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20937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410505699.7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37 , C07D311/92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山芝麻属Helicteres植物山芝麻H.angustifolia中提取分离得到一种香豆素类化合物6,7,9α‑三羟基‑3,8,11α‑三甲基环己烷嵌‑[d,e]‑香豆素并证实其抗乙肝病毒活性。所述的化合物经与阳性对照拉米呋啶药理试验比较,结果证实前者具有显著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对HBsAg的IC50值为11.8μg/ml,对HBeAg的IC50值为34.2μg/ml,显著高于阳性对照拉米呋啶,可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抗乙肝病毒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589043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674029.2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岗梅根中芳基取代丙烯酰基三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新用途。本发明采用活性导向分离方法从冬青科(Aquifoliaceae)植物岗梅(Ilex asprella)的根中提取到5个芳基取代丙烯酰基三萜类化合物,经对化合物进行包括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抗补体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所述化合物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的抑制作用(CH50)为0.058-0.130mg/ml,对旁路途径的抑制作用(AP50)为0.080-0.390mg/ml。所述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补体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64093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657691.2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K31/7048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山芝麻属Helicteres植物山芝麻H.angustifolia中提取分离得到黄酮类化合物5,7,8-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1)和翻白叶苷A(2),并经试验证实其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与阳性对照拉米呋啶药理试验结果显示,该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其中5,7,8-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1)对HBsAg的IC50值为49.3μg/ml,对HBeAg的IC50值为68.4μg/ml;翻白叶苷A(2)对HBsAg的IC50值为14.6μg/ml,对HBeAg的IC50值为41.5μg/ml,显著高于阳性对照拉米呋啶,所述的化合物可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抗乙肝病毒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055754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10085784.8
申请日:2013-03-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制药领域,涉及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新用途。本发明从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根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制备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并通过体外抗补体活性评价试验证实其对补体系统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述化合物对补体系统的经典途径抑制作用的CH50为110±12、250±20μg/ml,对旁路途径抑制作用的AP50为800±25、440±15μg/ml。所述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补体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3267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887071.7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715 , A61K36/45 , A61P29/00 , A61P31/04 , A61P31/12 , C08B37/00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兴安杜鹃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从兴安杜鹃叶中分离得到75醇沉多糖XNDCP‑75和四个酸性均一多糖XNDHP‑1、XNDHP‑2、XNDHP‑3、XNDHP‑4,经实验证实上述兴安杜鹃多糖对补体激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水平上能显著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炎症反应,体内对LPS、甲型流感病毒H1N1或流感病毒‑耐药菌共感染诱导的小鼠炎症都具有显著的抗炎药效,可进一步作为活性成分制备新型补体抑制剂及细菌、病毒或病毒‑细菌共感染所致炎症的治疗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31993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83806.4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7048 , A61K31/352 , A61K36/78 , A61P31/04 , A61P31/16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腥草相关黄酮在制备病毒细菌共感染防治药物中的用途,具体涉及鱼腥草总黄酮、槲皮苷及槲皮素在制备病毒细菌共感染间质性肺炎药物中的新用途,从鱼腥草中提取得到鱼腥草总黄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鱼腥草总黄酮、槲皮苷及槲皮素对病毒细菌共感染导致的肺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51682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810049798.7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圆柏属植物多糖在制备防治病毒性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圆柏植物香柏和滇藏方枝柏中分离提取得到总多糖,糖含量均超过60%。经整体实验证实,所述多糖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能抑制流感病毒在鼠肺内的复制、降低肺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肺部出血及肺水肿、抑制全身和肺部局部炎症反应,显著提高重症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生存率;所述的圆柏属植物多糖可进一步用于制备防治病毒性急性肺损伤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288914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710607124.X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6/78 , A61P11/00 , A61P31/16 , C07H17/07 , C07H1/08 , A61K31/7048 , C07D311/30 , C07D311/40 , A61K31/3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鱼腥草总黄酮在制备防治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中药鱼腥草中分离提取得到总黄酮提取物,产物收率达1.5%以上,黄酮含量超过75%,主要黄酮类成分包括槲皮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芦丁等。所述鱼腥草总黄酮经整体动物实验证实,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诱导的小鼠病毒性肺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通过抗炎作用,降低肺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肺水肿、抑制全身和肺部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减少急性肺损伤。所述的鱼腥草总黄酮可进一步用于制备防治病毒性肺炎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77323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268464.3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715 , A61P37/02 , C08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火炭母中活性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清热解毒类中药火炭母中分离得到活性多糖PCP-B2和PCP-B3,经实验证实,所述的火炭母多糖PCP-B2和PCP-B3对补体激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进一步作为活性成分,制备新型抗补体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48456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077041.3
申请日:2019-01-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青蒿多糖,具体涉及青蒿中七个天然均一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清热解毒类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七个均一多糖AAP-3、AAP-4、AAP-5、AAP-6、AAP-7、AAP-8和AAP-9,经实验证实,制得的青蒿均一多糖对补体激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进一步作为活性成分,制备新型抗补体药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