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8024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083816.7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6/245 , G06F16/2458 , G06F16/248 , G06F16/26 , G06F16/29 , G06T13/20 , G06T17/05 , G06T19/00 , G06Q10/06 , G06Q10/1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规划业务的多终端可视化应用系统,包括移动端、数据中台、电源用户服务应用模块、无人机规划场景应用模块,移动端基于GIS地图生成待开发项目方案场景应用,实时显示现场地图、叠加显示电力设备信息,生成电缆连接方案;数据中台对电网规划方案进行数据采集、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并通过展示平台对配电网关键指标、配电网规划项目、项目流程进行监控展示;电源用户服务应用模块、无人机规划场景应用模块通过展示平台进行电源用户服务人机交互功能演示,无人机影像实景图展示。本发明有效的辅助现场规划人员对电网设备的规划管理,针对待开发项目方案,展示平台生成提供直观、震撼的大屏幕展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649625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810671003.6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寰 , 史大军 , 王旭 , 虞瑄 , 程亮 , 薛季良 , 吴强 , 徐逸清 , 高骞 , 黄薇 , 黄河 , 黄沁心 , 高松 , 夏凯 , 王荃荃 , 万振东 , 张群 , 刘柏良 , 南开辉 , 王哲 , 赵宏大 , 杨俊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相机与STATCOM协调控制的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二者在a)在投运、停运和检修时的协调控制;b)在运行模式下的协调控制;c)在控制点下的协调控制;d)对控制参数的协调控制。本发明通过调相机与STATCOM的协调控制,能够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故障、电网运行方式等多项因素对动态无功补偿设备作用的影响,有助于规划和运行人员在运行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时做到安全、经济、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1993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30709.0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行波检测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将由测量端对应的三相电压连续信号进行Clark变换,得到两个线模分量;对两个线模分量进行同时考虑接地短路故障和相间短路故障的转化,得到用于行波检测的连续基准信号;再分别两个时序滑动窗口内的采样点进行直线拟合,并以得到的两条直线之间夹角的突变时刻作为行波到达输电线路测量端的行波检测时间进行行波检测;基于所述行波检测时间,进行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该方法仅涉及时域分析,避免产生现有技术中因复杂的时频域分析导致的混叠现象,同时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48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83663.2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新能源出力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历史新能源出力数据和历史自然环境数据进行整理,剔除其中错误数据;步骤(2).对历史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完成深度学习的数据准备;步骤(3).根据时间的顺序,将历史数据输入深度学习算法中,训练损失函数,并通过反向传播完成深度学习算法中的网络参数设置,获取短期新能源出力预测模型;步骤(4).根据当前自然环境短期数据输入到短期新能源出力预测模型进行当前的新能源出力数据预测。本发明基于深度学习中LSTM循环神经网络算法的短期新能源出力预测能够为电网稳定运行和电网相关调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88136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39816.3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短期结合的风力发电预测方法,该方法结合了三个不同时间尺度风力发电数据,通过层层递进优化和更新最新预测发电功率,不仅能提高预测精度,也可使用不同场景的风力发电预测需求,比如日间、小时的并网功率预测。本发明的风力发电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高,可以为电网制定有效消纳提供依据,从而缓解弃风问题,并有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43744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267406.8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立适应电力CPS业务通信需求的电力无线专网的方法,以适应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融合程度加深,终端接入数量增多、终端智能化程度提高以及业务数量、业务交互复杂程度提高等现状。该技术构建了电力CPS环境下的电力无线专网技术架构,基于业务流向,针对性的提出了业务流各环节中电力无线专网关键技术,依次包括终端关键技术、基站关键技术、回传网关键技术及核心网关键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建立适应电力CPS业务通信需求的电力无线专网的方法可以满足电力CPS业务对通信的需求,助力电力CPS发展,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41859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083825.6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及电源接入方法,包括机器人、液晶大屏、移动终端;机器人用于用户认证、与用户进行人机交互;移动终端与机器人相连,用于获取认证用户的输入信息和操作选择,机器人根据输入信息生成2个供电方案返回至用户,并根据用户的操作选择确定电源接入参考方案;液晶大屏与机器人、移动终端均相连,用于2个供电方案的对比显示以及电源接入参考方案的地图显示。本发明能够提升服务水平和用户满意度,通过计算机手段减少规划人员的制图时间,减少用户在营业厅的办理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65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0286615.4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配网线路合环方法,将1个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接入合环线路中,所述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包括:多个换流阀模块、1个旁路开关CB1;其中,多个换流阀模块呈串联,旁路开关CB1与多个换流阀模块整体并联;每个换流阀模块内置旁路开关。先解锁单个阀模块的调节合环潮流的大小,判断离潮流目标值控制的需投入的阀模块数量。同时合环线路的电流不得低于阀模块最低运行电流。该方法根据合环线路的实时电流判断阀模块的投入数量以及工作状态,可以实现配电网合环线路的灵活潮流控制。同时在故障期间阀模块可以瞬间闭锁退出,恢复到交流线路合环运行的状态。不会对交流系统的继电保护定值产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89675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27038.1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能源互联网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所述区域能源互联网中的边缘服务器,包括:接收所述区域能源互联网中的多个用户终端的业务处理请求,各所述用户终端的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中包含各用户终端待上传处理的业务数据量;根据各用户终端待上传处理的业务数据量,基于预先存储的联合优化模型求解各用户终端对应的资源分配方案,所述资源分配方案中包括各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通信资源分配方案和计算资源分配方案;根据各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通信资源分配方案,基于无线通信接收各用户终端传输的业务数据,并根据各用户终端对应的计算资源分配方案对各用户终端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实现资源资源和无线资源的联合优化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765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54751.0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图生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形成三维地图的方法。一种快速形成三维地图的方法,其中,包括下述内容:步骤一:数据输入;步骤二:数据转换;步骤三:傅里叶变换;步骤四:映射;步骤五:逆傅里叶变换。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若干次变换,将原本需要进行三维计算的地图场景,首先变换为二维场景,然后经过优化后再反算成为含有高度信息的二维场景,从而形成三维场景。整个过程节省了一个维度的算力,使得三维地图的运算快速高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