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2957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50436.8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H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及过电压控制方法,所述避雷器包括:串联连接的避雷器固定单元和避雷器可控单元,与所述避雷器固定单元并联的第一电阻,与所述避雷器可控单元并联的第二电阻,以及与是避雷器可控单元并联的控制单元;过电压控制方法包括:在受到冲击电压后,所述可控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接收动作命令,所述电力电子开关合闸,电流依次流经所述第一电阻和避雷器固定单元组成的并联支路、电感和电力电子开关;一段时间后,旁通断路器合闸;再一段时间后,电力电子开关的触发脉冲停发,电子电子开关断开,电流依次流经第一电阻和避雷器固定单元组成的并联支路、电感和旁通断路器,将冲击电压的电流导向大地。
-
公开(公告)号:CN10914313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635541.X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设备外绝缘耐受电压海拔修正的方法,属于高电压绝缘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步骤一,获取计算特高压设备外绝缘耐受电压要求值所需的安全因数ks、配合系数kc、操作冲击电压配合系数ksc和代表性过电压Urp,根据ks、kc、ksc和Urp确定不同类型作用电压的耐受电压Uw,并将Uw做为海拔修正的基准电压;步骤二,根据需要进行外绝缘耐受电压修正的海拔高度,计算海拔修正系数Ka,步骤三,计算所述目标特高压设备的外绝缘耐受电压要求值U1,步骤四,根据U1确定目标特高压设备修正后的外绝缘额定耐受电压。本发明降低了高海拔特高压设备的外绝缘水平、制造难度、成本、运输难度和占地面积等,提高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0698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010198849.X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共享杆塔的防雷性能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共享杆塔防雷性能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共享杆塔的基本信息数据,根据基本信息数据确定共享杆塔在安全区域内是否存在直击雷风险;获取共享杆塔所在区域的土壤参数、共享杆塔的接地网参数和共享杆塔的雷电流参数,确实共享杆塔的冲击接地阻抗是否符合预设标准;确定共享杆塔的雷暴日,根据雷暴日,确定共享杆塔的供电系统防雷器的最大通流能量,根据最大通流能量确定共享杆塔的防雷性能。本发明从直击雷防护、直接影响反击过电压水平的冲击接地阻抗、防雷器的最大通流能量选择三个方面,为相关人员提供了参考,可以快速评估共享杆塔的防雷性能,减少了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68200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0934554.9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导电率可调柔性石墨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鳞片石墨膨化成柔性石墨。将柔性石墨与短切纤维增强材料混合均匀成预压料。在传送带上撒布柔性石墨,压延定型成底层料,然后在底层料上撒布预压料,压延定型成夹层料,接着在夹层料上撒布柔性石墨,压延定型成顶层料,并压延到一定厚度,形成导电率可调柔性石墨纸。本申请通过在石墨纸中复合短切纤维增强材料作为力学增强体,提高了石墨纸的拉伸强度和抗压强度。通过控制短切纤维增强材料和柔性石墨的比例,实现了石墨纸导电率、导热率和力学性能等性能的梯度可调。
-
公开(公告)号:CN117613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15535.8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固态断路器,电容充电回路用于通过电源为电容充电;供电回路用于通过电源为负载供电,供电回路上串联有负载晶闸管,负载晶闸管的导通方向与供电电流方向一致,但与电容放电电流方向相反;电容放电回路用于通过电容放电关断负载晶闸管,从而断开负载供电。本发明的断路器克服了传统固态断路器结构仅能够对于单条支路进行开断的不足,能够对于多路负载同时进行保护,启动电流较小,防止对于电源带来冲击;仅需提供触发信号即可使晶闸管关断,具有更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80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57655.8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Z型接地变压器和晶闸管的灵活接地系统,包括Z型接地变压器和晶闸管模块。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Z型接地变压器和晶闸管的灵活接地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设计科学合理,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恢复后,可主动泄放线路电容电荷作用下的中性点直流偏置电压,防止PT一次侧熔断器熔断或PT烧毁,提高了变电站低压侧设备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5693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27176.9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IPC: G06F30/20 , H02H7/04 , H02H9/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压器中性点与电抗器的绝缘配合方法及系统,属于输变电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基于所述电磁暂态模型仿真计算得到,所述变压器中压侧单相接地、两相接地故障工况下变压器中性点电抗器的最大工频暂时过电压Up;仿真计算得到,不同操作和故障下所述变压器中性点电抗器的最大操作过电压Us;并基于操作过电压水平Usw,确定工频耐受电压Upw和雷电冲击耐受电压Ulw;基于所述绝缘水平对变压器中性点与电抗器进行绝缘配合。本发明明确了变压器中性点及接地电抗器的绝缘水平的选择方法和流程,过程清晰,经济性高且便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66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011229305.1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H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构建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受端电压源换流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二极管端间避雷器DA接在限流二极管两端,二极管端间避雷器DA额定电压为396kV,二极管端间避雷器DA操作冲击保护水平为565kV,以及二极管端间避雷器DA柱数为8柱。将限流电抗器端间避雷器DR接在极线限流电抗器两端,极线限流电抗器端间避雷器DR额定电压为629kV,极线限流电抗器端间避雷器DR操作冲击保护水平为904kV,以及极线限流电抗器端间避雷器DR柱数为4柱。将阀厅内中性母线避雷器CBN1接在下桥臂换流阀与限流二极管之间,中性线阀侧避雷器CBN1额定电压为428kV,中性线阀侧避雷器CBN1操作冲击保护水平为652kV,以及中性线阀侧避雷器CBN1柱数为8柱。
-
公开(公告)号:CN10999151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10153205.6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短路电流直流分量的时间常数的理论值的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短路电流的交流分量的峰值;对所述短路电流波形的上包络线和下包络线进行拟合,以获取第一直流分量衰减曲线;利用谐波分析方法对所述短路电流波形进行分析,以获取第二直流分量衰减曲线;确定第一直流分量波形和第二直流分量波形,并分别进行指数拟合,以分别获取第一拟合公式和第二拟合公式;根据所述第一拟合公式和第二拟合公式选取较大的时间常数作为时间常数理论值。本发明根据设置的短路电流直流分量曲线拟合的原则,确定短路电流直流分量的时间常数,可避免拟合公式选取的盲目性;通过对计算的时间常数的准确性进行检验,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9337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0574535.4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地材料电流温度循环的测试方法,将接地材料试品安装在测试装置上,将测温探头固定在接地材料试品上;测试装置对接地材料试品施加电流逐渐增加,测试装置自动控制接地材料试品的温度达到保温温度值;在接地材料试品的温度下降预设值时,测试装置自动增加对接地材料试品施加的电流;接地材料试品达到保温时长后,测试装置断开;到达电流温度循环测试的循环次数,测试装置自动断开;通过设置测试装置自动控制接地材料试品的温度达到保温温度值与测试装置自动增加对接地材料试品施加的电流,与传统的人为调整电流的时间间隔相比,避免了人为造成的控制误差,提高了控温与控时的精准性,同时,提高了测试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