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23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90407.X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海缆状态监测系统,包括: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其设于海缆内部,用于实时监测海缆的温度、应变、振动的物理参数;海缆健康状况评估模块,依据机器学习算法将物理参数转化为海缆健康状况指标;异常检测和预警模块,用于对海缆的健康状况指标进行实时分析。本发明运用可增强海缆状态的实时监测、早期预警、快速定位及故障的深入分析能力,以提高海底电能输送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648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41658.6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黄友聪 , 郑钟楠 , 傅智为 , 许军 , 周凯 , 袁豪 , 林梓圻 , 张莹 , 吴晓杰 , 张世炼 , 陈志忠 , 彭利强 , 林添进 , 王晓杰 , 陈少康 , 谢文炳 , 王琼 , 方超颖 , 程韵初 , 孔佳民 , 刘成禹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压电与绝缘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绝缘材料气体扩散渗透特性研究的实验装置及方法,该实验装置包括上基座和下基座;上基座和下基座分别开设有半封闭腔体;待测电缆绝缘材料设置于上基座和下基座之间,待测电缆绝缘材料与上基座之间形成高压腔,待测电缆绝缘材料与下基座之间形成低压腔;上基座与恒压泵连通;下基座与真空泵连通;上基座设置有延伸至高压腔内的第一气压传感器;下基座设置有延伸至低压腔内的第二气压传感器。本发明构建了位于待测电缆绝缘材料两侧的高压腔和低压腔,基于两个腔体内的压力差,气体从高压侧经待测电缆绝缘材料渗透到低压侧,实现对待测电缆绝缘材料气体扩散渗透性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616548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734960.1
申请日:2022-12-3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短电缆超低频介损测量平台,包括超低频高压电源、传输电缆、被测电缆、电压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介损测量模块及校准模块。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超短电缆超低频介损测量方法,包括S1、误差校准;S2、介损测量。本发明设计科学合理,可以实现在较低的电压等级下对高压电缆绝缘的超低频介损测量,从而完成对其电缆绝缘的状态评估。较之现有的成套超低频介损测量装置,本发明填补了对短样电缆领域超低频介损测量设备的空白,可以在完成对极小阻性泄漏电流的采集,屏蔽外部的高电压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90098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70302.5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塔杆稳定性间隔装置,属于电力工程领域,包括连接架以及位于连接架两端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与连接架相铰接的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在连接架的一端能够重合与展开,所述连接架两端的支撑单元能够实现塔杆上导线的两分隔、三分隔与四分隔的间隔支撑,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架相连接的连接盘,所述连接套管远离连接盘的一端套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上远离连接套管的一端设置有与塔杆上导线相连接的连接组件。该塔杆稳定性间隔装置,能够根据不同数量的导线进行灵活调整,确保在各种输电场景下都能提供稳定的间隔支撑,满足不同的输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6253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64190.5
申请日:2024-06-3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海底电缆路由和故障点定位方法。采用海缆的声波接收装置接收2个坐标已知的声源发出的声波,每连续收到两次声波后,通过单点接收到2个声源两次发声的时间差,实现海缆路由定位,再结合利用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技术对故障点的预定位,通过以声波接收装置为基准的2个声源与故障点相对位置关系,声波接收装置接收到2个声源及故障点发出声音信号时间差越小则2个声源与故障点的距离越近,使2个声源沿海缆路由方向向故障点靠近直至时间差小于给定值,以此时的海缆路由定位坐标作为故障点的坐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505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50672.3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40/08 , G06T7/00 , G06V10/24 , G06V10/25 ,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84 , G06N3/08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杆塔保险理赔报告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录入购买保险的各电力杆塔的基础信息;获取待进行保险理赔的目标电力杆塔的佐证材料;将理赔现场电力杆塔图像数据输入至预训练的杆塔受损类型识别模型,识别目标杆塔的受损类型,基于识别出的受损类型验证理赔单中的受损信息描述正确性;将理赔现场电力杆塔图像数据和原始电力杆塔图像数据一同输入至预训练的杆塔匹配模型,获取理赔现场电力杆塔图像数据和原始电力杆塔图像数据的图像匹配度结果,基于图像匹配度结果判定佐证材料的有效性;基于确定的受损信息描述正确性和佐证材料的有效性以及相应的佐证材料,生成目标电力杆塔的理赔报告。
-
公开(公告)号:CN118333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50671.9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8/2321 , G06F18/243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决策树的电力输配电线路设备灾损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历史天气的气象数据以及电力输配电线路设备设施信息,得到监测数据信息进行数据预处理,提取特征形成训练集;基于分类算法构建决策树模型,使用训练集进行训练,得到电力输配电线路设备灾损预测模型;获取实时气象数据以及目标电力输配电线路设备设施信息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目标特征数据,输入至电力输配电线路设备灾损预测模型,得到预测结果;基于DBScan算法构建电力输配电线路设备灾损评估模型,使用训练集进行训练,得到电力输配电线路设备灾损评估模型;将预测结果输入至电力输配电线路设备灾损评估模型,得到目标电力输配电线路设备灾损评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560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39115.6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G06F18/23211 ,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雷电监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同名团簇识别的雷电地闪轨迹提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将一次完整的雷暴过程,以连续的短时时间窗格划分,对每个时间窗格内的地闪点分别进行聚类,将单个时间窗格内的聚类团簇视为同时发生,由连续的几个时间窗格内各选1个团簇质心组成雷电地闪运动轨迹,被选出的这些团簇即为同名团簇。通过聚类手段获得一定时间段内的雷暴团簇分布,依据同名团簇的惯性原理,提出几条判据,识别地闪轨迹。该方法依据同名雷云团簇的运动惯性,提取出的轨迹方向性更强,便于分析雷电地闪活动的移动趋势,所得轨迹可继续用于地闪活动的短时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10669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735500.0
申请日:2022-12-3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分布式局部放电定位数据采集方法,包括S1、监测终端与卫星的连接;S2、监测终端信号数据采集;S3、监测终端信号分析计算;S4、延迟触发时间信号采集;S5、局部放电点定位。本发明操作简便,依托现场构建的无线通信网络,可实现多个监测点的同步测量;数据传输量小,数据量可大幅压缩至10%,且可实现大长度电缆(大于1km)的局部放电定位,减少电缆绝缘缺陷定位时间,且单次数据采集量更小,测量现场的同时时长更短,明显提升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8067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61482.6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因子参数特征的雷达回波分类识别方法,通过计算判别雷达回波分类的特征因子,确定不同类型雷达回波的判别因子参数特征阈值,提取雷达不同径向距离圈的判别因子变量,建立雷达回波分类判别模型。本发明能自动监测识别地物、晴空和降水雷达回波,为不同类型回波判识提供科学参考,能够将以往需要气象专业人员主观分析、判识雷达回波图像的工作自动化、客观化,提高了自动识别不同类型回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