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96886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316918.X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属性分类的农业面源污染多源异构大数据关联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难以根据数据属性进行高效关联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多源异构大数据属于定量数据还是定性数据;对定量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度量学习等方法实现分类;对定性数据采用文本语义挖掘方法获取量化特征,再采用支持向量机、度量学习等方法实现分类;对分类后的结果进行编码实现多源异构大数据的关联;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农业面源污染大数据监管平台,本发明将农业面源污染多源异构大数据的属性作为分类依据,通过对定量和定性数据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实现农业面源污染多源异构大数据的分类,借助于生成的树状结构土壤污染属性编码进行关联。
-
公开(公告)号:CN10965697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811544518.6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6F16/2458 , G06F16/215 , G01F23/00 , G01N1/14 , G01N21/31 , G01N21/64 , G01N27/26 , G01P5/00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大数据管理系统,涉及环境监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依次通信连接的采样分析站、监测站、子监控中心和总监控中心,采样分析站抽取监测点的水样后确定污染物浓度,同时检测监测点的水位和流速,监测站根据采样分析站发送的数据确定各个监测点的实时污染物总量,由子监控中心对监测站发送的实时污染物总量数据过滤处理后,发送到总监控中心。本发明的管理系统能够对全国范围内各个监测点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且经过层层传递后最终汇总到总监控中心,给省市范围的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参考,同时
-
公开(公告)号:CN11165367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545805.X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格匹配的异质结复合薄膜、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复合薄膜作为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该复合薄膜含有纳米尺度的Bi烯‑SnO2异质结,制备时采用了旋涂及在空气中退火的工艺。结果表明,以该复合薄膜为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为18.12‑19.38%,大于以纯SnO2为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而且以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在35‑45%的湿度空气中,经过800小时,性能仍然能保持初始性能的80%以上,具有更优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66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566947.9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子增强的柔性光热电材料,其是将MWCNT膜和Mxene膜的界面相接触所形成的具有p‑n异质结的材料,即一种名为CM膜的柔性光热电材料。该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MWCNT膜制备、MXene溶液制备、将MXene溶液涂刷使干燥后的MXene膜与MWCNT膜在界面相接触。本发明得到的光子增强的柔性光热电材料可在光热电转换技术如光热电转换材料、光热电转换设备或装置或器件或组件或系统中应用,也可在电源或光电探测技术如光电探测材料、光电探测设备或装置或器件或组件或系统中应用。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更高导电性,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电源和光电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985959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0899574.5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表温度反演技术的小麦白粉病遥感监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难以将多时相地表温度作为生境因子进行白粉病遥感监测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源数据的获取和预处理;小麦种植面积的提取;小麦生长状态的反演;地表温度的反演;MODIS温度和Landsat‑8反演地表温度的时空融合;基于地表温度遥感监测模型的构建;小麦白粉病遥感监测结果的获得。本发明基于多时相Landsat‑8和MODIS遥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利用国产GF‑1数据反演植被指数,通过Linear‑SVM构建综合决策树以反演小麦白粉病严重度,实现小麦白粉病病情严重度的遥感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61192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329634.3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时具有无线充电、电场感知及接近感知功能的多功能装置,且其检测方法。装置由检测模块、智能模块、控制模块、电场源模块组成。所述无线充电功能是通过检测模块、智能模块来实现的,其主要方法是将外部空间电场转化为电能;所述电场感知功能是通过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智能模块来实现的,其中控制模块用于程控开关,控制屏蔽板的开关,从而对电场进行控制,本发明的电场感知功能可用于检测电场强度;所述接近觉感知功能是由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智能模块、电场源模块来实现的,此功能可用于检测对象的移动和存在信息。本发明能够测量高电压电力模块中的瞬变电场,可广泛用于电场强度探测的领域,为气象保障提供可靠的手段和依据。同时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移,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以及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5367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45805.X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格匹配的异质结复合薄膜、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复合薄膜作为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该复合薄膜含有纳米尺度的Bi烯-SnO2异质结,制备时采用了旋涂及在空气中退火的工艺。结果表明,以该复合薄膜为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为18.12-19.38%,大于以纯SnO2为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而且以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在35-45%的湿度空气中,经过800小时,性能仍然能保持初始性能的80%以上,具有更优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44426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36069.1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纹理滤波和二维光谱特征空间判别相结合的小麦叶片白粉病斑标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难以统计小麦叶片白粉病害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源数据的获取和预处理;纹理滤波指数的获取;提取潜在的病害像元;提取病害像元并标记。本发明基于地面高光谱成像仪获取的“图谱合一”影像数据,自动、定量提取叶片上的白粉病斑像元,能够快速获取叶片精细严重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2057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94679.3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离子热电Fe‑MWCNT薄膜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在MWCNT膜上覆盖FeCl3·6H2O溶液,抽膜得到Fe‑MWCNT薄膜,在Fe‑MWCNT薄膜中间放Fe‑PAM凝胶,得到基于场效应管结构的离子热电Fe‑MWCNT薄膜器件。本发明器件的原材料价格便宜且易获得,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通过与额外引入的Fe‑PAM凝胶栅极结构组成有效场效应管结构,能够有效放大Fe‑MWCNT薄膜的离子热电效应,且Seebeck系数增大了43%以上,本发明为离子热电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970563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911298504.5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异质结导电网状复合薄膜、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复合薄膜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该复合薄膜含有纳米尺度的TiO2/SnO2异质结以及二维的Ti3C2TX,采用了在空气中和惰性气氛中可控退火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以该复合薄膜为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为17.74‑19.14%,而以纯SnO2为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仅为16.01‑16.83%,而且以该复合薄膜为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在30‑40%的湿度空气中,保持85%的初始性能超过45天,具有更优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