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1094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28343.3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学科结构振动与控制领域,一种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天线结构的抗多灾害减振设计方法,建立包含天线结构的超高层建筑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和模拟适用于目标结构的地震波和相干风荷载时程;在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与天线结构连接处断开并设置隔震橡胶支座,通过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确定支座参数;接着,在天线与主体结构顶层连接处断开,采用位移型阻尼器与将天线结构与主体结构相连,并通过抗震和抗风有限元计算确定阻尼器刚度;根据选取的隔震支座剪切刚度和位移型阻尼器刚度开展整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计算多遇地震、罕遇地震和不同重现期风载作用下天线结构的减振效果,并验算支座剪切位移是否小于限值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36562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55928.2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道泄漏检测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基于线性拟合的负压波拐点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管道发生泄漏前,负压波去噪信号的平稳段,以及管道发生泄漏后,负压波去噪信号的下降段,分别选取适当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通过求解两条直线的交点,以迅速且精确地获得负压波的拐点。本发明在尽可能保留了原始负压波信号特征的前提下,提高了负压波拐点识别的精度和速度,并且该方法原理简单,可直接嵌入绝大部分程序系统,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对负压波拐点的实时在线检测,以及其他涉及到负压波拐点识别的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方法,在泄漏点定位精度以及定位速度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44323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910003229.3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安装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即插即拔型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及方法。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U型夹具装置,以及两个支座装置,通过螺栓拧紧,将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方便地固定到输电塔的角钢结构上。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通过U型夹具装置及支座装置,直接将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固定在输电塔的角钢结构上,实现了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在输电塔角钢结构上的无损监测功能;消除焊接工作给输电塔构件带来的影响,且该装置可批量生产,实现了在输电塔上安装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工作的便捷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043282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510266582.2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光栅剪切应变传感器,属于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由光纤应变传感器、固定支座、带有刻度的刚性夹持器和调节螺栓组成构成。将光纤光栅套入1.2mm空心钢管中,采用环氧树脂将光纤光栅两端封装夹持部件上,夹持部件和钢管之间可自由滑动。将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固定在刚性夹持器中,然后通过固定支座安装在结构上,可以通过调节刚性夹持器的长度来适应不同厚度层面剪切应变的测量。该位移传感器克服了传统电类传感器易受电磁干扰、长期稳定性差等缺点,体积小、测量精度高,而且可在一根光纤上布置多个传感器对多点进行准分布式测量,还可以和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各种传感器串联。
-
公开(公告)号:CN10701453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377805.1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L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246
Abstract: 一种能够同时实现轴力和剪力自监测的智能螺栓及方法,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所述的智能螺栓包括螺栓杆轴、通孔、微型光纤光栅传感器;在螺栓杆轴的轴截面中心以及与轴截面径向互成120°角的位置设有通孔,共4个通孔,通孔的直径为2mm,互成120°角的3个通孔到轴截面中心通孔的距离相等,且都为螺栓杆轴的轴截面半径的二分之一,在四个通孔中通过胶粘剂将微型光纤光栅传感器与螺栓牢固结合,通过测量的应变值可以确定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和轴力。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能够实现螺栓轴力和剪力的实时监测,具有测量精度高,长期稳定性好,结构简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19836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487541.0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7/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应变测量的管道内腐蚀监测方法,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采用一种光纤监测网测量金属管道表面的环向和轴向应变分布并绘制环向和轴向应变云图,根据金属管道表面应变分布定位腐蚀发生的位置并和腐蚀发生的范围;由测得的腐蚀区环向和轴向应变计算腐蚀区的应力,根据应力、应变判别腐蚀区管道是否失效。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能够对金属管道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对腐蚀缺陷进行定位,获得腐蚀发生的范围,并且能够直接通过管道的应力、应变判断管道是否失效,具有安全可靠,测量精度高,对结构无损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3428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668864.0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F17D5/02
Abstract: 一种用应变箍传感器阵列进行管道泄漏监测和定位的方法,属于管道监测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通过应变箍传感器阵列测量泄漏产生的负压波时程信号,进行泄漏监测;通过应变箍传感器阵列测量到负压波信号的时间差以及应变箍传感器的几何间距列方程组,消去负压波波速这一未知量,求解泄漏点位置,并且通过多组泄漏点位置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定位误差。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解决了传统负压波定位方法必须利用负压波波速进行定位计算从而导致泄漏定位精度差的不足,具有可靠性高、对管道结构无损、可以实现泄漏实时监测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67793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03879.2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165
Abstract: 一种可控预张拉的光纤光栅应变箍夹持器系统,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该夹持器系统应用于光纤光栅应变箍传感器,用来测量管道环向应变。其关键是向端部穿透螺丝孔旋入长杆螺丝以推动楔子滑动前进,根据解调仪读数控制光纤光栅波长的增量,实现可控预张拉,使传感器与管道外壁的紧密贴合,使传感器内部的光纤始终处于受拉有效测量状态。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解决了光纤光栅应变箍传感器无法与管道紧密接触、不能准确测量管道环向应变的问题,提高了光纤光栅应变箍传感器的精度,具有预张拉可控制、制作与安装简便、适宜批量生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110429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10191466.5
申请日:2012-06-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A61B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探头的标定方法,具有如下步骤:1.在超声探头上粘贴特征标识点,2.固定立体标定模板和光学定位设备,3.手持超声探头扫描立体标定模板,每次采集超声图像的同时利用光学定位设备获取超声探头的空间姿态,得到原始数据,继而利用最小二乘法标定超声探头。相较于传统的电磁标定方法,具有如下优点:标定结果更加准确;运算过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一个未知变换矩阵),降低了标定计算的复杂性;可以应用到各种型号的超声探头上,设备简便,适用范围广;采用光学定位设备获取超声探头姿态,无需考虑电源线的影响,使得可标定的范围更广;光学定位设备在手术导航环境中不存在电磁兼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0533056C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710157591.3
申请日:2007-10-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光纤光栅增减敏应变传感器的封装方法。本发明包括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增减敏理论、增减敏系数的公式、传感器的结构以及封装方法。这种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封装方法不仅有效的保护了裸光纤光栅,而且可以改变光纤光栅的应变灵敏度,其增减敏系数可以根据封装材料的尺寸制定,满足不同的测量需求。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基于这种封装方法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为大型工程结构的表面及内部应变测量提供了大应变量程和高测量精度的监测手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