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0428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11286.7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是一种无线网络越区切换方法,第一步设定MT1的搜索门限Th1和切换门限Th2;第二步判断已连接AP1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Th1;第三步MT1搜索可连接的AP;第四步MT1根据接收多个AP的反馈信息进行排序;第五步MT1选取信号强度大且超过Th1的AP2发送建立连接请求;第六步AP2判断MT1的接入权限及优先级,优先级高的MT1首先接入信道;第七步判断AP1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Th2;第八步MT1断开与AP1的连接,启用与AP2的连接。本发明通过两个门限值减小高速移动的巡检设备由于越区切换造成业务中断的可能性,根据移动终端的优先级为其分配信道,降低了切换次数和切换时延,保障了输电线路无线网络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53068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588654.0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网络覆盖的输电线路系统中的状态监测设备的动态电源管理方法。该方法是令无线中心站和无线中继设备的状态监测设备令状态监测设备处于工作休眠和唤醒三种状态,采取周期性地触发自身处于睡眠状态的供电系统的方式监测数据;并对无线WiFi接入人为的设置无线路由器的开关,只有当负责人来到这片区域时,才打开负责该区域,除此之外路由器处于关闭状态。该方案在不影响系统工作效率的情况下,保证耗电量最小,保证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计算结果显示该方案可降低系统总耗电量至少一半,还可使通信设备维持更长时间的状态监测数据传输,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222243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10011424.1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B7/026 ,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输电线路冗余路径的无线网络连接装置及使用方法,前者包括一个中心站和至少两个中继站,中心站内设置有中心站无线设备和光纤收发器,每个中继站中均设有多天线发射机和多天线接收机,后者包括步骤1将中心站无线设备与光纤收发器融合并实现无线发射;步骤2中心站将WiMax信号发送给相邻的第一中继站;步骤3对中心站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第n‑2中继站和第n‑1中继站同时将WiMax信号发送给中继站n,中继站n选择较强信号转发。本发明在不增加带宽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提高了接收端的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提高了信道容量和链路鲁棒性,使WiMax的接入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强,覆盖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957597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1316061.9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W1/10
Abstract: 一种提取雷电簇团运动轨迹及趋势的方法,包括:1.对于监测区域A,时间段T内发生一次雷电密集发过程,收集T期间发生所有雷电的位置信息D;2.将监测范围A网格化,设置经纬度方向的分格数;3.对数据D进行平滑操作,提取A范围内密集的雷电簇团在T时间内移动覆盖的区域;4.对于每个利用雷电密度等高线分离出来的雷电簇团在T时间内覆盖区域C,进行回归操作,概括雷电簇团在时间段T内运动轨迹并预测未来运动方向;4‑1时间段T的跨度较小时,对C使用线性回归;4‑2时间段T的跨度较大时,对C使用二次回归;5.利用最小二乘误差来评价4‑1和4‑2的效果,为最终选择提供依据。本方法能克服现有成果中隔离雷电簇团运动轨迹概括与方向预测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4061850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15528.8
申请日:2014-07-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重庆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冲在线注入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装置,属于电力设备在线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全固态高压纳秒方波脉冲发生器、信号注入及保护电路单元、变压器信号传感器单元、电流传感器单元、高通滤波单元、信号采集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本装置实现了绕组变形的非侵入式在线检测,在检测过程中,不用改变电力系统原有的接线,较为安全;采用高压纳秒脉冲信号激励绕组,避开了工频和部分干扰信号,提高了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且由于高压纳秒脉冲信号包含丰富的频谱分量,能够在仅输入几个脉冲的情况下,实现快速检测,提高检测的速度和效率,同时大大简化了所需装置的体积和数量且降低了制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061849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15388.4
申请日:2014-07-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重庆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压器过电压信号及响应的绕组变形在线检测系统,属于电力设备在线监测领域,该系统包括包括耦合分压单元、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人机接口单元,所述耦合分压单元包括变压器过电压电容耦合传感器、分压器低压臂、分压器匹配部分;所述变压器过电压电容耦合传感器为带状,并以缠绕方式紧贴设置在变压器套管末屏靠近法兰处;所述分压器低压臂采用多个同型号电容同轴对称的方式排列后并联而成;所述分压器匹配部分,采取同轴电缆首尾两端匹配的结构。本发明能够对变压器绕组进行实时检测,准确判断其变形情况,并及时作出预警,有效地保障了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295896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669694.7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遥感地形信息的中微尺度电网风害预警方法。该方法以WRF形成的预报场作为初始条件,采用CALMET气象模式对风场进行精细化诊断,做降尺度计算,同时导入更高分辨率的遥感地形信息数据,以获得更高分辨率的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07957597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316061.9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W1/10
Abstract: 一种提取雷电簇团运动轨迹及趋势的方法,包括:1.对于监测区域A,时间段T内发生一次雷电密集发过程,收集T期间发生所有雷电的位置信息D;2.将监测范围A网格化,设置经纬度方向的分格数;3.对数据D进行平滑操作,提取A范围内密集的雷电簇团在T时间内移动覆盖的区域;4.对于每个利用雷电密度等高线分离出来的雷电簇团在T时间内覆盖区域C,进行回归操作,概括雷电簇团在时间段T内运动轨迹并预测未来运动方向;4-1时间段T的跨度较小时,对C使用线性回归;4-2时间段T的跨度较大时,对C使用二次回归;5.利用最小二乘误差来评价4-1和4-2的效果,为最终选择提供依据。本方法能克服现有成果中隔离雷电簇团运动轨迹概括与方向预测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7784393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1027293.2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的安全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的缺陷预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线路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以及气象信息数据,其中,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包含输电线路结构参数、输电线路缺陷历史数据、线路通道微地形数据,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包括微气象在线监测数据、微气象监测历史数据、覆冰在线监测数据、覆冰监测历史数据,气象信息数据包含气象预报数据、气象历史数据、气象实况数据;根据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以及气象信息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生成输电线路的特定缺陷预测信息。本发明可有效预测输电线路上受气象影响可能发生的缺陷,以实现用电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722224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011424.1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B7/026 ,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输电线路冗余路径的无线网络连接装置及使用方法,前者包括一个中心站和至少两个中继站,中心站内设置有中心站无线设备和光纤收发器,每个中继站中均设有多天线发射机和多天线接收机,后者包括步骤1将中心站无线设备与光纤收发器融合并实现无线发射;步骤2中心站将WiMax信号发送给相邻的第一中继站;步骤3对中心站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第n‑2中继站和第n‑1中继站同时将WiMax信号发送给中继站n,中继站n选择较强信号转发。本发明在不增加带宽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提高了接收端的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提高了信道容量和链路鲁棒性,使WiMax的接入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强,覆盖范围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