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4541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70474.7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陈晨 , 宋晓帆 , 李猛 , 和敬涵 , 杜晓通 , 董平先 , 郭放 , 白萍萍 , 薛文杰 , 齐桓若 , 姚晗 , 宋景博 , 李凯 , 翟育新 , 康祎龙 , 闫向阳 , 汪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配电网风电交流送出线路的纵联保护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故障初始阶段电流行波波形差异性提出相似度纵联保护方法,小波模极大值用于启动保护,通过改进的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度量两端波形相似度完成故障判别。改进的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使用自适应阈值,有效改善了纵联保护依赖同步对时及弱抗干扰性能,提升了纵联保护的可靠性。所提纵联保护方案能够在故障后3~4ms内快速可靠动作,提升了配网保护的速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70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78619.4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367 , G06F113/04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变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变电站的直流断路器及电缆数字化选型方法,包括集中辐射型输变电站的三级直流断路器配置选型方法、分层辐射型输变电站的四级直流断路器配置选型方法、以及用于所述的输变电站所用电缆的选型方法。该输变电站的直流断路器及电缆数字化选型方法,针对数字化技术和计算机机器算法技术在工程建设应用的不断推广和发展下,原本传统的直流系统馈线极差配合简单计算和应用已经不能满足当下要求,提出直流电缆与微断极差数字建模设计输变电站的直流断路器选型,以及电缆选型,提升工程中的直流系统计算的精细化、实用化和一体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88869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05083.4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网工程三维设计标识编码自动挂载系统,包括:三维设计模型导入模块,用于导入上游设计人员依据建模规范建立的三维设计模型,解析模型格式;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完成三维造价信息模型的建立;电网工程标识系统编码识别模块;工程量计算模块;与造价项目划分对应模块,用于通过电网工程标识系统编码设备编码、系统编码,来确定该构件挂载的造价项目划分;本发明应用于变电站工程造价项目划分挂载中,通过在电网工程标识系统编码中提取出挂载造价项目划分所需要的设备码等内容,实现两者之间的对应,达到自动挂载的效果,本发明的实现,可以有效避免手动挂载产生的错误遗漏等问题,还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50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343543.8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G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户内楼面布置电气设备的连接装置,包括波纹管本体、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结构相同且均为环形,上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上安装盲孔,下连接板上开设下安装盲孔,上连接板通过上安装盲孔内的连接螺栓连接有环形上固定板,下连接板通过下安装盲孔内的连接螺栓连接有环形下固定板;波纹管本体包括阻尼层、粘结在阻尼层外层的外金属层和粘结在阻尼层内层的内金属层。本发明能够避免因安装误差导致GIS套管内部存在较大的初始应力,避免GIS套管内部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并能避免地震作用下GIS悬臂套管与变压器升高座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GIS套管应力过大而发生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7516866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759861.1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姚晗 , 刘湘莅 , 孟凡斌 , 陈晨 , 樊庆玲 , 张清峰 , 姚若夫 , 郝健 , 张亚婷 , 李恒 , 程颖颖 , 郭静 , 宋景博 , 郑泞康 , 宋文卓 , 张亮 , 汪赟 , 申燕飞
IPC: H02G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站内电缆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成品电缆沟,包括多个电缆沟单体和设置在电缆沟单体内的电缆支架,电缆沟单体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的上端面自左向右设置的第一沟壁和第一方钢组,第一沟壁和第一方钢组的上端设置第一盖板,第二底板上端面自左向右第二方钢组和第二沟壁,第二方钢组和第二沟壁的上端设置第二盖板。本发明通过将传统电缆沟的纵向深度设计改为扁平化设计,在保证电缆通道截面利用率前提下,不仅降低电缆敷设施工难度,而且为后续检修运维工作带来便利条件,而且多个预制模块之间的灵活搭配,拼装出不同宽度的电缆沟,适应不同场所的电缆敷设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065068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23057.8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路控制限流器装置,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短路控制限流器装置包括用于串接在电网系统与用户侧负载之间的限流电抗器以及并接在限流电抗器两端的滤波补偿电路,滤波补偿电路采用两个直流侧相连的三相整流桥,该滤波补偿电路相当于一个有源滤波器加一个静止同步补偿器,电网系统正常运行时,本发明的短路控制限流器装置实现有源滤波无功补偿功能,而当检测到负载侧出现短路问题时,该装置的滤波补偿电路退出运行,串联在电路中的限流电抗器Lfcl相当于大电阻来抑制系统短路冲击大电流,将短路电流水平限制在继电保护装置可靠动作又不至于损毁敏感负荷设备的范围之内。
-
公开(公告)号:CN116362590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158186.2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设备选型指标估测方法、变电站配电装置选型辅助方法,包括:测算选型考虑指标Bk(k={1,2,…,N})的值bk,选型考虑指标包括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成本率、投资回收期、运行事故情况、可靠性因子和环境友好性保障;处理bk,得到其对应的标量B′k;使用熵权法获得选型考虑指标Bk的客观权值ζk,使用属性层次模型构建选型考虑指标Bk的主观权值εk,综合ζk和εk确定选型考虑指标Bk的综合权值μk;测算电力设备选型指标通过设计电力设备选型指标以及对应的选型指标估测方法,通过选型指标评估选型方案的优劣,从而提高电力设备选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7720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1611410.6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造价可视化方法、系统、介质及计算机,方法包括:获取专业平台提供的技经文件,并分析所述技经文件以得到造价编制中各阶段对应的分项数据;获取所述造价编制的三维模型,并解析出所述三维模型中的各项分项信息;将所述各项分项信息与所述各阶段对应的分项数据分别构建关联,以使所述造价编制中各阶段的造价成果实现可视化输出。本发明通过将技经文件进行分析得到造价编制中各阶段的分项数据,在对造价编制的三维模型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各项分项信息,通过将分项信息与分项数据进行关联,进而实现造价成果的可视化输出;通过将三维模型组合成技经文件分项的维度,实现两者之间的对应,达到造价可视化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66878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682058.4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异形HGIS设备,多个第一母线出口的排列方向、多个第二母线出口的排列方向均垂直于多个主变进线入口的排列方向,且第一母线出口和第二母线出口均设置在多个主变进线入口的排列方向同一侧。一种电气主接线,包括被配置为单母线接线的母线组、主变进线和出线回路,母线组包括并列设置的至少两条母线和用于连接两条母线的母线联络线,至少一条所述母线为分段母线,其中一条主变进线通过两组并联设置的隔离开关分别与分段母线的两段邻设母线段连接。它的连续性指标、充裕度指标十分接近双母线接线,其可靠性与双母线接线一致。一种应用前述的电气主接线的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电气设备分别设置在母线组的两侧。它的占地面积小,易于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99086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25372.8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程建设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变电站工程绿色建造评价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S1:数据采集与解析;S2:构建绿色建造评价指标体系;S3:权重分配与评分计算;S4:综合评分与结果输出。本发明构建了覆盖变电站工程绿色建造全生命周期的评价体系,从绿色策划到绿色移交,全面涵盖各阶段的绿色建造活动。通过对各阶段绿色建造水平的细化评估,能够系统反映工程在不同阶段的绿色建造表现,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中仅关注单一阶段的局限性,如设计或施工阶段的局限性,从而提升了绿色建造评价的系统性与全面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