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还原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8086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20976.6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一种磁性还原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目的是解决微生物絮凝剂的还原重金属效率低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制备Fe3O4颗粒;二、制备微生物絮凝剂MFX溶液;三、磁性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四、采用液相还原法将产生的零价铁负载在磁性微生物絮凝剂上,得到磁性还原微生物絮凝剂。本发明絮凝剂具有高效、适用于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等优点,同时具有磁分离特性与高还原吸附特性,易分离回收,絮凝效率高,还原吸附效率高,避免二次污染;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易回收,易于放大,降低絮凝使用量。本发明适用于絮凝剂的制备和重金属去除。

    一种好氧反硝化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039225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510527469.5

    申请日:2015-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好氧反硝化菌及其应用,它涉及一种好氧反硝化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一种好氧反硝化菌,该菌株为(Aeromonas sp.)AD‑3,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5年7月14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069。它用于处理含氮废水。本发明所提供的(Aeromonas sp.)AD‑3的基因具有较高的好氧反硝化性能。总氮去除率高达87.7%,这些特点在水处理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好氧反硝化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03922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27469.5

    申请日:2015-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好氧反硝化菌及其应用,它涉及一种好氧反硝化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一种好氧反硝化菌,该菌株为(Aeromonas sp.)AD-3,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5年7月14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069。它用于处理含氮废水。本发明所提供的(Aeromonas sp.)AD-3的基因具有较高的好氧反硝化性能。总氮去除率高达87.7%,这些特点在水处理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提高生物絮凝剂活性成分多糖产量的发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73856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81830.6

    申请日:2015-02-15

    Abstract: 一种提高生物絮凝剂活性成分多糖产量的发酵方法,它涉及一种提高生物絮凝剂活性成分的发酵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为:首先将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接种至絮凝发酵液体培养基中,发酵制备种子液;然后将种子液接种于投加了外源AHLs的絮凝发酵液体培养基中,进行二次发酵,即制得生物絮凝剂,完成所述的提高生物絮凝剂活性成分多糖产量的发酵;其中,外源AHLs为N-3-氧-辛酰高丝氨酸内酯、N-己酰高丝氨酸内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混合。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外源AHLs的投加可以提高生物絮凝剂中活性成分多糖的浓度和絮凝活性,提高了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为其大规模工业发酵奠定了基础。

    一种活性炭负载生物除砷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0700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210056801.0

    申请日:2012-03-06

    Abstract: 一种活性炭负载生物除砷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活性炭负载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目的是要解决现有人工合成除砷吸附材料存在制备成本高的问题,现有的天然除砷吸附材料存在吸附容量低,除砷效果差的问题。方法:一、制备生物絮凝剂分散液;二、将生物絮凝剂分散液的pH调节至7.5~8.0;三、加入煤质无定形活性炭颗粒进行负载;四、依次经过分离、洗涤和干燥,即得到活性炭负载生物除砷材料。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活性炭负载生物除砷材料。

    利用牛粪进行两相沼气发酵的产甲烷相产电装置及其产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77661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127987.5

    申请日:2010-03-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Abstract: 利用牛粪进行两相沼气发酵的产甲烷相产电装置及其产电方法,它属于微生物产电领域。本发明为牛粪应用提供一种新途径。本发明采用IC反应器作为阳极室。本发明方法如下:将牛粪经水解酸化相处理的发酵液通过进料口进入阳极反应室,同时接种微生物种群;阴极内装入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在温度为35℃下启动运行,用导线将外接电阻与阴、阳极相连,即刻会有电流产生。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方法获得电能稳定,而且产电启动迅速,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050mW/M3,输出电压稳定在420~490mV;为牛粪应用提供一种新途径;为将来牛粪生物质资源实现低品值物质向高品值能源高效化、多元化开发应用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一种以菌丝球为载体发酵生物絮凝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60729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73489.9

    申请日:2011-06-24

    Abstract: 一种以菌丝球为载体发酵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发酵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生物絮凝剂的发酵方法存在能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发酵生产的问题。方法:一、放射根瘤菌和球形芽孢杆菌混合培养,得产絮菌种子液;二、黑曲霉培养为成熟的菌丝球;三、成熟的菌丝球与产絮菌种子液混合培养,得混合菌丝球;四、以24h为一个发酵周期,每一个发酵周期结束后将混合菌丝球取出倒入新鲜培养基中培养;五、重复操作步骤四30~35次即完成。本发明在保证絮凝率稳定的前提下,减少种子液需求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对生物絮凝剂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咖啡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1066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010130183.0

    申请日:2010-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咖啡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咖啡因生产废水处理方法的出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大,达不到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排放标准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一、调节池,调节pH;二、铁碳-芬顿氧化池进行预处理;三、气浮池处理;四、UASB反应器进行厌氧水解酸化处理;五、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六、水解多功能池处理;七、高效活性污泥池处理;八、二沉池处理,即得排水。本发明方法整个去除率为90%~98%(质量),排水pH为7~8,COD为100mg/L ~200mg/L,氨氮为5mg/L ~25mg/L,色度去除,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7865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1010113043.2

    申请日:2010-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填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生物载体附载生物量低、活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填料由聚氨酯泡沫材料、微生物生长促进剂、微生物活性激活剂、活性生物酶制剂和活性污泥制成。方法:一、称取原料;二、曝气、驯化培养既得到填料。本发明用于污水处理的填料上附载的生物量达到了30kg/m3以上,本发明的填料活性好,且稳定性强,抗冲击能力强,对污水中COD的平均去除率为70%~90%,氨氮的去除率为20%~40%,处理效果好。

    污水处理工程菌菌株的筛选方法及筛选用培养基

    公开(公告)号:CN100595268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610010587.X

    申请日:2006-09-21

    Abstract: 污水处理工程菌菌株的筛选方法及筛选用培养基,它涉及菌株的筛选方法及筛选用培养基。它解决了目前污水处理工程菌菌株的筛选方法分离得到的微生物种类少,很多水处理性能优异的菌株流失的问题。筛选用培养基包括液体和固体两种筛选用培养基。工程菌菌株的筛选:(一)取活性污泥;(二)配制筛选用培养基;(三)富集和驯化;(四)经富集和驯化的培养液与灭菌水混合后梯度稀释,再均匀涂布于固体筛选培养基上;(五)挑菌落数为30~50个的平皿继续培养;(六)菌株分离、纯化;(七)菌株性能检测,挑选性能优异的菌株。在同样待处理污水中本发明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种类数量是目前其它筛选方法的3~4倍,可筛选出目前筛选不到的污水处理性能优异的菌株。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