应用领域的问题;半干法脱硫灰稳定性差,难以直接利用的问题;充分利用固废制备出一种光催化型固废基水泥刨花板,不仅实现固废规模化与高值化的应用,而且赋予水泥刨花板具有光催化性能,实现降炭减碳的目的,符合当前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83598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61872.X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废基PVC耐磨型木纹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PVC压延膜基体材料领域。该木纹膜包括聚氯乙烯、增塑剂、稳定剂、钛白粉、钢渣超微粉、脱硫灰超微粉、硅灰超微粉。本发明利用超细轮胎立磨及其加热装置形成2000目钢渣超微粉、2500目脱硫灰超微粉与3000目硅灰超微粉,再与聚氯乙烯、增塑剂、稳定剂、钛白粉制备得到上述木纹膜。本发明解决了采用钛白粉、活性纳米碳酸钙、硅灰石生产PVC木纹膜存在价格高、一次资源消耗大的行业瓶颈;PVC木纹膜的硬度、耐磨性等有待提高问题;利用球磨能耗高且加工的超微粉形成球型形貌,不具有纤维特性的不足。本发明充分利用固废,符合当前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15066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31071.X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湛江宝钢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9D167/08 , C09D5/08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水脱硫渣基水性底面合一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水性底面合一防腐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水性醇酸树脂25.0%~35.0%、铁水脱硫渣10.0%~20.0%、滑石粉5.0%~10.0%、沉淀硫酸钡7.5%~12.5%、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5%~7.5%、复合助剂5.0%~15.0%、钢渣助磨剂0.5%~1.0%、水17.5%~32.5%。本发明实现环境减负、提高环保性能,解决了现有颜填料价格昂贵的问题、以及防腐涂料施工时分为底漆与面漆两道工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83888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593491.8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阻燃与防锈性能的冶金固废体质颜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废资源利用领域。该颜填料包括磷磷酸溶液、钢渣微粉、石墨烯、高效分散剂和赤泥超细粉。所述钢渣微粉为热闷渣微粉、风淬渣微粉、铁水脱硫渣微粉、铸余渣微粉、转炉热泼渣微粉、转炉滚筒渣微粉、电炉热泼渣微粉、电炉滚筒渣微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不仅降低了现有体质颜填料的生产成本35%~50%,而且提高了体质颜填料的附着力与阻燃性,实现了防锈性能、高附着力与阻燃性能在体质颜填料的一体化,大幅增强了体质颜填料市场竞争力与应用范围;拓展了钢渣与赤泥的高附加值应用,实现“以废增效”的新思路。本发明符合相关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政策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