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2549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45382.1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一种利用模板法高效制备多孔地质聚合物膜的方法。本发明属于地质聚合物膜制备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粉末状地质聚合物作为吸附材料存在回收困难和易团聚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一、将固体可溶性盐和碱激发溶液混匀,得到含模板的碱激发溶液;二、加入无机矿物粉体混匀,得到地聚物浆料,倒入模具密封后置于烘箱中养护,得到地质聚合物膜;三、去除模板取出固体物进行干燥,得到多孔地质聚合物膜。本发明通过调整模板加入的顺序以及固液比例,实现了模板分布的可控性,最终制得模板分子呈梯状分布的多孔地质聚合物膜,去除模板后形成梯状分布的孔隙,并具有很高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52628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126790.0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包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燃料包壳用FeCrAl合金及其制备和晶粒尺寸控制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核电反应堆燃料元件包壳的FeCrAl合金材料,以下组分组成:Cr,Al,Fe,杂质,其中,Cr合金元素的总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1.00wt%~14.00wt%,Al合金元素的总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50wt%‑6.50wt%。本方法制备的FeCrAl合金具有较好的高温氧化性能及抗腐蚀性能。通过对合金元素含量、加工工艺的控制,使得FeCrAl合金的晶粒尺寸能够满足设计需要。同时本发明在制备FeCrAl合金材料的方法中采用低温热轧、高温再结晶热处理等工艺,使合金材料在1200℃水蒸气下具有非常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高温蒸汽氧化速率远远低于目前商用核电包壳材料Zr‑4。
-
公开(公告)号:CN106832467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710088313.0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陶瓷粉体改性橡胶复合材料及改性方法。由体积分数为橡胶100份,微纳米碳化物陶瓷粉体1~30份以及助剂20~30份制成,所述助剂包括氢氧化钙、氧化镁、炭黑和硫化剂。所制备的高性能橡胶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而且其耐老化、耐机油性能均优于其他橡胶品种。实验表明,经长时间老化后,改性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没有呈现出下降趋势;在各种型号机油中长期浸泡后,橡胶的质量和体积几乎无明显变化。这说明本发明中的橡胶材料同时兼顾耐腐蚀性、耐老化性和高阻尼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283606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674488.5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海洋平台应急撤离系统滑道柔性材料耐磨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依次用丙酮、乙醇和蒸馏水清洗芳纶纤维,并将清洗后的芳纶纤维烘干,然后用等离子体装置对芳纶纤维进行蚀刻处理;(2)配制氧化锆凝胶溶液;(3)将步骤(1)中处理过的芳纶纤维放入步骤(2)配制的氧化锆凝胶溶液中超声浸渍;(4)将经步骤(3)处理后的芳纶纤维烘干;(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芳纶纤维长丝捻制成芳纶线,再将该芳纶线编织成为海洋平台应急撤离系统滑道网。本发明明显提高了芳纶纤维的耐磨性能,减小了芳纶纤维的摩擦损伤,确保滑道材料符合SOLAS公约、LSA、IMO标准对海上救生设备材料、海上撤离平台材料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83258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85859.0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3/34 , C08J9/122 , C08J2203/06 , C08J2203/08 , C08J2323/12 , C08L2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可加工超轻浮力材料及其超临界CO2微发泡制备方法。(1)以质量份数计,取100份聚丙烯树脂、2~4份滑石粉,使用双螺杆共混机混合均匀,并挤出造粒,得到滑石粉与聚丙烯复合材料颗粒;(2)放入热压模具中,热压成板材;(3)放入超临界微孔发泡系统的发泡舱室中,在温度为160~165℃,充入CO2气体,压力1980‑~2000psi;(4)保持压力和温度6h后,关闭CO2进气阀,迅速打开出气阀并将发泡舱室放入冷水中冷却,得到的发泡后的浮力材料。材料密度在0.15至0.25g/cm3之间,耐压强度在6至10MPa,符合海洋装备通用型材料的要求,质量优异;工艺简单,对环境无污染,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385439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531808.2
