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95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608074.8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热电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穿戴式光热热电设备,包括柔性衬底和热电材料件,所述柔性衬底上表面设置有薄膜吸收器,所述薄膜吸收器部分地遮挡所述柔性衬底;所述薄膜吸收器对光能量的吸收效率比所述柔性衬底对光能量的吸收效率高;所述热电材料件的一端与所述薄膜吸收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柔性衬底的露出区域连接,所述露出区域为所述柔性衬底的未被所述薄膜吸收器遮挡的区域;所述薄膜吸收器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吸收材料层、透明相位补偿层和金属基底,所述吸收材料层、所述透明相位补偿层和所述金属基底构成Gires–Tournois光学空腔结构;该穿戴式光热热电设备发电效率高且对热电材料的性能限制较小。
-
-
公开(公告)号:CN1163002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35716.0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光学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透明投影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金属薄膜层与金属纳米颗粒之间的等离子耦合作用,可以增强散射,提高透明投影显示器件的辐射效率,确保器件的显示亮度;通过在透明衬底的上表面依次制备透明粘合层、金属薄膜层和透明材料层制得多层膜系增透基材,可提高透明投影显示器件的透明度,进一步,通过依次浸泡带正电的PEI溶液和带负电的金属纳米颗粒水溶液的方式在多层膜系增透基材的上表面组装金属纳米颗粒,利用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可高效地在多层膜系增透基材的上表面形成分布均匀、无团聚的金属纳米颗粒,确保透明投影显示器件的散射性能,且通过上述方法制备透明投影显示器件,制备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63474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1620687.0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G09F3/02
Abstract: 光学防伪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涉及光学防伪结构技术领域,光学防伪结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层、中间介质层、第二金属层、黏贴层,还设有若干个隔槽,隔槽上下贯穿中间介质层和第二金属层,且为闭环的环形槽,第一金属层与每个隔槽所围区域内的中间介质层、第二金属层共同构成一个显色单元,显色单元为FP腔显色单元,黏贴层可剥离,设置隔槽的结构,使得黏贴层被剥离时,第二金属层的各个显色单元以外的部分随黏贴层一同被剥离,以使各个显色单元在被光照时共同呈现第一防伪图像。其制作方法为依次制作第一金属层、中间介质层、第二金属层和黏贴层,在制作中间介质层后,先制作形成隔槽和偏振孔,再制作第二金属层。
-
公开(公告)号:CN11263474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620687.0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G09F3/02
Abstract: 光学防伪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涉及光学防伪结构技术领域,光学防伪结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层、中间介质层、第二金属层、黏贴层,还设有若干个隔槽,隔槽上下贯穿中间介质层和第二金属层,且为闭环的环形槽,第一金属层与每个隔槽所围区域内的中间介质层、第二金属层共同构成一个显色单元,显色单元为FP腔显色单元,黏贴层可剥离,设置隔槽的结构,使得黏贴层被剥离时,第二金属层的各个显色单元以外的部分随黏贴层一同被剥离,以使各个显色单元在被光照时共同呈现第一防伪图像。其制作方法为依次制作第一金属层、中间介质层、第二金属层和黏贴层,在制作中间介质层后,先制作形成隔槽和偏振孔,再制作第二金属层。
-
公开(公告)号:CN11797063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79581.8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G02B27/0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光学元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构表面件设计方法及相关设备、光学系统优化方法,所述设计方法包括:获取各光学元件的传输函数、光源的发射面的光场分布数据以及光学传感器的接收面的光场分布数据;根据各光学元件的传输函数和光源的发射面的光场分布数据,计算目标模块的前波面光场分布数据;根据各光学元件的传输函数和光学传感器的接收面的光场分布数据,计算目标模块的后波面光场分布数据;根据目标模块的前波面光场分布数据和目标模块的后波面光场分布数据计算超构表面相位分布数据;根据超构表面相位分布数据设计超构表面件;从而使设计得到的超构表面件能够实现被替换光学元件组合所共同实现的功能,有利于简化光学系统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970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79581.8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G02B27/0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光学元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构表面件设计方法及相关设备、光学系统优化方法,所述设计方法包括:获取各光学元件的传输函数、光源的发射面的光场分布数据以及光学传感器的接收面的光场分布数据;根据各光学元件的传输函数和光源的发射面的光场分布数据,计算目标模块的前波面光场分布数据;根据各光学元件的传输函数和光学传感器的接收面的光场分布数据,计算目标模块的后波面光场分布数据;根据目标模块的前波面光场分布数据和目标模块的后波面光场分布数据计算超构表面相位分布数据;根据超构表面相位分布数据设计超构表面件;从而使设计得到的超构表面件能够实现被替换光学元件组合所共同实现的功能,有利于简化光学系统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5327684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54201.5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微纳光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构透镜,三维成像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超构透镜包括:衬底和多个微纳结构,所述微纳结构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一侧,其中,多个所述微纳结构组成微纳阵列组,当任意偏振的入射光波经过所述超构透镜时,所述微纳阵列组将所述入射光波分解为携带被测物体深度信息的左旋偏振分量和右旋偏振分量,所述左旋偏振分量和所述右旋偏振分量分别聚焦在不同的焦平面处;后续结合三维成像算法简单处理后可以得到被测物体高分辨率的(即XYZ轴)三维信息。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和成像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70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03502.9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纳米光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偏振介质超构透镜及其使用方法,全偏振介质超构透镜包括衬底和亚波长微纳结构;亚波长微纳结构包括在纵向方向上以预设顺序交替排布的多行第一微纳凸起物、多行第二微纳凸起物和多行第三微纳凸起物;所有第一微纳凸起物组成第一微纳结构组,且可使x向偏振光和y向偏振光分别聚焦在同一焦平面上的两个位置点上;所有第二微纳凸起物组成第二微纳结构组,且可使45°偏振光和135°偏振光分别聚焦在焦平面上的两个位置点上;所有第三微纳凸起物组成第三微纳结构组,且可使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分别聚焦在焦平面上的两个位置点上;可同时对多种偏振态的光分别进行聚焦,且聚焦效率高,聚焦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70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203502.9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纳米光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偏振介质超构透镜及其使用方法,全偏振介质超构透镜包括衬底和亚波长微纳结构;亚波长微纳结构包括在纵向方向上以预设顺序交替排布的多行第一微纳凸起物、多行第二微纳凸起物和多行第三微纳凸起物;所有第一微纳凸起物组成第一微纳结构组,且可使x向偏振光和y向偏振光分别聚焦在同一焦平面上的两个位置点上;所有第二微纳凸起物组成第二微纳结构组,且可使45°偏振光和135°偏振光分别聚焦在焦平面上的两个位置点上;所有第三微纳凸起物组成第三微纳结构组,且可使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分别聚焦在焦平面上的两个位置点上;可同时对多种偏振态的光分别进行聚焦,且聚焦效率高,聚焦效果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