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6485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1187479.0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热式电采暖参与风电消纳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及系统,构建蓄热式电采暖参与风电消纳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多目标优化模型包括最大风电消纳目标函数、最小蓄热式电采暖运行成本目标函数和最低系统碳排放量目标函数,解决了现有蓄热式电采暖参与风电消纳研究主要集中在效益评估与经济性上,且目标函数具有单一性等问题;利用NSGA‑III算法对蓄热式电采暖参与风电消纳的多目标模型进行求解,在算法方面,当处理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时,解决了传统算法存在收敛性及求解效率不足等问题。本发明提高了优化效率和风电消纳的能力,并有效减少碳排放,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193288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049971.0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一种基于综合恢复策略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网恢复重构方法,包括获取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和负荷情况;基于支路权重,随机生成主网支路集和满足功率校验的孤岛支路集;采用基于普利姆算法的改进的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分别在当前主网支路集和孤岛支路集内对主网和孤岛生成辐射状结构,计算恢复重构目标函数值,寻找该划分方案下的该时段的最优恢复方案;对支路权重进行更新;利用上述步骤进行循环更新,最终得到故障修复期间各时段的最优供电方案。本发明采用了综合恢复方法以及考虑了供电恢复多时段特性,根据此方法得到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案,更符合实际情况,提高了配电网运行的效率、安全和可靠性,对于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98570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93527.X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计及电能替代效果的园区级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包括:对园区级综合能源系统各单元进行建模,建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组合赋权模型,确定最优权重,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建设方案进行评级评分,对园区级综合能源系统建设方案进行分析及优化。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能效性和社会性等准则,为园区级综合能源系统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实现综合能源系统建设方案的合理性评估及方案优选。从而为工业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实现园区多能互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建设绿色清洁消费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876131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0577790.8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网成效贡献度的储备项目优选方法,包括全面搜集电网储备项目量化评价相关数据信息,建立基于电网成效的储备项目评价指标体系;S2:根据步骤S1所述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并得出各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S3.根据上述步骤中所述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量化方法计算,应用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的原则,确定综合贡献度计算中各指标的权重计算方法;S4:根据步骤S3的权重计算公式,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单目标寻优,确定最优权重;S5:根据步骤S4所述的最优权重,计算各储备项目的综合贡献度,结合各储备项目的投资,并考虑储备项目建成后对其它储备项目的影响,对各储备项目进行动态排序,完成储备项目的优选。
-
公开(公告)号:CN105469316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410437762.8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9/00
Abstract: 一种配电网任意两点间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元件支路、损耗步骤;形成道路矩阵步骤;获取任意节点A,B间道路包含的支路和节点步骤;获取任意节点A,B间非道路上的节点和支路步骤;判断步骤;和统计损耗步骤。本发明的配电网任意两点间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系统,基于道路矩阵和深度优先搜索算法,能够帮助配网调度人员快速统计计算配网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区域的损耗,掌握线损的分布情况,有利于找到网络的薄弱环节,进而采取优化措施,降低网损,提高经济性,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87613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577790.8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网成效贡献度的储备项目优选方法,包括全面搜集电网储备项目量化评价相关数据信息,建立基于电网成效的储备项目评价指标体系;S2:根据步骤S1所述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并得出各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S3.根据上述步骤中所述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量化方法计算,应用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的原则,确定综合贡献度计算中各指标的权重计算方法;S4:根据步骤S3的权重计算公式,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单目标寻优,确定最优权重;S5:根据步骤S4所述的最优权重,计算各储备项目的综合贡献度,结合各储备项目的投资,并考虑储备项目建成后对其它储备项目的影响,对各储备项目进行动态排序,完成储备项目的优选。
-
公开(公告)号:CN104616496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50690.6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8G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0129 , G08G1/0133
Abstract: 一种基于突变理论的电网大停电交通拥堵度评估方法,以基本路段为出发点,选取评价指标,然后根据突变模型,依据底层指标的数据逐级向上计算,得到大停电后的基本路段拥堵度,并采用车辆行驶里程作为权重对路网体系中各基本路段进行加权,得到加权道路网的交通拥堵度。本发明通过采用突变级数评价法对大停电后路网交通拥堵度进行量化评估,克服了评估指标权重分配及指标量化方面主观性强的缺点,通过本发明的计算可以得到大停电后路网交通拥堵度的评估值,对于等级划分标准,获得相应的拥堵等级状况,据此,交通部门可以评估路网的拥堵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03972880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37021.6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电网连锁故障风险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10:初始化电网,按照一定模式形成具有一定网络节点数目和相应输电线路的初始网络;步骤120:计算网络连锁故障;步骤130:根据步骤120计算结果利用公式计算该规模网络连锁故障风险值:步骤140:为初始网络增加m个网络节点,重新从步骤110执行。本发明可以针对不同的电网增长模式进行计算,判断在不同增长模式下的电网增长过程中的风险,从而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取不同的建设模式和网络规模,选择规模适度、电源与负荷点分布合理的输电网架结构及规划方案,在负荷密集中心适量建设电源支撑点可加强电网结构及输送能力,降低连锁故障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9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58072.7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源网荷储灵活性资源的供需平衡调控优化方法,属于源网荷储资源优化调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研究对于电力系统中灵活性不足造成的损失没有合理量化从而导致优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考虑源网荷储全链条灵活性资源全寿命周期碳排放量,设计碳交易机制促进灵活性资源低碳运行;通过CVaR方法度量灵活性不足导致的弃风弃光风险损失;构建多目标灵活性资源平衡优化调控模型,保证电力系统安全低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173339.1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 H02J3/28 , H02J3/32 , G06F18/10 , G06F113/04 , G06F113/06 , G06F111/0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力系统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电力系统优化配置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净负荷时间序列,并对净负荷时间序列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净负荷时间序列;采用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对预处理后的净负荷时间序列进行处理,得到频谱特性曲线;利用试差法,基于频谱特性曲线确定目标分离频率,基于目标分离频率确定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电站和电化学储能电站负担的频段;建立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并求解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得到抽水蓄能电站和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最优配置方案。本申请提高了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结合的储能系统的调节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