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86567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1910101802.4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体感温度和辐射强度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查询历史负荷和气象等样本数据;2)计算历史体感温度数据和日负荷水平;3)从历史样本数据集中,以待预测日的日类型信息和气象数据为依据,选择最优“模式相似日”,最终计算得到归一化负荷曲线;4)建立考虑体感温度和日照强度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得到待预测日的负荷水平;5)通过归一化曲线和负荷水平计算待预测日的负荷数据。本发明充分考虑影响负荷的体感温度和影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日照强度的影响,充分考虑历史负荷的自身变化规律,将负荷水平和负荷模式分开预测,减少了神经网络输入维度,降低了网络训练负担,提高了计算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8656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01802.4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体感温度和辐射强度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查询历史负荷和气象等样本数据;2)计算历史体感温度数据和日负荷水平;3)从历史样本数据集中,以待预测日的日类型信息和气象数据为依据,选择最优“模式相似日”,最终计算得到归一化负荷曲线;4)建立考虑体感温度和日照强度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得到待预测日的负荷水平;5)通过归一化曲线和负荷水平计算待预测日的负荷数据。本发明充分考虑影响负荷的体感温度和影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日照强度的影响,充分考虑历史负荷的自身变化规律,将负荷水平和负荷模式分开预测,减少了神经网络输入维度,降低了网络训练负担,提高了计算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64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29108.9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域性电网最小出力预测方法及装置。该区域性电网最小出力预测方法包括:根据历史电厂天气特征和未来电厂天气特征确定电厂预测供热负荷;根据电厂预测供热负荷、机组最大供热能力的热电关系曲线、机组供热负荷区间和机组输出电功率区间确定电厂最小出力预测结果;根据电厂最小出力预测结果确定区域性电网最小出力预测结果。本发明可以准确预测区域性电网的最小出力数据,为区域电网调度运行提供了更加详细合理的数据支撑,有效增强了电网与电源点的技术沟通和供热季区域电网的调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88214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25741.7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北京清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火电机组改造的费用分摊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包括机组装机容量、新能源场上网电价、改造前机组出力上限、改造前机组出力下限、改造后机组出力上限、改造后机组出力下限以及机组综合发电成本;以年度为周期收集机组出力在低于改造前机组出力下限期间的信息数据,信息数据包括机组所在节点的平均节点电价、光伏累计上网电量以及风电累计上网电量。根据基础数据以及信息数据计算火电机组费用和新能源场分摊总费用。本公开能够基于机组实际出力低于改造前出力下限时期的新增新能源上网电量对新能源场的效益增加程度,来确定机组的费用水平,将机组改造创造的效能合理返还给火电机组。
-
公开(公告)号:CN11188214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010525741.7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北京清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火电机组改造的费用分摊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包括机组装机容量、新能源场上网电价、改造前机组出力上限、改造前机组出力下限、改造后机组出力上限、改造后机组出力下限以及机组综合发电成本;以年度为周期收集机组出力在低于改造前机组出力下限期间的信息数据,信息数据包括机组所在节点的平均节点电价、光伏累计上网电量以及风电累计上网电量。根据基础数据以及信息数据计算火电机组费用和新能源场分摊总费用。本公开能够基于机组实际出力低于改造前出力下限时期的新增新能源上网电量对新能源场的效益增加程度,来确定机组的费用水平,将机组改造创造的效能合理返还给火电机组。
-
公开(公告)号:CN112984594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0296009.1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供热机组供热期最小出力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区域电网内多个燃煤供热机组的供热运行方式和热电关系,确定每个燃煤供热机组的热电关系;根据每个燃煤供热机组的热电关系,确定每个燃煤供热机组在各电负荷工况下的最大供热能力;确定最大供热能力工况下每个燃煤供热机组的机组负荷以及机组负荷的上下限;确定每个燃煤供热机组的供热负荷区间;以上述机组负荷的上下限、供热负荷区间为约束条件,根据每个燃煤供热机组在最大供热能力工况下的机组负荷、区域电网的供热需求负荷,确定供热期内区域电网的最小出力。本发明能确定燃煤供热机组供热期最小出力,指导区域电网的生产运行,增强调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9845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96009.1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供热机组供热期最小出力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区域电网内多个燃煤供热机组的供热运行方式和热电关系,确定每个燃煤供热机组的热电关系;根据每个燃煤供热机组的热电关系,确定每个燃煤供热机组在各电负荷工况下的最大供热能力;确定最大供热能力工况下每个燃煤供热机组的机组负荷以及机组负荷的上下限;确定每个燃煤供热机组的供热负荷区间;以上述机组负荷的上下限、供热负荷区间为约束条件,根据每个燃煤供热机组在最大供热能力工况下的机组负荷、区域电网的供热需求负荷,确定供热期内区域电网的最小出力。本发明能确定燃煤供热机组供热期最小出力,指导区域电网的生产运行,增强调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429607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694469.2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因子的主动配电网成本分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电网计算成本分摊时需要考虑的典型运行方式,例如夏季最大负荷场景;建立网损等值负荷模型;结合网损等值负荷模型,计算分布因子矩阵;计算发电‑负荷功率分配矩阵;计算负荷节点所承担的配电网分摊成本。本发明通过计算节点与拓扑的分布因子,可动态适应主动配网多变的运行方式,并通过网损修正和对线路的使用程度分析完善了分布因子法的直流潮流模型内核。该方法不仅对主动配电网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还能够客观衡量不同负荷节点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对于线路的使用程度,有利于引导市场用户调整自身用电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042960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94469.2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因子的主动配电网成本分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电网计算成本分摊时需要考虑的典型运行方式,例如夏季最大负荷场景;建立网损等值负荷模型;结合网损等值负荷模型,计算分布因子矩阵;计算发电-负荷功率分配矩阵;计算负荷节点所承担的配电网分摊成本。本发明通过计算节点与拓扑的分布因子,可动态适应主动配网多变的运行方式,并通过网损修正和对线路的使用程度分析完善了分布因子法的直流潮流模型内核。该方法不仅对主动配电网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还能够客观衡量不同负荷节点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对于线路的使用程度,有利于引导市场用户调整自身用电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217029099U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20826398.4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燃气轮机进气过滤系统,设置于压气机平台上,包括防冻仓和过滤器仓,所述过滤器仓靠近防冻仓的一侧设置第一粗滤层,所述第一粗滤层远离防冻仓的一侧间隔设置精滤层;所述燃气轮机进气过滤系统还包括设置于防冻仓和过滤器仓上方的第二粗滤层,所述第二粗滤层与所述过滤器仓呈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粗滤层的上方设置防雨顶罩,所述防雨顶罩与所述第二粗滤层呈上下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压气机平台上方露天的屋顶处设置第二粗滤层,最大程度上增大过滤流通面积,有效降低了初始压差,在不影响进气过滤系统过滤能力的前提下,提高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