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6431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5610.9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H9/00 , G01K11/32 , G01K11/322 ,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光源和脉冲精准延时技术的分布式光纤融合系统及方法,涉及光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包括: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器、第二激光器、90/10耦合器、第一密集波分复用器、声光调制器、延迟光路、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第一环形器、第二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第三掺铒光纤放大器、第三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一50/50四端口耦合器、第一平衡探测器、脉冲源、50/50耦合器、微波源、电光调制器、正交扰偏器、第二环形器、光纤光栅滤波器、第二50/50四端口耦合器、第二平衡探测器、拉曼放大器、波分复用器。本发明使用双光源,采用波分复用及脉冲精准延迟技术,解决了脉冲峰值功率过高引起的非线性效应,提高了融合系统传感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391760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44212.6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PGW光缆在通信中继站内的续接方法及系统,包括:将第一线路侧N芯光缆平均分为两个第一线路光缆单元,第二线路侧N芯光缆平均分为两个第二线路光缆单元;第一线路侧N芯光缆和第二线路侧N芯光缆与2N芯T接光缆进行熔接;所述2N芯T接光缆平均分为四组,分别与上述的四个光缆单元进行熔接;熔接后的光缆分为两组,每一组中包含一个第一线路光缆单元的熔接光缆和一个第二线路光缆单元的熔接光缆;两组光缆分别与N芯的导引光缆进行续接后,分别连接至通信机房。本发明采用交叉续接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因导引光缆意外中断而导致的网元脱管及业务中断情况;提高光缆通信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72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1269795.2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衰减大有效面积单模光纤,包括有芯层和包层,所述的包层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内包层和外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层为氯掺杂二氧化硅玻璃层,或为氟氯共掺杂二氧化硅玻璃层,芯层半径R1为4~10μm,相对折射率差Δn1为‑0.1%~0.2%,所述的内包层为氟掺杂二氧化硅玻璃层,内包层半径R2为20~40μm,相对折射率差Δn2为‑0.4%~‑0.11%,所述的外包层为全部或部分氟掺杂二氧化硅玻璃层。本发明不仅衰减低,有效面积大,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而且能采用高速拉丝,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光纤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781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1823991.9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通感一体的多芯光纤,包括共同外包层和纤芯,共同外包层包围纤芯的外周面,纤芯包括位于多芯光纤中心的传输芯和围绕传输芯的多个传感芯,传输芯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芯层、第一内包层和第一下陷层,传感芯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二芯层、第二内包层和第二下陷层。本发明可实现通信传输和传感功能同时共传,既能够保证大通信容量的传输,还能实现对感知参数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83969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11206026.1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2B6/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纤芯、渐变层、内包层、平台层、凹陷包层、过渡层以及外包层。纤芯的半径R1为4~8μm,纤芯的折射率差Δn1为0~0.15%;渐变层的半径为R2,其厚度R2‑R1为0.5~4μm,渐变层的折射率差Δn2为Δn1~Δn3;内包层的半径为R3,其厚度R3‑R2为4~10μm,内包层的折射率差Δn3为‑0.15~‑0.35%;平台层的半径为R4,其厚度R4‑R3为6~20μm,平台层的折射率差Δn4为‑0.15~‑0.35%;凹陷包层的半径为R5,其厚度R5‑R4为5~15μm,凹陷包层的折射率差Δn5为‑0.3~‑0.45%,其中Δn5
-
公开(公告)号:CN10983605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1811549817.9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东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3C25/285 , C03C2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隔离组件、隔热层及驱动组件,所述冷却管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隔离组件安装于所述冷却管内部,所述隔热层包裹于所述冷却管外部,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隔热层外部,所述隔离组件包括第一隔离件和可旋转地容置于所述第一隔离件内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固定于所述冷却管内部,所述第二隔离件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隔离件旋转,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冷却管,以节约冷却介质使用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却系统的使用方法,通过在内腔中通入介质气体,在光纤与冷却管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冷却所述光纤,以使冷却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83400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05391.X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偏振模色散检测网络生成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可以接收样本光纤链路的末端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电信号,确定原始电信号;将样本光纤链路划分为N个第一分段链路,设置每个第一分段链路的偏振模色散值;构建分布式偏振模色散补偿算法并映射为相应的待训练神经网络;根据预处理后电信号和原始电信号对待训练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得到训练好的目标神经网络,目标神经网络用于检测待测光纤链路的分布式偏振模色散值。本发明可以生成用于对待测光纤链路进行分布式偏振模色散检测的目标神经网络,能实现对光纤链路局部偏振模色散的检测,增加对光纤链路局部偏振模色散检测方式的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72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269795.2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衰减大有效面积单模光纤,包括有芯层和包层,所述的包层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内包层和外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层为氯掺杂二氧化硅玻璃层,或为氟氯共掺杂二氧化硅玻璃层,芯层半径R1为4~10μm,相对折射率差Δn1为‑0.1%~0.2%,所述的内包层为氟掺杂二氧化硅玻璃层,内包层半径R2为20~40μm,相对折射率差Δn2为‑0.4%~‑0.11%,所述的外包层为全部或部分氟掺杂二氧化硅玻璃层。本发明不仅衰减低,有效面积大,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而且能采用高速拉丝,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光纤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83605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11549817.9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东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3C25/285 , C03C2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隔离组件、隔热层及驱动组件,所述冷却管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隔离组件安装于所述冷却管内部,所述隔热层包裹于所述冷却管外部,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隔热层外部,所述隔离组件包括第一隔离件和可旋转地容置于所述第一隔离件内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固定于所述冷却管内部,所述第二隔离件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隔离件旋转,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冷却管,以节约冷却介质使用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却系统的使用方法,通过在内腔中通入介质气体,在光纤与冷却管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冷却所述光纤,以使冷却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0052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69641.0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北京瀚森达膜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净水系统,包括反应池、臭氧发生器、高压气泵、微氧曝气风机和化学清洗系统,所述反应池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反应池的内部设有陶瓷膜及粉末生物活性炭,所述微氧曝气风机与所述反应池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陶瓷膜上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水泵,所述臭氧发生器及所述高压气泵均连接所出水管,所述化学清洗系统用于清洗所述陶瓷膜。本发明提供的净水系统,生物膜生长量大,粉末活性炭表面有机物吸附增浓,粉末活性炭表面生物量大,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实现污染物的高速降解;实现膜污染的良好控制;化学清洗药剂消耗量少、效率高、速度快、清洗彻底,避免氯代有机物产生与释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