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9896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810559247.5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A62B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安全滑道,安装于攀爬设备的边梁,包括滑轨和滑舌,所述滑舌的一端卡入所述滑轨,并能够沿所述滑轨的轴向滑动,所述滑舌设有连接部,穿戴于工作人员的安全设备能够与该连接部相连;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限位部能够与所述滑舌抵接,以限制所述滑舌的下移;向上移动时,所述滑舌能够推抵所述限位部,并迫使所述限位部转动,以避让所述滑舌。本发明所提供安全滑道安装于攀爬设备的边梁,登高作业时,工作人员的安全设备可与滑舌连接部相连,如向上攀爬,滑舌上移并推抵限位部,迫使限位部转动避让滑舌,如工作人员失足滑落,限位部可与滑舌相抵,以阻挡滑舌下移,可对工作人员进行吊挂支撑,以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360238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70572.0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IPC: G01R31/08 , G01R19/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的雷击检测方法,包括:采集检测点两端的输电导线的差流电流;监测所述差流电流,当所述差流电流值超过预设的阈值时,判定雷击事件发生;当判定所述雷击事件发生时,发生所述雷击事件的检测点发出指示信号。本发明所提供的雷击检测方法,通过采集检测点两端的输电导线的差流电流,在正常情况下,该差流电流很小,基本可以忽略。当有雷击事件发生时,雷电流很大,此时的差流电流很大。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雷击指示方法,在雷击事件发生时的故障电流与正常电流之间差别明显,因此能够更为准确的指示雷击故障,灵敏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31058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82060.2
申请日:2013-07-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IPC: G08B21/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报警信息生成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至少两个角度上采集带电体及其周边场景的二维图像;依据二维图像,获取带电体的三维空间坐标;确定以带电体三维空间坐标为中心的三维防护区域的边界坐标;在每个二维图像中,标记与三维防护区域的边界坐标相对应的二维防护区域边界坐标;依据作业人员在二维图像中的二维坐标及二维防护区域边界坐标,生成报警信息。本申请实施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利用红外线探测出现干扰较多导致报警精确度较低的情况,对多个角度的二维图像进行防护区域标记,从而在作业人员不管从哪个角度进入防护区域时,均可以生成报警信息,提高了对作业人员及带电设备的安全报警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208444751U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20459209.8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H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隔离开关的静触头拆装工装,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与隔离开关的管母线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部用于与隔离开关的静触头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该静触头拆装工装,使得静触头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均能够通过静触头拆装工装临时固定于管母线,工作人员仅需将静触头与管母线连接即可,无需一手托起静触头,一手连接静触头与管母线,因此,能够降低因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手臂疲劳而导致静触头高空掉落的风险,从而提高静触头安装和拆卸过程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537775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20234825.X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直线绝缘子串可调节式并联间隙结构,包括:直线绝缘子串,直线绝缘子串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金具,第二端设置有第二金具;第一金具与铁塔高压侧相连接,第二金具与铁塔低压侧相连接;与第一金具相连接的第一电极结构,第一电极结构包括第一放电电极和第一连接子结构,第一放电电极和第一连接子结构通过第一调节旋转结构相连接;第一连接子结构与第一金具相连接;以及与第二金具相连接的第二电极结构,第二电极结构包括第二放电电极和第二连接子结构,第二放电电极和第二连接子结构通过第二调节旋转结构相连接;第二连接子结构与第二金具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为后续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提供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3674560U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20800756.5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 北京诺德威电力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贺生 , 刘健 , 宋新利 , 侯力枫 , 李海雨 , 李孟兴 , 武荣伟 , 王树军 , 季宁 , 刘树清 , 张利 , 孙红华 , 赵宇 , 王钰 , 王志龙 , 程大印 , 高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杆塔,包括杆塔主体、导线和避雷器,该避雷器包括:环氧芯棒,其两端分别压接有导线侧金具和杆塔侧金具;套设于环氧芯棒上的硅橡胶护套和绝缘筒,绝缘筒外壁设置有护套伞群;设置于绝缘筒内的上电极和下电极,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设置有预设空间以保持一定的放电间隙,下电极与导线侧金具连接;由多个电压梯度大于250V/mm的环形阀片依次串联构成的阀片组件,位于绝缘筒内且套设于硅橡胶护套上,阀片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电极和杆塔侧金具;灌注于环形阀片、环氧芯棒和绝缘筒之间缝隙内的密封材料。该杆塔中通过避雷器实现支撑固定和避雷的功能,减少了绝缘子,故减小了线路中功能部件总重量,简化了杆塔线路设施。
-
公开(公告)号:CN203573758U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20800948.6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 北京诺德威电力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间隙避雷器,其中,芯棒上端端部设置有第一金具,下端端部设置有第二金具,芯棒的棒身上包覆有护套;避雷器组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套设在芯棒的上端,一端与第一金具相连;绝缘筒一端套设在避雷器组件上,另一端延伸至芯棒的下端与芯棒围成一个空心柱状的空隙;放电电极位于空隙内,包括上电极以及下电极,上电极设置于避雷器组件靠近第二金具的一端,下电极设置在第二金具与绝缘筒之间;护套伞裙套设在绝缘筒上。通过在避雷器上设置放电电极构成间隙电极,避免了使避雷器组件长期承受电压,降低其荷电率,延长了避雷器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间隙电极设置在绝缘筒内,使得带间隙避雷器外观简洁整齐,便于运输及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203547504U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20657757.9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伸缩梯,包括固定梯、滑道、滑动梯和横梁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滑道固定在所述固定梯上,所述滑动梯设置在所述滑道中,所述横梁固定装置将所述固定梯的横梁和所述滑动梯的横梁固定连接。使用时,将滑动梯从滑道中向下滑动,当滑动梯与固定梯的总高度达到需要的高度后,通过横梁固定装置将固定梯的横梁和滑动梯的横梁固定连接,实现滑动梯与固定梯的相对固定,采用滑道的方式能够实现自身高度的快速调节,并且,通过横梁固定装置将固定梯的横梁和滑动梯的横梁固定连接,固定效果更好,更加牢靠。
-
公开(公告)号:CN204135970U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20564289.5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扳手,在使用时,利用扳手本体的第一锁紧孔套设在螺母上,同时设置在扳手本体上强磁机构吸附固定在铁塔的角铁上,即实现了对螺母的禁锢,人员只需单手操作扳手拆装另一侧的螺栓,降低作业难度,缩短作业时间。经过试验,与现有的双手作业方式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后能够节省一半的时间;另一方面,单手操作后身体不受作业面的影响,持续作业时间由能够延长一倍。
-
公开(公告)号:CN203551668U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20656794.8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IPC: G01R2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地电阻辅助测量装置,包括铁塔线端连接装置、接地线端连接装置和导电连接杆,所述铁塔线端连接装置位于所述导电连接杆的一端,所述接地线端连接装置位于所述导电连接杆的另一端。使用时,首先将被测塔腿的接地引下线打开,打开后,分成铁塔线端和接地线端,然后通过铁塔线端连接装置与铁塔线端连接,通过接地线端连接装置与接地线端连接,通过导电连接杆实现铁塔线端和接地线端的导通,连接完成后使用钳形表在导电连接杆上进行测量,而不是对接地引下线进行测量,从而实现接地引下线无损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