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863521U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21375130.3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方位调节雾化面罩,包括吸氧机、输氧软管、药杯平衡装置、塑料弯曲管和塑料面罩,所述吸氧机一侧固定有输氧软管,所述输氧软管与吸氧机内部连通,所述输氧软管一端固定有药杯平衡装置,此多方位调节雾化面罩,雾化面罩与储药杯分开,在他们之间加入了一节塑料弯曲管,可以转变方向,这样就可以让患者在不同体位的状态下都可以接受雾化治疗,不仅让患者舒服的接受雾化治疗,同时也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将储药杯外侧加入了一个药杯平衡装置,药杯在重力,滑杆和滑轨的作用下,药杯始终垂直,这样就不会发生储药杯漏液状况,药物可充分被高流量氧气作用,雾化治疗效果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20899258U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21939803.4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血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输血器,包括:输血器,输血器包括滴管和管路;磁力球,磁力球位于滴管内部;报警机构,报警机构位于滴管外围,报警机构通过磁力球触发后能报警,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够及时的提醒医护人员和病人输血器内部的血浆不足,提醒医护人员即使更换血袋,现有的输血器在输血时,由于医护人员无法时刻注意血袋情况,容易出现更换血袋不及时等现象,会导致患者输血时存在安全隐患,本设计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报警装置提醒医护人员,减小血袋更换不及时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217245291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0444980.4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压力性损伤水囊,包括水囊本体,所述水囊本体下端安装有支撑装置,所述水囊本体上端安装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右端前部安装有气囊进出气口,所述水囊本体右端前部安装有水囊进出水口,所述水囊本体右端后部安装有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压力性损伤水囊,通过缓冲装置使人们在使用水囊时,经过气囊进行减压更加舒适,从而提高了水囊本体的使用效果,而且气囊和水囊本体外表面均安装有碳纤维层,提高了气囊和水囊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检测装置不仅能够对水囊本体内的水温进行调节,而且通过水压传感器检测水囊本体内水压,避免水囊本体注水时会过多,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1561436U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821375131.8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一次性雾化面罩,包括雾化面罩,所述雾化面罩两侧对称设有通口,所述雾化面罩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吸管,所述吸管远离雾化面罩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可调节装置,所述可调节装置包括转动件、L型管、连接件和输液件,所述转动件输出端与吸管活动连接,所述转动件输入端活动连接有L型管,所述L型管远离转动件的一端与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输入端与输液件活动连接,此可调式一次性雾化面罩,通过雾化面罩与输液端活动连接的可调节装置,从而实现了术后早期患者可以平躺使用,减少了护士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1521258U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22478925.8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B65H75/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自动收放导线功能的监护仪,包括:监护仪本体,所述监护仪本体右侧设有收放线盒且收放线盒通过螺栓与监护仪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收放线盒内部设有固定轴且固定轴外部设有线盘,所述线盘与固定轴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线盘内部设有涡卷弹簧且涡卷弹簧内部设有卡接块,所述涡卷弹簧内部通过卡接块与固定轴固定且外部与线盘之间焊接固定,所述线盘内部设有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所述第一线槽呈敞口式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在收放线盒内部设置的线盘中安装涡卷弹簧,使导线本体实现自动收卷,通过活动块与固定块之间的相互嵌合,对导线本体进行固定,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221412024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2706989.5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透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改良适合双向回血法的血液净化管路,包括:动脉管路,动脉管路的一端通过连接头连接动脉端穿刺针,动脉端预充侧管通过动脉端预充侧管连接有生理盐水管路;动脉端预充侧管与动脉端连接头的之间的距离小于5cm,将动脉端预充侧管设计在靠近动脉端穿刺针位置处,缩短动脉端预充侧管与穿刺针之间的距离,也就是缩短生理盐水输入端与穿刺针之间的距离,减小静止的体外动脉血量,降低回血时凝血发生的风险,同时也减少了血凝块进入体内的风险,方便医护人员将动脉血回流至患者血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