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338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565909.5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8D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长周期模块化高热密固体蓄热电池及其能量转换模型,属于电力系统领域。所述电热交换装置为高热密介质存储热量提供热功率,所述高热密介质用于存储电热交换装置产生的热能;所述热电转换装置将存储于高热密介质中的热能转换为电能,所述绝热保温层用于隔绝高热密介质与外界空气间的热量传递。本发明基于LSTM算法,分别提出了基于LSTM的电‑热转换效率模型、电‑热转换效率模型,分别用于提升电‑热转换效率、热‑电转换效率计算的准确性。本发明具有制作难度小、成本低的优点,可根据不同场景(新能源容量差异、区域负荷差异、供热需求差异等)需求进行模块化组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395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65724.4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清大科越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G06Q10/063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Q50/26 , H02J3/32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慧能源系统的分布式源‑荷‑储资源综合效益评估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领域,首先采集智慧能源系统的分布式源‑荷‑储资源信息,构建智慧能源系统分布式源‑荷‑储资源成本模型,再构建智慧能源系统分布式源‑荷‑储资源收益模型,计算分布式资源在售电、参与调峰、碳减排、备用容量等方面的收益。最后,构建智慧能源系统分布式资源综合效益评估模型,根据智慧能源系统分布式资源的总成本和总收益,计算智慧能源系统分布式源‑荷‑储资源的综合收益。本发明用于实现对智慧能源系统分布式源‑荷‑储资源综合效益的有效评估,有效支撑智慧能源系统分布式资源的规划,提升了智慧能源系统的调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8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73140.7
申请日:2024-12-30
IPC: G06F30/27 , G06F119/08 , G06F11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暖通空调广义储能时空等效模型构建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调控技术领域,包括:采集暖通空调信息;构建暖通空调广义储能等效模型空间参数模型,训练暖通空调运行信息的样本,对暖通空调广义储能等效模型的空间参数进行辨识;构建用于辨识暖通空调室内温度动态模型中的空调开启时间、关断时间的暖通空调广义储能等效模型时间参数模型;该暖通空调广义储能时空等效模型构建方法,基于AlphaFold的方法能够建模多维热能动态分布,提高空间参数辨识的精确度;通过双向时间序列建模,精准捕捉动态响应特性,为时间参数辨识提供更可靠的结果,提升模型辨识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050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55812.1
申请日:2024-12-28
IPC: G01R31/00 , G06N3/0455 , G06N3/08 ,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OF‑VAE‑GPT的集中—分布式协同配网故障检测方法,采集配网关键边缘节点的物理数据和网络数据;基于局部离群因子算法,构建配网关键边缘节点的物理异常检测模型,检测配网关键边缘节点的异常物理样本;提出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配网关键边缘节点的网络异常检测模型,对配网关键边缘节点网络样本进行异常检测;基于GPT模型和检测出的物理异常样本和网络异常样本,进行训练,构建配网故障检测模型,当检测出节点的异常值大于阈值时,则判断配网的边缘节点发生了故障。本发明可提升物理数据中的异常点识别的有效性和对配网关键边缘节点的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以及配网关键节点故障检测的准确性,提升配网安全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19686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110918.1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燧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4F11/46 , F24F11/61 , F24F11/63 , F24F11/64 , G06F18/213 , G06N3/084 , F24F110/10 , F24F120/10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央空调负荷资源激励‑响应特性量化方法,属于电力负荷调控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量化评估方法用于评估中央空调负荷的激励响应特性时偏差大、准确度低的问题。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对中央空调运行信息进行采集,然后,构建中央空调开机和停机运行约束模型,其次,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央空调启停损耗模型,最后,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央空调激励‑响应特性模型,本发明更加精准的量化评估了中央空调的激励响应特性,进而提升了对中央空调调控的有效性,同时提升了对中央空调负荷资源的挖掘能力,最终提升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整体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01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0980216.2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清大科越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50/06 , G06Q10/04 , G06Q30/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上级电网需求的智慧能源系统多维调度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领域,首先构建计及容量价格的智慧能源系统多维市场调度模型,以调度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电力偏差和碳排放偏差为约束条件;然后,构建基于元学习的智慧能源系统诱导调度模型,提升调度的有效性;进一步,制定类比发电机煤耗特性的负荷侧资源响应特性曲线,给智慧能源系统调度负荷侧资源提供调度依据;最后,构建服务上级电网需求的智慧能源系统多维调度模型,进行功率、低碳、清洁等多维调度,服务上级电网功率调度需求、碳排放调度需求、污染物排放调度需求。本发明可实现对智慧能源系统的多维调度,满足上级电网经济、低碳、清洁等多维调度需求,提升系统的调节能力和调度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7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04120.6
申请日:2024-08-13
IPC: G06Q10/0639 , H02J3/14 , G06Q50/06 , G06Q50/40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换电模式下电动公交车负荷资源快速及可持续参调能力评估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评估方法其应对快速功率波动的能力评估不准确,参调能力不足的问题,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对电动公交车负荷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对电动公交车负荷快速上调能力进行评估和对电动公交车负荷快速下调能力进行评估。其次,对电动公交车聚合单元快速参调能力进行评估。最后,对电动公交车聚合单元可持续参调能力进行评估,用于有效评估电动公交车负荷响应某一功率的可持续响应时长,从而有效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持续功率波动。本发明具有量化评估电动公交车负荷的快速参调能力、可持续参调能力,进而具备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1968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10918.1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燧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4F11/46 , F24F11/61 , F24F11/63 , F24F11/64 , G06F18/213 , G06N3/084 , F24F110/10 , F24F120/10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央空调负荷资源激励‑响应特性量化方法,属于电力负荷调控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量化评估方法用于评估中央空调负荷的激励响应特性时偏差大、准确度低的问题。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对中央空调运行信息进行采集,然后,构建中央空调开机和停机运行约束模型,其次,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央空调启停损耗模型,最后,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央空调激励‑响应特性模型,本发明更加精准的量化评估了中央空调的激励响应特性,进而提升了对中央空调调控的有效性,同时提升了对中央空调负荷资源的挖掘能力,最终提升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整体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801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04430.8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燧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4F11/46 , F24F11/61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70 , F24F11/88 , F24F110/10 , F24F110/12 , F24F1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体感温度的中央空调负荷资源运行特征修正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领域,解决现有分析方法对中央空调运行特性调控分析精确性不足的问题。方法步骤如下,首先构建中央空调负荷体感温度模型,然后,构建基于体感温度的中央空调控制运行模式,最后,构建考虑客流量和室外温度的中央空调负荷运行特性修正模型。本发明综合考虑体感温度,室外温度、客流量、天气因素修正中央空调的运行特性,提高了中央空调运行特性分析的准确性,进一步能够提升中央空调负荷响应能力评估的准确性,进而提升对中央空调资源响应能力的挖掘程度,最终提升新型城市电网的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06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80409.8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清大科越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Q50/06 , G06Q30/0201 ,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综合容量补偿的用户侧储能动态效益评估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领域,方法首先,采集用户侧储能的多元信息;然后,构建考虑动态损耗的用户侧储能成本模型;其次,构建用户侧储能综合容量补偿收益模型;最后,基于用户侧动态损耗成本模型,用户侧储能综合容量补偿收益模型,构建用户侧储能效益评估模型,实现对用户侧储能的综合效益的有效评估。本发明可提升用户侧储能效益评估的有效性,提升用户参与新型电力系统调控的积极性,提升用户参与新型电力系统调控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储能的运行效率,降低电网调控成本,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运行发展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