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8811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80034646.0
申请日:2012-07-06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31/00 , F25B2600/0251 , F25B2700/2111 , F25D11/006 , F25D2700/12 , F28D20/02 , Y02B40/32 ,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消耗电能的保冷库。保冷库(1)包括:对储藏物进行储藏的储藏室(30);设置于储藏室(30)内的潜热蓄热材料(101~106);构成用于对储藏室(30)内进行冷却的制冷循环的压缩机(40);检测潜热蓄热材料(101~106)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0);和基于潜热蓄热材料(101~106)的状态控制压缩机(40)的控制部(100)。
-
公开(公告)号:CN103608638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80028184.1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IPC: F28D2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0/021 ,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吸放热性优异的蓄热部件。该蓄热部件具有:在伴随潜热的相变的前后体积发生变化的固体或凝胶状的潜热蓄热材料(10);以第一附着性附着于潜热蓄热材料(10)的第一部件(30);和夹着潜热蓄热材料(10)与第一部件(30)相对配置,能够以比第一附着性低的第二附着性附着于潜热蓄热材料(10)的第二部件(40)。
-
公开(公告)号:CN103608638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280028184.1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IPC: F28D2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0/021 ,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吸放热性优异的蓄热部件。该蓄热部件具有:在伴随潜热的相变的前后体积发生变化的固体或凝胶状的潜热蓄热材料(10);以第一附着性附着于潜热蓄热材料(10)的第一部件(30);和夹着潜热蓄热材料(10)与第一部件(30)相对配置,能够以比第一附着性低的第二附着性附着于潜热蓄热材料(10)的第二部件(40)。
-
公开(公告)号:CN10350275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280020738.3
申请日:2012-04-23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6/00 , F25D11/006 , F25D2317/063 , F28D20/02 ,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温度保持能力高、并且能够高效率地对潜热蓄热件进行冷却的蓄热容器和保温库。蓄热容器(100)具有:规定容积的密闭空间区域(1);配置在密闭空间区域(1)的内壁,用于对密闭空间区域内(1)的温度进行控制的使热移动的热移动区域(10);配置在热移动区域的潜热蓄热件(3);和没有配置潜热蓄热件(3),热移动区域(10)露出的热移动区域露出部(6)。冷藏库(501)具有:产生温度比周围温度低的冷气的热交换装置(537);使该冷气强制对流产生冷风并且输送该冷风的送风机(506);和通过相变蓄积或放出热能的潜热蓄热件(503),该潜热蓄热件(503)以该冷风直接吹到该潜热蓄热件(503)的方式配置,或者以直接吹到受热部的冷风的冷热经由该受热部间接地传递至该潜热蓄热件(503)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55181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80028126.8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更简便地浓缩量子点的含有量子点的水溶液的处理方法。含有量子点的水溶液的处理方法包括:溶解液获取工序,使季铵盐和钾盐溶解于含有量子点的水溶液中,得到溶解液;相分离工序,对所述溶解液进行加热,使其分离成含有较多所述季铵盐的季铵盐相和含有较多所述钾盐的钾盐相的两相,并且使所述量子点包含于所述季铵盐相或所述钾盐相中的任一相中;以及分取工序,对所述季铵盐相和所述钾盐相进行分取。
-
公开(公告)号:CN1176599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114908.0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公开是为了削减蓄冷材料的能量损失而高效地保冷冷冻食品而进行的。本公开是具有蓄冷材料主剂和凝固点调节剂的蓄冷材料,所述蓄冷材料主剂包含水和熔点调节剂,所述熔点调节剂具有多种无机盐和有机化合物,所述多种无机盐的阴离子全部为氯,所述多种无机盐的阳离子至少含有钠,所述凝固点调节剂是具有与所述多种无机盐中的任一种中所含的阳离子相同的官能团、且在纯水中的饱和溶解度的温度依赖性在水温从20℃至0℃下减少30%以上的盐。
-
公开(公告)号:CN11167023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80011220.5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相变的潜热蓄热材料、使用该潜热蓄热材料的保冷用具、使用该保冷用具的物流捆包容器、人体冷却工具、饮料用保冷具、使用物流捆包容器运输保冷对象物的方法。潜热蓄热材料的特征在于,其包括:由式(A)表示的化合物(A);由式(B)表示无机盐(B),其由碱金属阳离子和与所述化合物(A)的阴离子相同元素的阴离子组成;以及水;所述化合物(A)是能与所述水形成水包合物的物质,所述化合物(A)和所述水的组成比是赋予所述水包合物以同成分融点的组成比,所述无机盐B相对于所述化合物(A)的摩尔比是0.1以上且1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502753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280020738.3
申请日:2012-04-23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6/00 , F25D11/006 , F25D2317/063 , F28D20/02 ,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温度保持能力高、并且能够高效率地对潜热蓄热件进行冷却的蓄热容器和保温库。蓄热容器(100)具有:规定容积的密闭空间区域(1);配置在密闭空间区域(1)的内壁,用于对密闭空间区域内(1)的温度进行控制的使热移动的热移动区域(10);配置在热移动区域的潜热蓄热件(3);和没有配置潜热蓄热件(3),热移动区域(10)露出的热移动区域露出部(6)。冷藏库(501)具有:产生温度比周围温度低的冷气的热交换装置(537);使该冷气强制对流产生冷风并且输送该冷风的送风机(506);和通过相变蓄积或放出热能的潜热蓄热件(503),该潜热蓄热件(503)以该冷风直接吹到该潜热蓄热件(503)的方式配置,或者以直接吹到受热部的冷风的冷热经由该受热部间接地传递至该潜热蓄热件(503)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459954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280017255.8
申请日:2012-04-05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IPC: F25D2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81/3823 , F25D3/00 , F25D11/006 , F25D23/062 , F25D2201/14 , Y02B40/34
Abstract: 使保管容器的外部与储藏室的内部的绝热性能有效地提高。保管容器具备:具有开口的容器主体;能够开闭地封闭开口的门部件;和温度管理部,其具有使由容器主体和门部件包围的储藏室(2)内的温度为与储藏室外的温度不同的温度的功能,容器主体具有:第一绝热件(14);第二绝热件(15),其设置在相对于第一绝热件(14)与储藏室(2)相反的一侧的一部分,并且热传导率比第一绝热件(14)小;和蓄热件(16),其在相对于第一绝热件(14)与储藏室(2)相同的一侧,设置在从第一绝热件(14)的厚度方向看没有设置第二绝热件(15)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由在储藏室(2)外的温度与利用温度管理部的功能产生的储藏室(2)内的温度之间发生液相与固相之间的相变的1种以上的材料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229010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180055889.8
申请日:2011-11-22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1/00 , F25D11/006 , F25D16/00
Abstract: 即使停止了运转也能以储藏室内的温度不产生温度分布的方式维持一定时间的保管容器。具有电冷却功能的储藏物的保管容器(1)具有容器主体(10)和门部件(20),被容器主体(10)和门部件(20)包围的空间形成储藏室(100),容器主体(10)和门部件(20)具有隔热部(12、22)和蓄热部(14、24),蓄热部(14、24)使用在储藏室(100)内的能控制的温度与周围的生活温度之间的温度时产生液-固相变的1种以上的材料形成,配置于在由于停止冷却后的经时变化而在储藏室(100)内形成的温度分布中容易接近生活温度的第1区域附近的蓄热部(14、24)与配置于不易接近生活温度的第2区域附近的蓄热部(14、24)相比,材料的温度传导率除以储藏室(100)的壁面的每单位面积的材料的使用量而得的值较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