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6026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42852.5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30/20 , G06V10/82 , G06V10/26 , G06T7/60 , G06N3/0464
Abstract: 一种基于安全感知的寒地街道空间品质评价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属于街道空间品质评价技术领域,解决寒地街道空间品质安全感知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合理性低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确定寒地街道安全感知相关的街道空间环境要素指标;分别对交通安全要素指标、防卫安全要素指标和活动安全要素指标进行软件建模;获取不同等级要素指标的赋值方式;获取目标街道的交通安全、防卫安全和活动安全的评价结果;利用李克特量表,以专家打分的方式,获取目标街道的心理安全评价结果;对交通安全、防卫安全、活动安全和心理安全评价结果进行权重计算,获取目标街道的安全感知评价结果。本发明适用于基于安全感知的寒地街道空间品质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65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96816.7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视障人士步行需求的社区步行路径评价方法,本发明划分基本路段,将小区内的道路采用交叉路口进行打断,将交叉路口间的基本路段作为评分的对象;建立基本路段视障人士步行评价体系;通过地图数据、无障碍设施数据、街景图像和个人采集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得到步行数据;根据步行数据,建立社区视障人士步行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模型,确定最优步行路径。本发明创造的提出了基于客观指标的评价模型,并与主观权重赋值相结合,创造性的提出了针对于社区视障人士步行路径的主客观评价体系。在数据的获取层面,采用了地图数据、无障碍设施数据、街景图像、个人采集等多种方式进行,使得数据获取方式更加多元,方便了数据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441837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48411.2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地冰上场馆运动热舒适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评价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步骤1:测量寒地冰上场馆的物理环境参数;步骤2:测量人体生理指标包括服装热阻和新陈代谢率;步骤3:基于步骤1与步骤2的参数计算得到SET值;步骤4:对寒地冰上场馆内从事冰上运动的人群进行主观问卷调研,统计得出热感觉投票值TSV;步骤5:以步骤3的SET值为横坐标,以步骤4的TSV值为纵坐标,得出SET与TSV的线性回归方程,建立寒地冰上场馆的运动热舒适评价模型。本发明填补热舒适研究在冰上运动领域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42343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56901.8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智能新风净化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空气质量检测仪检测室内的空气质量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客户端;客户端根据采集到的空气质量数据,确定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并进行新风模式选择,对空气进行净化;当室外空气温度过低是,且需要新风,则开启热交换芯,对新风系统进行加热,对新风系统进行控制。本发明提出的可远程控制的智能自动新风净化系统和新风模式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实时对比中国环保部官网公布的实时室外空气质量数据和空气质量检测仪和空气温度传感器检测检测到的室内空气质量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客户端远程控制柜体智能选择相应的新风模式,提升室内控制质量、节省能源消耗、增加机器耗材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165315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52161.0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利于光线控制的寒地建筑玻璃幕墙内置遮阳保温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玻璃幕墙遮阳保温的装置,它为了解决现有建筑玻璃幕墙的保温隔热性能差、光线难以控制的问题。该内置遮阳保温装置包括方形架柱、驱动电机、转动连接件、透光板件和反光板件,两根方形架柱设置在玻璃幕墙的内部建筑结构上,方形架柱上设置有多个轴承,透光板件固设在两根方形架柱之间,转动连接件的转动轴插入轴承内,反光板件设置在两个相对转动连接件的连接件之间,电机通过皮带驱动转动连接件的从动轮转动。本发明通过控制反光构件的旋转角度来改变玻璃幕墙内的光线方向,当反光板件处于关闭状态时,与外层幕墙形成双层幕墙,提高建筑表皮的保温隔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4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29692.9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7 , G06F40/284 , G06N20/00 , G06F18/22 , G06F16/29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发地理信息的疏散路径规划系统,涉及疏散路径规划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现有疏散路径规划方法获得的疏散路径会导致疏散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利用目标区域地点名称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并获取目标区域基础数据;所述目标区域基础数据包括:描述文本、图像数据;所述基础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目标区域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预处理后的目标区域基础数据获取文本要素集和图片要素集;利用文本要素集和图片要素集构建要素库;为要素库中的要素赋予权重,从而根据要素权重设置疏散路径。本发明用于划疏散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04246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1910774678.8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用于翻转开合屋盖的密闭装置,涉及建筑技术中的密闭措施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严寒地区冬季室内高湿环境条件下翻转屋盖之间的开合缝隙无法防止室外冷空气渗入及室内温度较高的湿空气向外渗透遇冷结冰,室内空间和开合屋盖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包括防雨雪钢板覆材、一号边缘构件、二号边缘构件、防凝露坠落导水槽、电伴热电缆A和两个空腔间隔组件,两个空腔间隔组件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一号边缘构件和二号边缘构件之间,并将一号边缘构件和二号边缘构件之间分割成一号空腔、二号空腔和三号空腔,且一号空腔、二号空腔和三号空腔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本发明主要用于寒冷地区翻转屋盖之间开合缝隙的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8071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29680.0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F18/2431 , G06V20/10 , G06F16/951 , G06F16/9537 , G06Q50/26
Abstract: 一种社区空间环境供给公平性的测度方法和系统,涉及社区环境评估领域。解决现有测度方法多侧重于环境质量的绝对水平,较少关注社区间环境供给的公平性问题。方法包括:获取内在环境质量数据,生成街景采集点,获取街景图像;数据分析,获取社区周边POI数据、土地空间测量数据及人口调查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对街景图像进行分割,对环境绿度、空间密集度、环境包围度和视觉对比度要素指标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要素指标进行分级,计算内在环境质量得分;采用高斯2SFCA方法评估外围环境资源的可达性得分;计算供给综合得分;采用基尼系数对供给综合得分进行评估,获取社会环境空间供给公平性。应用于资源平衡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23433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1456901.8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智能新风净化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空气质量检测仪检测室内的空气质量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客户端;客户端根据采集到的空气质量数据,确定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并进行新风模式选择,对空气进行净化;当室外空气温度过低是,且需要新风,则开启热交换芯,对新风系统进行加热,对新风系统进行控制。本发明提出的可远程控制的智能自动新风净化系统和新风模式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实时对比中国环保部官网公布的实时室外空气质量数据和空气质量检测仪和空气温度传感器检测检测到的室内空气质量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客户端远程控制柜体智能选择相应的新风模式,提升室内控制质量、节省能源消耗、增加机器耗材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33102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54298.X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IPC: G06Q10/06 , G06F16/35 , G06K9/62 , G06F4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点评语义分析的寒地城市景区季节综合评价方法和装置。步骤1:采集网络网站点评数据;步骤2:将步骤1的点评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3:基于步骤2预处理后的点评数据的词组确定评价指标;步骤4:基于步骤1预处理后的点评数据词组结合词组前后的分词进行语义分析;步骤5:基于步骤3的确定评价指标与步骤4的语义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旨在通过大量数据更为高效、客观地获得评价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