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21722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510587586.0
申请日:2015-09-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混纤用装置,该装置包括纱架、平行排纱器、静电纺丝系统;其改进之处在于:混纤过程通过静电纺丝方式完成,实现微米级增强纤维和纳米级热塑性纤维的混纱。和现有技术比,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增强纤维和热塑性纳米纤维混纤的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极大提高了热塑性纳米纤维和增强纤维的混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97273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410705323.0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溶剂液态高模量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包括树脂组份和固化剂组份两部分,其中树脂组份原料由3官能度或4官能度环氧树脂和稀释剂组成;固化剂组份原料由脂环胺类化合物或芳香胺类化合物组成。将所述的树脂部分和固化剂部分混合固化后,能够得到高模量的环氧树脂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611628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689601.2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热塑性聚合物纳米纤维、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的混纤纱为原料,制造过程包括:1)碳纤维与热塑性聚合物纳米纤维混纤纱经集束器集聚成碳纤维圆形棒体;2)将玻璃纤维与热塑性聚合物纳米纤维混纤纱包裹在碳纤维圆形棒体上后的型材经冷却定型后即为成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芯及其制备方法,创新性解决了普通复合芯的原料回收、损伤不可修复等问题,制成的复合芯抗拉和弯绕性能好,高温运行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06403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12327.1
申请日:2015-08-19
IPC: D06M15/55 , D06M15/65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上浆剂由如下质量份计原料制成:水10000~30000,乳化剂5~15,环氧树脂50~300,稀释剂1~20,添加剂0.9~1.1。该添加低聚倍半硅氧烷有机-无机纳米粒子,纳米效应赋予上浆后的碳纤维制造成的复合材料良好的耐热性、韧性和界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811847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872843.5
申请日:2015-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2G3/04 , D01D1/02 , D01D5/003 , D01D5/0084 , D01D5/06 , D01F9/22 , D10B2101/12 , D10B232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用混纤纱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纤纱由平行取向的增强纤维与无规取向的热塑性纳米纤维的混编纱组成,所述增强纤维的直径为1~30μm,所述热塑性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1000nm,所述增强纤维和热塑性纳米纤维的质量比为1:9~9:1;所述混纤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导纱装置使纱架输送的增强纤维束平行排布;(2)用所述混纱装置将热塑性纳米纤维与增强纤维束混编成混纤纱;(3)利用纤维收卷装置收集所述混纤纱。本发明的混纤纱用于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时,成型过程中纳米级热塑性纤维对增强纤维具有更好的浸渍效果,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控,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497273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05323.0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溶剂液态高模量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包括树脂组份和固化剂组份两部分,其中树脂组份原料由3官能度或4官能度环氧树脂和稀释剂组成;固化剂组份原料由脂环胺类化合物或芳香胺类化合物组成。将所述的树脂部分和固化剂部分混合固化后,能够得到高模量的环氧树脂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204982178U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20715058.4
申请日:2015-09-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混纤用装置,该装置包括纱架、平行排纱器、静电纺丝系统;其改进之处在于:混纤过程通过静电纺丝方式完成,实现微米级增强纤维和纳米级热塑性纤维的混纱。和现有技术比,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增强纤维和热塑性纳米纤维混纤的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极大提高了热塑性纳米纤维和增强纤维的混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753230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499058.5
申请日:2015-07-10
IPC: D06M11/74 , D06M23/00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碳纤维的碳纳米管敷设装置,该装置包括碳纳米管输送泵、载流气压缩机、工作室和防尘罩,工作室设置在防尘罩中,工作室与防尘罩两端沿同一轴线分别对应设有碳纤维丝束出入口;其改进之处在于:工作室腔壁分别设有气化喷嘴、高压风力喷射机构和收集机构,气化喷嘴通过管道分别与碳纳米管输送泵和载流气压缩机连接。和现有技术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碳纤维的碳纳米管敷设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极大提高了碳纳米管负载到碳纤维表面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5529242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20989517.8
申请日:2015-12-02
IPC: D02G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用混纤纱,所述混纤纱为平行取向的增强纤维与无规取向的热塑性纳米纤维的混编纱,所述增强纤维的直径为1~30μm,所述热塑性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1000nm。本实用新型的混纤纱用于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时,成型过程中纳米级热塑性纤维对增强纤维具有更好的浸渍效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