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94027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151727.X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二级无功电压控制策略下储能容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在二级无功电压控制策略下,综合考虑多方式电压调控,提供交储能容量的优化配置方法,为在调度运行中提升电网电压控制能力提供更加切实可信的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044519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910793117.2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储能电池的电网一次调频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S1:当电力系统发生功率扰动时,根据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确定是否启动储能电池参与电网的一次调频;S2:当所述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属于电网频率偏差允许的范围时,结合电力系统频率偏差的大小,以及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判定储能电池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控制方式;S3:若所述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超过电网频率偏差的允许范围,则采用虚拟下垂控制和虚拟惯性控制共同作用,参与电网的一次调频。解决基于虚拟惯性控制与虚拟下垂控制相结合的储能电池控制技术在电网一次调频过程中,系统频率二次跌落以及储能电池寿命较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6069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895619.8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仿真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稳定性判别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电气量仿真结果误差序列,及所述电力系统的电气量仿真结果误差序列的极值点对应的包络曲线;基于所述极值点对应的包络曲线判别电力系统稳定性;其中,所述极值点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极大值点、极小值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仿真结果的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无需输出波形人工判断,通过程序自动化的判别系统在仿真过程中的稳定性变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16370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1004679.3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1R31/367 , G01R31/38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储能电池循环寿命的电化学储能电站规划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典型场景集下的电化学储能电站随机规划模型并求解,得到待规划电站的初始规划结果;然后利用当前规划结果,对电力系统进行全年日运行模拟,构建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能量时序曲线,并计算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实际循环寿命,进而得到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实际服役寿命;通过计算电力系统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参数灵敏度对当前规划结果进行调整直至输出符合误差容忍度的最终规划结果。本发明考虑储能电池精确循环寿命模型及各种不确定的储能应用场景,提高了规划方案的准确性,所得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规划方案更合理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896410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810575429.1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张正卫 , 王璟 , 唐晓骏 , 马世英 , 张晓东 , 谢岩 , 饶宇飞 , 申旭辉 , 郭长辉 , 霍启迪 , 赵华 , 罗红梅 , 方舟 , 张鑫 , 田春筝 , 李晓珺 , 李程昊 , 毛玉斌 , 吉平 , 刘永民 , 李晶 , 司瑞华 , 李媛媛 , 于琳琳 , 陈湘 , 李再华 , 李立新 , 张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抑制两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柔性直流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电网的多个分区以及各分区间的输电断面;进行故障校核,并确定导致两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第一交流故障区域;确定两个换流站间的柔性直流配置候选线路集;分别计算柔性直流安装于不同线路下的两回直流受端逆变站高压母线间的电气距离;对所述电气距离进行降序排列,确定柔性直流的线路配置顺序集,并依次选取所述线路配置顺序集中的线路作为当前线路;将柔性直流安装于当前线路,并进行故障校核,确定第二交流故障区域;计算换相失败抑制效果指数,并将所述换相失败抑制效果指数和预设指数阈值进行比较,由此确定柔性直流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76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1405391.7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送同受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确定送受端交流系统电压等级和各换流站间等效联系阻抗,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中搭建同送同受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利用多馈出和多馈入电压交互因子推导得到同送同受电压交互因子(MO‑MIIF),再由该因子推出同送同受系统有效短路比,通过有效短路比作为同送同受系统受端电压支撑能力的评判。
-
公开(公告)号:CN11488082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56254.6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8 , G06F111/02 , G06F111/1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算检修场景下系统线路功率的模型构建方法,通过设计出一种适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电力系统检修方式统一编码方法,制定适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检修态电网拓扑结构编码规则,建立包含节点注入功率、节点电压以及线路功率等电网关键参数在内的输入向量I和输出向量O,以及动态调整比例系数等措施,使计算机能够快速、准确识别电网在各种检修方式下的运行状态,以测算检修场景下系统的线路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69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08009.8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承载力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直流馈入电网的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和装置,所述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针对新能源接入多直流馈入电网的控制方式与运行特性,以及直流与新能源的相互耦合作用,综合考虑电压和频率安全稳定性,建立了新能源接入多直流馈入电网的评价指标体系;S2.以新能源接入容量最大为目标,计及电网安全稳定约束,建立多直流馈入电网的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优化模型;S3.对多直流馈入电网的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优化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和求解,得到系统新能源最大承载能力。本发明有效评估了多直流馈入电网的新能源承载能力,为确定新能源最优接入方案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65317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541281.3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同步调相机稳控同送同受多回特高压系统换相失败的方法,通过实时采集系统参数对同送同受系统受端熄弧角进行准确计算,由计算后的熄弧角结果范围划分系统的运行区,根据不同的运行区采取相应稳控措施,最后基于同步调相机提升系统故障后电压降抑制换相失败的机理定量分析计算同送同受多回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某回直流装设调相机后的逆变侧熄弧角提升程度,并根据同送同受多回直流系统的特殊拓扑结构及相关电压交互作用因子,分析系统中其它回路直流的熄弧角提升情况及换相失败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8376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87314.1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多分区火电均衡调度的日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方法,属于电力规划决策技术领域。包括:S1、获取电力系统各分区的系统参数、电源参数和电负荷参数;S2、以电力系统各分区为单元,进行同类电源聚合;S3、建立容量平衡模型,确定各分区火电开机容量;S4、建立多电源功率分配模型,确定各分区各电源功率分配结果和系统不平衡电力结果。本发明能够对含内部断面、外部联络线,以及火电、水电、抽水蓄能、风光新能源等电源的省区级电力系统,以日为周期并考虑时段耦合,以内部各区火电的均衡调度为原则,实现了各区火电开机容量、各类电源发电功率和系统电力不平衡量的确定,能够实现日电力电量的平衡调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