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3135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756393.1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型钢钢材上获得草绿色镀层的热镀锌方法,属于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在型钢钢材上获得草绿色镀层的热镀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型钢钢材浸入温度为T±5℃的镀液中,浸镀1~10min,取出,先空冷1~10min,再水冷至室温,获得草绿色镀层;其中,T=445.65+101×0.832d;d为型钢钢材厚度,单位mm;镀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0.1~1%Mn、0~0.1%Y、0~0.08%Ce、0.01~0.05%Cu,其余为Zn,且Y和Ce的重量百分比之和≤0.15%。本发明彩色热镀锌技术,工艺简单,工艺参数易于控制,能够获得的草绿色色彩均一的单色镀层,成品率极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31801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756313.2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表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银白色热镀锌镀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银白色热镀锌镀液的制备方法为:控制彩色热镀锌镀液温度为520~560℃,往镀液中添加Al元素和Mg元素,混匀后得到银白色热镀锌镀液;其中,Al元素的添加量为彩色热镀锌镀液质量的0.01%~0.03%,Mg元素的添加量为彩色热镀锌镀液质量的0.02%~0.035%。本发明实现了将彩色镀液直接恢复为银白色热镀锌镀液,节省大量更换镀液产生的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01165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76497.2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同塔双回路单线换位塔,尤其是适用于高海拔、高压输电线路中换位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能够在同塔双回路上不增加导线横担长度就能实现换位且检修风险较低的换位塔,包括塔体,在塔体的上、下部沿输电线方向前侧或后侧的其中一侧安装有上导线横担、下导线横担,在上导线横担与下导线横担之间连接有上下跳线,第三输电线的前段连接在上横担上,并经过第三上变位跳线与上下跳线连接,第三输电线的后段连接在下横担上,并经过第三下变位跳线与上下跳线连接。采用本发明的同塔双回路单线换位塔,节约了材料和制造成本,减轻了塔体的重量,有利于交通不便的地区的运输与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0331356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756393.1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型钢钢材上获得草绿色镀层的热镀锌方法,属于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在型钢钢材上获得草绿色镀层的热镀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型钢钢材浸入温度为T±5℃的镀液中,浸镀1~10min,取出,先空冷1~10min,再水冷至室温,获得草绿色镀层;其中,T=445.65+101×0.832d;d为型钢钢材厚度,单位mm;镀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0.1~1%Mn、0~0.1%Y、0~0.08%Ce、0.01~0.05%Cu,其余为Zn,且Y和Ce的重量百分比之和≤0.15%。本发明彩色热镀锌技术,工艺简单,工艺参数易于控制,能够获得的草绿色色彩均一的单色镀层,成品率极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928478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541544.8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2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建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风速V风(m/s)、模拟导线覆冰后的重量读数T1(g)﹢T2(g)、模拟导线长度L导线(m)、模拟导线直径d导线(mm)、模拟导线单位长度重量g导线(g/m)、模拟导线离地高度h导线(m)、模拟导线实际覆冰厚度r冰(mm)和风向与模拟导线间的水平夹角θ(°);B、通过公式联立,计算得出模拟导线上的实际覆冰重量G冰(g);C、模拟导线上的标准冰厚B0(mm)为:能精确测出拟建架空输电线路模拟导线上的标准冰厚,能为输电线路设计提供合理准确的冰区量级及其它设计气象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09103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55583.X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20mm重冰区输电导线最大冰跳高度和横摆距离的方法,确定20mm重冰区输电导线最大冰跳高度和横摆距离的方法,导线最大冰跳高度H由以下公式确定:H=24(-ω2+2ω+γ+η)δ,其中,δ—覆冰前后的弧垂差;ω—脱冰率;η—档距修正系数,η=(L-500)/100×0.06,L—档距;γ—与导线型号相关的系数;导线最大横摆距离B由以下公式确定:B=(V/10)2×(μl+τ);其中,V—脱冰同时风速;l—水平档距;μ—与导线型号相关的系数;τ—与导线型号和绝缘子串型相关的系数。采用本发明的确定20mm重冰区输电导线最大冰跳高度和横摆距离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输电导线最大冰跳高度和横摆距离,且与实验值相比,误差小,能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为20mm重冰区输电线路的铁塔塔头设计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202970099U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20731076.8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H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同塔双回路内绕跳换位塔,适用于高海拔、高压输电线路中换位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同塔双回路上不增加跳线横担长度就能实现换位的换位塔,其包括塔体,在塔体沿输电线路方向前后侧安装有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在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之间连接有上下跳线,第三输电线的前段连接在上横担上,并通过第三上变位跳线与上下跳线中的其中之一连接;第三输电线的后段连接在下横担上,并通过第三下变位跳线与上述同一根上下跳线连接。本实用新型节约了耗材和制造成本,减轻塔体重量,有利于交通不便地区的运输和安装,跳线引接简单,有利于施工及运行维护,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1953135U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20691470.4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坡形地段的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其具有可在高差较大的场所使用的特点。该用于坡形地段的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包括具有靠坡侧导线回路与背坡侧导线回路的塔身,在塔身上从上至下顺序布置有上层横担、中层横担与下层横担,靠坡侧与背坡侧均设置有独立的格构式钢柱形成所述塔身。在装配形成铁塔时,靠坡侧的独立格构式钢柱可选用较短的钢柱,而背坡侧的独立格构式钢柱选用较长的钢柱,这样,靠坡侧独立格构式钢柱的塔脚与背坡侧独立格构式钢柱的塔脚之间的高差就可以根据不同坡度的要求而任意设置,从而满足在高差较大的坡度上架设铁塔,该结构形式具有受力清晰合理,使用高差大、占用场地面积小、基础型式简单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9626654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20571154.4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国网四川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绝缘柜,包括主体、主体中间的滑动机构和主体一侧的防尘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盘,所述主体的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储物柜,所述第一储物柜的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储物柜,所述滑盘位于第二储物柜的底端中间对应于第一储物柜的位置处,所述滑盘的顶端中间对应于第二储物柜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第二储物柜的中间对应于调节杆的位置处设有限位螺盘;滑盘与限位滑槽的设置,使得第二储物柜移动更加方便,当绝缘柜进行检测维修时,只需将第二储物柜通过滑盘与限位滑槽向外侧滑动,不仅操作简单便利,同时方便工作人员的检测,减少了维修过程中对绝缘柜的划伤和损坏,减少了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205785151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722852.6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覆冰监测装置,属于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前期覆冰监测领域。其包括现场监测主机、模拟导线重量测量模块、气象监测模块、摄像模块、供电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监控中心;模拟导线重量测量模块、气象监测模块、摄像模块与现场监测主机电连接,且通过通信线路与现场监测主机实现数据传输;现场监测主机与监控中心之间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送数据;供电模块与现场监测主机电连接,为现场监测主机、气象监测模块和摄像模块提供工作电源。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覆冰监测装置监测覆冰状态,采集覆冰数据,并剔除风荷载的影响,得出准确的标准覆冰厚度,为线路设计冰区划分及优化提供客观数据;与人工观冰相比可以大量节约观测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