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10048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088173.3
申请日:2014-03-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资源利用最优的线程数量自动调整方法及装置,包括资源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服务器各项计算资源的使用状况;训练模块,用于量化每类任务新增一个线程所使用的资源量;线程数量确定模块,用于对每类任务线程数量的确定并发出线程调整指令;线程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线程数量确定模块的指令动态管理线程,负责线程的创建、回收、销毁。可自动完成线程数量的调整。本专利利用资源监控及线程管理等方法,完全不需人工干涉即可完成线程数量的调整,节省了软件开发人员性能优化的工作量,并可动态、准确、快速地调整线程数量,使服务器资源利用达到或接近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05931001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01329.0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Q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875 , G06Q10/08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型号分析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台账自动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产品型号作为一个字符串,根据每个字符的ASCII码值判定其属性,对整个型号字符串进行属性遍历,进行分仓放置;对产品型号字母进行提取,并赋予其字段名,将产品型号字母信息按照结构特征和使用场所进行分割,得到设备属性字段值;对型号中分解得到的设备属性字段值和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台账属性字段进行一一对应,比对校验,校正错误的台账属性。本发明通过自动处理型号并校验台账的方式,可以极大地减轻现有工作方式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55070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02558.3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牛进苍 , 陈玉峰 , 张锦逵 , 祝永新 , 盛戈皞 , 杜修明 , 杨祎 , 郭志红 , 辜超 , 朱文兵 , 郑建 , 李秀卫 , 朱孟兆 , 周加斌 , 李程启 , 马艳 , 马强 , 李欣阳 , 刘鑫意 , 刘梦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6247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关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时间序列数据清洗方法,步骤:采用皮尔逊系数分析法(PCC)找出变压器故障和其它电力数据的一些隐藏关联;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所有相关的时间序列进行降维、降噪处理;将清洗后的一部分数据作为训练集输入到BP神经网络(BPNN)中进行训练学习,并用剩下的部分数据作为测试集对模型加以验证。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能显著提高变压器故障诊断的精确度,同时可以提高分类的准确度,并且在面对高维数据时,运算时间更短。
-
公开(公告)号:CN10421742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04975.0
申请日:2014-08-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像素的输变电设备红外故障图像分割方法,包括图像预处理,对输变电设备红外故障图像进行预处理;超像素图像分割,利用故障区域和背景区域的差异性,通过超像素分割方法将红外故障图像分割为设定个超像素区域;故障区域提取,对于分割出的多个超像素区域标记为,标记为Ri,i=1,2,…,n;将得到函数F最大值的区域选择为提取出的故障区域;故障区域信息整理,输入红外图像对应的温度界限,最高温设为tH,最低温设为tL,结合红外图像中的调色板对应得到故障区域的最高温度值tB;分割得到的区域大小为故障的区域大小。本方法兼顾了算法的快速性和可靠性,提高了红外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83140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10866621.1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频局放检测图谱特征参量提取的方法及异常检测方法。其中,特高频局放检测图谱特征参量提取的方法包括步骤1:提取特高频局放检测图谱上所有数据点的数值与坐标,进而将该特高频局放检测图谱转换成PRPD数据矩阵;步骤2:针对PRPD数据矩阵,采用统计方法来提取局部放电模式特征,构建出一个特征向量来表征图谱统计分布特点,作为局部放电类别的分类依据。其可实现从非结构化局放图谱直接提取出特征参量,并可进一步用于后续基于特征参量的局部放电异常检测与识别,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777150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611180560.5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6/25 , G06F16/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电网运行环境及设备信息的跨系统数据转换方法,统一电网运行环境和设备模型规范,统一各个业务系统的关联关系和规范标准;依据运行环境和设备模型规范,对各个业务系统的源数据进行初步的数据清洗,过滤出不符合规范的数据;根据不同类型设备的负荷进行计算,确定负荷属性,利用文本特征提取次数最多的特征内容用来构造新属性,并进行不同系统的匹配,根据匹配结果更新电网运行环境响。本发明建立了统一电网运行环境及设备模型规范,为电力行业各业务系统数据的对应融合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546887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610978460.0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F6分解仿真实验系统及其仿真实验方法,包括主控系统,所述主控系统分别与温度控制系统、气体循环控温系统、气体混合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气体成分检测系统及真空系统通信,所述温度控制系统、气体循环控温系统、气体混合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气体成分检测系统及真空系统分别通过气体阀门连接至储气池,所述储气池内设置有电弧生成系统,所述电弧生成系统与高压生成系统相连。本发明可以为研究SF6气体分解提供数据和实验支撑,及时发现SF6气体的环境诱因,提早整改,非常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和保障用电配电安全,保证生产安全和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503243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0980816.4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马艳 , 苏建军 , 张方正 , 李红梅 , 郭志红 , 陈玉峰 , 祝永新 , 盛戈皞 , 杨祎 , 许乃媛 , 沈宇蓝 , 王畅 , 刘斌 , 孙占睿 , 李程启 , 林颖 , 耿玉杰 , 白德盟 , 李华东 , 王勇
IPC: G06F16/22 , G06F16/23 , G06F16/245 , G06F16/2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HBase二级索引的电力大数据查询方法;它包括:步骤(1):建立二级索引表;步骤(2):判断数据表是否有更新,若有,就更新二级索引表,若没有,则不更新二级索引表;步骤(3):利用二级索引表对数据进行查询。本发明可以实现基本的更新操作,并针对每一个具体业务能够较为高效的实现数据表之间的联接查询和选择查询操作,从而实现对复杂的业务需求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88092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495006.9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网格计算的分布式输电线路监控图像识别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配置网格计算环境,部署各计算节点;S2、中心服务节点提取图像文件并存储至缓冲区;S3、各计算节点对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S4、中心服务节点将识别结果图像传输至特定url。本发明利用网格的强大计算能力,通过网格中每个计算节点的相互协作并发工作,较好的解决了海量图片及时分析识别的要求,每个计算节点采用高效的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算法,实现了快速、准确的输电线路隐患识别,而且本发明支持动态的扩展各类服务和计算节点数目,具备良好的系统扩展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66548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94968.2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危险源识别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将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以固定速率传输至后台服务器;S2、后台服务器将采集到的图像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求得特征,以该特征作为运动图像的检测条件;S3、将所述特征输入系数字典,根据最优化稀疏表示求解得到运动目标;S4、利用双目视觉对由稀疏表示求得的运动特征进行定位,实现危险源识别。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下输变电线路的危险源识别难度大的问题,有效降低了人工提取危险源特征的劳动复杂度,其对特征的表达较其他方法更加完整有效,最终实现对危险源运动特征的定位,保护输变电线路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