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9932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101935.7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kV穿墙母线支撑工具,包括隔离挡板,隔离挡板上设置有管母的穿线孔,还包括设置在穿线孔内的垫环和设置隔离板一侧且在穿线孔下方的支撑固定部部,所述的支撑固定部包括有抱箍、滑动杆和工字型支撑架,抱箍固定设置在滑动杆上端部,用于抱紧母管;所述的工字型支撑架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隔离挡板上,滑动杆的下端固定在工字型支撑架上。本发明通过在现有支撑板的通孔内安装垫圈,从而避免了管母在安装时的破坏;同时通过在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支撑架,在支撑架上开设滑道,滑道内滑动设置多个管母的抱箍,通过抱箍对管母进行固定,避免了管母长久由于重力原因使其与支撑板发生位移而破坏管母的本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978901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83691.3
申请日:2014-05-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IPC: B60K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车辆综合显示控制系统,包括转速传感器,机油压力传感器和空滤传感器,还包括CAN/LIN总线、中央处理系统、显示屏、报警模块、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燃油液位传感器和液压油压力传感器,所述的CAN/LIN总线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转速传感器,机油压力传感器、空滤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燃油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CAN/LIN总线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显示屏和报警模块的输入端。本发明通过集成仪表显示,使工程车辆操作员在工作的时候能简单快捷的了解需要了解车辆各个部件监控情况,并且如果有被监测部件出现问题,车辆显示系统会进行报警动作,并且会限制车辆工作,来保障车辆安全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842013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618338.1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A42B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监控管理的电力安全帽,包括电力安全帽本体,所述的电力安全帽本体由外壳体和内衬体构成,二者之间还和设置有存储器、控制器、显示器、显示按钮、电源和报警器;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存储器、显示器和报警器的输入端,还包括有加速度传感器和雷达测距仪。本发明在原先的电力安全帽内部通过增设GPS芯片、高清摄像头、内置储存卡,通过GPS卫星准确定位,再通过卫星无线传输到95598电力运营监测监控后台,能够在电力运营监测监控后台清晰的显示佩戴安全帽作业人员位置,作业人员到达作业现场,可以通过帽顶摄像头进行拍摄,将现场作业照片直接传回运营监测后台,能够有效避免误碰带电设备造成人身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8347697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01425.X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千伏电线杆定位系统,包括多个电线杆定位终端、卫星通讯系统、手持接收终端和电力运营监测监控平台,所述的多个电线杆定位终端分别通过卫星通讯系统与电力运营监测监控平台进行通讯,电力运营监测监控平台与手持接收终端无线通讯。本发明在现有电线杆上均设置一个定位模块终端,然后通过防盗卡带式设计,使其更加牢靠防盗性好,在定位终端白天采用太阳能薄膜电池供电,同时对内部锂电池进行充电以便夜间使用,通过SIM卡无线公网将线路电杆的GPS位置信号传输至卫星,再通过内部系统传送到线路检修人员的手机终端。这样线路检修人员能够准确的定位将要检修的电线杆防止因误登带电线杆造成的人身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60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06168.9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户变关系辨识方法,本发明基于台区内节点的电压波动相似特点,利用DBSCAN算法聚类出疑似的不属于目标台区的节点,然后基于上下游设备的电能相似性确认疑似节点是否属于目标台区,采用Apriori算法生成符合约束条件的台区从属节点集,再使用余弦相似度判别得到最可能的户变从属结果。发明无需现有配电网额外安装检测装置,更利于推广,通过实施例验证,具有更高的户变关系辨识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2383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377652.2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台区线损率预测方法,在台区内安装一种边缘计算装置,采集台区电气特征参数,并对其进行处理。其包括:1选取其他台区的历史电气特征参数和线损率、待测台区的历史电气特征参数和线损率构成数据集,并将其进行标准化处理;2在云平台构建AP聚类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聚类,筛选出与待测台区数据同一类簇的历史数据集;3在云平台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历史数据集作为训练样本,训练BP神经网络模型;4将训练完成的预测模型移植至边缘计算装置中,由边缘计算装置输出预测的台区线损率,并判断是否发送告警信息至运维人员。减少了云中心及主站的数据处理压力,利用聚类精度较高的聚类算法提取训练样本,提高了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60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111406168.9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户变关系辨识方法,本发明基于台区内节点的电压波动相似特点,利用DBSCAN算法聚类出疑似的不属于目标台区的节点,然后基于上下游设备的电能相似性确认疑似节点是否属于目标台区,采用Apriori算法生成符合约束条件的台区从属节点集,再使用余弦相似度判别得到最可能的户变从属结果。发明无需现有配电网额外安装检测装置,更利于推广,通过实施例验证,具有更高的户变关系辨识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5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48415.X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IPC: H02J4/0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N3/045 , G06N3/08 , G06N3/126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柔性互联配电网络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深入分析分布式电源不确定性、负荷动态变化和柔性直流设备特性等考虑因素;接着设定运行成本最小化、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电能质量最优和可靠性最高的目标;再在调度策略上,采用分层分区调度实现区域内平衡与跨区域功率交换,运用多智能体协同调度让各单元智能协作,通过实时优化根据实时数据调整方案;然后算法选择上构建遗传算法与深度学习算法结合的混合智能算法,并不断优化改进;最后建立协调控制机制,确保柔性直流与传统交流系统有效配合;本发明可更加有效地应对交直流柔性互联配电网面临的新需求和新挑战,从而实现交直流柔性互联配电网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7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77198.7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IPC: H02J3/06 , H02J3/38 , H02J3/46 , H02J3/28 , H02J3/14 , H02J3/24 , H02J3/00 ,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配电台区源网荷储协调控制方法,其中通过构建多区域电网拓扑结构,从而获取低压单相供电网络的源网荷电力电量时空动态互补平衡特性、低压三相分布式源荷资源的电力电量时空动态互补平衡特性、电力电量时空动态互补平衡特性的同时,对台区源网荷储电力电量平衡特征进行分析;之后,以台区源网荷储电力电量平衡特征为依据,制订低压单相配电网源网荷协调控制策略的同时,以安全供电要求为基础,提出低压配电台区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架构,最终,基于的低压配电台区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策略和低压配电台区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架构,对低压配电台区源网荷储进行协调优化控制;本发明具有安全稳定且合理高效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2383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10377652.2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台区线损率预测方法,在台区内安装一种边缘计算装置,采集台区电气特征参数,并对其进行处理。其包括:1选取其他台区的历史电气特征参数和线损率、待测台区的历史电气特征参数和线损率构成数据集,并将其进行标准化处理;2在云平台构建AP聚类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聚类,筛选出与待测台区数据同一类簇的历史数据集;3在云平台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历史数据集作为训练样本,训练BP神经网络模型;4将训练完成的预测模型移植至边缘计算装置中,由边缘计算装置输出预测的台区线损率,并判断是否发送告警信息至运维人员。减少了云中心及主站的数据处理压力,利用聚类精度较高的聚类算法提取训练样本,提高了预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