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菌丝球为载体发酵生物絮凝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60729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110173489.9

    申请日:2011-06-24

    Abstract: 一种以菌丝球为载体发酵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发酵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生物絮凝剂的发酵方法存在能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发酵生产的问题。方法:一、放射根瘤菌和球形芽孢杆菌混合培养,得产絮菌种子液;二、黑曲霉培养为成熟的菌丝球;三、成熟的菌丝球与产絮菌种子液混合培养,得混合菌丝球;四、以24h为一个发酵周期,每一个发酵周期结束后将混合菌丝球取出倒入新鲜培养基中培养;五、重复操作步骤四30~35次即完成。本发明在保证絮凝率稳定的前提下,减少种子液需求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对生物絮凝剂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剩余污泥复合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210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1307691.6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一种剩余污泥复合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零价铁纳米颗粒易团聚和剩余污泥对环境产生二次污的问题。方法:取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剩余污泥,静置沉降得到沉降污泥,向沉降污泥中加入蒸馏水利用氮气曝气,加入FeCl3·6H2O,再加入NaBH4水溶液,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利用磁铁分离固体产物并用无水乙醇洗涤,最后干燥固体产物,得到剩余污泥复合纳米零价铁。本发明利用污泥包裹纳米零价铁,纳米零价铁的加入能够加强对Sb、As等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增加纳米零价铁的分散性,还原吸附效率高,避免二次污染。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剩余污泥复合纳米零价铁。

    一种低温脱氮除磷德氏食酸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2817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17307.5

    申请日:2024-04-09

    Abstract: 一种低温脱氮除磷德氏食酸菌株及其应用,它属于环境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德氏食酸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筛选出一株在低温条件下适应性较强且具备脱氮除磷能力的菌株,从而提高严寒地区冬季条件下污水处理设施的脱氮除磷能力。一种德氏食酸菌(Acidovorax delafieldii)LW‑1,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4年02月28日,保藏号为CGMCC No.29905。一种低温脱氮除磷德氏食酸菌株在低温条件下用于脱氮除磷;所述的低温为10°C。

    一种低温脱氮除磷深蓝紫色杆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8647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067773.0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一种低温脱氮除磷深蓝紫色杆菌株及其应用,它属于环境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深蓝紫色杆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污水处理厂在水体温度偏低时脱氮除磷能力明显受到严重抑制,使得污水氮磷元素去除不彻底的问题,进而筛选出一株能够在低温条件下适应反应器运行且具备脱氮除磷能力的菌株,从而提高北方寒冷条件下污水处理厂的脱氮能力。深蓝紫色杆菌(Janthinobacterium lividum)TN‑2用于低温脱氮除磷,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2年12月27

    一种低温脱氮除磷深蓝紫色杆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8647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67773.0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一种低温脱氮除磷深蓝紫色杆菌株及其应用,它属于环境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深蓝紫色杆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污水处理厂在水体温度偏低时脱氮除磷能力明显受到严重抑制,使得污水氮磷元素去除不彻底的问题,进而筛选出一株能够在低温条件下适应反应器运行且具备脱氮除磷能力的菌株,从而提高北方寒冷条件下污水处理厂的脱氮能力。深蓝紫色杆菌(Janthinobacterium lividum)TN‑2用于低温脱氮除磷,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2年12月27日,保藏号为CGMCC No.26339。

    一种强化表达exoY基因提高产絮菌F2絮凝剂产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3814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0768700.8

    申请日:2019-08-20

    Abstract: 一种强化表达exoY基因提高产絮菌F2絮凝剂产量方法,它涉及产絮菌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微生物絮凝剂研发与应用的局限性,从基因水平提高产絮菌F2的产絮能力,克服产量低的瓶颈问题。本发明利用exoY基因构建了过表达重组载体pBB‑exoY,将该重组载体导入野生产絮菌F2中,获得重组产絮菌株F2‑exoY‑O。与对照菌株相比,重组菌株可以产生大量多糖型微生物絮凝剂,且在发酵培养结束时,重组菌株的有效成分含量提高了1~1.5倍。本发明应用于生物产絮领域。

    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的亚像素轴类零件尺寸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1249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482449.6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的亚像素轴类零件尺寸测量方法,涉及一种尺寸测量方法。视觉系统标定,获得内外参数和相互位置关系;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结合灰度直方图对伽马校正算法进行改进,实现伽马值的自动选取;完成边缘检测,采用Canny算子边缘检测方法记录像素级边缘位置;基于邻域的边缘连接,对图像所有边缘像素点进行检查完成边缘连接;基于轮廓跟踪的区域提取,采用具有拓扑结构分析能力的轮廓跟踪算法将二值图像转化成轮廓描述;基于自适应阈值的亚像素边缘检测,将图像区域划分进行边缘检测,自适应选取亚像素边缘检测的阈值;尺寸计算,对直线夹角尺寸进行求解。精度和效率更高,节省人力,对测量环境的适应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