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32272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19714.4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nventor: 林宏刚 , 陈麟 , 黄元飞 , 张家旺 , 李燕伟 , 王鹏翩 , 尹杰 , 曹鹤鸣 , 蒋梦丹 , 林星辰 , 应志军 , 吴倩 , 杜薇 , 陈禹 , 张晓娜 , 王博 , 杨鹏 , 高强 , 陈亮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攻击工具识别方法及系统,在测试环境使用网络攻击工具对目标系统进行攻击并获取网络数据样本;对没有的攻击工具通过Honeypot进行获取可疑的数据样本;将攻击样本分组进行序列联配,然后通过对联配结果重复进行迭代联配;提取出共性的、不变的成分,最终提取出每一种攻击工具最优的攻击特征,然后根据每个工具的攻击特征识别黑客工具。本发明直接对攻击工具的网络数据样本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取出共性的、不变的成分,形成攻击的特征,更能准确区分不同的攻击工具,提高识别率;同时克服从日志中提取存在的误报和虚报问题,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94979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513608.8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配置核查的网络安全评估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系统的M个目标设备的信息,目标设备的信息包括:目标设备的类型和目标设备的网际协议IP,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针对每个目标设备,获取目标设备的类型对应的基线检查模板,基线检查模板中包含基线检查项和基线检查项对应的基线安全判别规则;根据目标设备的IP和基线检查模板中包含基线检查项,获取目标设备的基线待检查项的配置信息;根据基线待检查项的配置信息和基线安全判别规则,确定目标设备的风险值;进而,确定目标系统的风险值。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配置核查的网络安全评估方法和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的ICS的风险评估方法直观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966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408274.4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全同态加密的密态数据并行排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安全参数生成公共参数、公钥与私钥,并发布公共参数与公钥;基于私钥,将明文数组编码并打包加密到若干个密文,并发布密文,以供服务器基于公共参数与公钥,对明文数组的密文执行同态比较,得到明文数组的比较矩阵的密文,以及基于公共参数与公钥,根据比较矩阵对明文数组排序,得到有序数组的密文;基于私钥,将有序数组的密文解密并译码得到明文计算结果。本发明能够在密文形式下完成相应明文数组的排序任务,实现了同态排序算法的并行加速,提高了吞吐率、降低了运算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043008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724612.8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远江盛邦(北京)网络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12/24 , H04L12/75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拓扑探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TCP、UDP和/或ICMP扫描以及路由跟踪技术对网络中设备之间的邻接关系进行主动探测,获得所述网络的拓扑主干信息;在所述网络的流量汇聚节点或交换节点处采用镜像网络流量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对采集的网络流量进行包含以太网层分析、网络层分析和应用层分析的多维度综合分析,获得所述网络的拓扑分支信息;将所述网络的拓扑主干信息与所述网络的拓扑分支信息以IP为维度进行信息融合,获得所述网络的网络拓扑。本发明实施例充分地利用了主被动拓扑探测信息,减少了对用户网络产生影响,提高了探测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83105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49498.X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西安四叶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21/5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渗透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渗透测试技术领域,能够实现渗透测试的自动化及全面覆盖。具体技术方案为:获取渗透测试目标,并对渗透测试目标进行特征分析,获取渗透测试目标的特征标识信息;从预先设置的渗透测试数据库中获取与渗透测试目标的特征标识信息匹配的目标渗透测试路径;利用目标渗透测试路径对渗透测试目标进行漏洞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在验证结果指示存在漏洞时生成漏洞标识信息,并继续执行与漏洞标识信息对应的下一次渗透测试,直至渗透测试完成为止。本发明用于渗透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003492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11319.9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nventor: 林宏刚 , 陈麟 , 黄元飞 , 赖裕民 , 张家旺 , 李燕伟 , 王鹏翩 , 林星辰 , 应志军 , 吴倩 , 杜薇 , 陈禹 , 张晓娜 , 王博 , 杨鹏 , 高强 , 陈亮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空间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带权模糊hash算法的webshell检测方法及系统,通过将待检测文件分片;每片求hash及权值,给每一个分片赋予权值,有危险函数的核心分片给予较大的权值,同时考虑每一个分片的信息熵,信息熵值越大,给予的权值越小;把每个分片的hash拼接成模糊hash串并计算总权值得到带权模糊hash值;将待检测文件的带权模糊hash值与预先存储在指纹库中每个webshell带权模糊hash值依次比较。本发明与传统的模糊哈希算法相比,能有效适应检测对象大小变化很大的情况,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极大提高变种样本的检测准确率,并提高了抗干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3492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0311319.9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nventor: 林宏刚 , 陈麟 , 黄元飞 , 赖裕民 , 张家旺 , 李燕伟 , 王鹏翩 , 林星辰 , 应志军 , 吴倩 , 杜薇 , 陈禹 , 张晓娜 , 王博 , 杨鹏 , 高强 , 陈亮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空间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带权模糊hash算法的webshell检测方法及系统,通过将待检测文件分片;每片求hash及权值,给每一个分片赋予权值,有危险函数的核心分片给予较大的权值,同时考虑每一个分片的信息熵,信息熵值越大,给予的权值越小;把每个分片的hash拼接成模糊hash串并计算总权值得到带权模糊hash值;将待检测文件的带权模糊hash值与预先存储在指纹库中每个webshell带权模糊hash值依次比较。本发明与传统的模糊哈希算法相比,能有效适应检测对象大小变化很大的情况,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极大提高变种样本的检测准确率,并提高了抗干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0141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11145.5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ICT供应链网络关键节点的识别和关键节点识别属性提取方法,属于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结合ICT供应链的拓扑信息、商业信息进行关键节点识别;然后使用boruta算法分析待选属性的重要性,提取出影响关键节点的重要属性;再使用待选属性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得到对关键节点有显著影响属性;对于两种方法筛选得到关键属性,采用交集归类的方法进行属性融合,得到最终的关键属性。本发明使用两个不同方法对影响关键节点的属性进行选择,算法之间差异明显,避免单一方法带来的局限性,提高关键属性的泛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825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53678.8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西安四叶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固件文件的分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采用插件式思维实现对固件文件静态分析的通用分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具体技术方案为:获取固件文件;调用识别插件对固件文件进行识别,从固件文件中提取根文件系统镜像,并获取根文件系统镜像的文件类型;在根文件系统镜像的文件类型为可解包格式时,调用与根文件系统镜像的文件类型对应的解包插件对根文件系统镜像进行解包,并调用与根文件系统镜像的文件类型对应的分析插件对已解包的根文件系统镜像进行分析;在根文件系统镜像的文件类型为可分析的文件类型时,调用与根文件系统镜像的文件类型对应的分析插件对根文件系统镜像进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888115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420755.5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4L2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PC终端行为的个体信息安全能力评价方法及系统,通过对个体计算机行为数据的客观评测,来确定个体信息安全能力,解决了现有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全面性不足的问题,不仅考虑到个体的主观意识,更着重考虑到更重要的客观行为对本体分析的重要性,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用户的信息安全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