申请日:2014-10-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28B1/29 , C04B35/00 , C04B35/6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B1/29 , C04B35/00 , C04B35/6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陶瓷非水基流延水浴成膜的方法。将能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和陶瓷粉体及其它添加剂经球磨混合制备成均匀浆料,除泡后流延成湿膜。然后经水浴法除去湿膜中的溶剂,得到固体坯膜。本发明与成膜方法相比,具有简单、快速、易行特点;有机溶剂不会挥发到环境中,对环境危害小;制得的流延膜不易产生裂纹,表面平整光滑;实现了高成功率条件下的快速成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607732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210073517.4
申请日:2012-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K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液浮陀螺仪用薄膜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加工铝合金圆环;机械抛光、除油、碱洗、酸洗、去离子水清洗后干燥;采用微弧氧化的方法在KOH和Na2SiO3混合电解液中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得到Al基Al2O3试件;机械抛光,在酒精中超声清洗;采用物理沉积方法制备Cu膜,得到Al基Al2O3/Cu膜试件;在真空环境热处理;进行刻蚀,得到指定阻值,宽度为20-100μm、边缘平整铜线条;采用厚膜焊接技术焊接引线;采用硅橡胶进行封装,形成Al-Al2O3-Cu-Al2O3-Al薄膜温度传感器。本发明通过高绝缘致密介质隔离层制备技术、等离子体闭合场温敏Cu膜可控生长技术,电阻条刻蚀技术等关键步骤,具备耐氟溴油浸泡、小型化、一体化、响应时间短、结构坚实的特点的液浮陀螺仪用薄膜温度传感器。本发明方法所形成的铝基薄膜温度传感器制备技术可应用于其他温敏元器件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258544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66537.9
申请日:2012-03-1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下树脂基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材料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环氧树脂是80至100份,固化剂是8至12份,增韧剂是5至20份,稀释剂是0至5份,偶联剂是1至2份,空心微珠是60至100份;其制备方法为:(1)取环氧树脂、稀释剂、增韧剂加入反应釜中,控制温度60至80℃,预聚反应30至60min;(2)取固化剂加入反应釜内预聚体中,得树脂胶液;(3)取硅烷偶联剂对空心玻璃微珠表面改性处理;(4)将树脂胶液及表面改性空心玻璃微珠加入真空搅拌机混合;(5)步骤4混合物料加入三辊混炼机混炼;(6)将步骤5物料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真空脱泡;(7)将步骤6物料浇注模具中热压固化成型;材料密度低而耐压强度高,工艺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987771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51668.7
申请日:2010-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船舶含盐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包括污水进水口及处理水排水口间依次串联的固液分离器、水解酸化池、生物固定化室、膜生物反应器、紫外消毒器和集水池。污水首先经进水管进入浸没在水解酸化池上部的固液分离器,难溶性固体异物截留在分离器中。在水解酸化池中污水停留时间2-3小时;在生物固定池池中污水停留时间约3小时;膜组件淹没在活性污泥混合液中进行泥水分离,污水停留时间约2-3小时。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适于耐盐微生物生长、抗船舶摇摆、长期无剩余污泥排放,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2006年10月修订的MEPC.159(55)排放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172518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710144490.2
申请日:2007-10-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深水耐压浮力装置。它包括外部的耐等静压的厚壁球壳,在球壳内设置有框架支撑机构,所述的框架支撑机构是从球心按辐射方向对称引出的、端部与球壳内壁结合成一体的26根支撑杆。本发明所涉及的深水耐压浮力装置,改变了传统以耐压轻质材料为主的浮力装置,有效的引入了结构上的设计来提高装置的浮重比,而且在材料的选择上也有很大的余地,其提供的浮力对材料的选取无须太苛刻,更多的是考虑其结构设计,从而使其适应性更强,成本更低,可靠性更好,并且有良好的浮重比,而且有非常好的可重复设计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