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匹配滤波器的跳码直扩同步捕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8585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1184803.2

    申请日:2016-12-20

    Abstract: 基于多匹配滤波器的跳码直扩同步捕获方法,涉及扩频通信领域。本发明是为了实现在保持系统复杂度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捕获时间的同时提高捕获性能。本发明的方案为:对于输入基带扩频信号,所述输入基带扩频信号包含M个跳码码元,采用并行的M个匹配滤波器对所述M个跳码码元进行匹配,当其中任意一个匹配滤波器确认捕获后,则结合本地跳码图案实现对整个跳码序列的捕获。本发明适用于基于多匹配滤波器法的跳码直扩的捕获系统中。

    制备光纤端面液体微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573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42836.0

    申请日:2016-12-13

    Inventor: 韩艳华 李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5/35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型光纤传感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在光纤端面制备封装有液体微腔的制备光纤端面液体微腔的方法,该方式是使用光纤熔接机将光纤一端熔接空芯玻璃管,并在显微系统下将玻璃管切割成设计的长度,再利用超声震荡方式将折射率大于1.4的液体灌注到空芯管内,最后在光纤熔接机的显微系统下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封堵空芯管端面,PDMS固化后即可形成光纤端面内封闭有液体的微腔,该方法能够在光纤端面上制备各种长度的液体封闭微腔,在高灵敏度光纤传感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一种微流芯片的制备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18595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007738.7

    申请日:2011-01-14

    Inventor: 曲士良 李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芯片的制备方法,利用飞秒激光烧蚀玻璃基体薄片,加工过程中清洗液始终对薄片内部的加工部位进行有效清洗,飞秒激光加工后的玻璃基体薄片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使薄片内部的微流通道直径和夜池尺寸缩小,微流通道和夜池的内表面光滑,选取PDMS薄片作为连接体,在PDMS薄片上相对于微流玻璃芯片纵向通道开口位置处打孔,而后将PDMS薄片与微流玻璃芯片键合,得到微流芯片,本发明加工工艺简单,保证了激光能够对基体材料的持续稳定的烧蚀作用,可以在玻璃基体内部制备复杂结构及多层结构的集成微流芯片。制备的微流芯片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的特点,具有分离、反应及检测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分析领域。

    开关电器触头分断电弧试验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87877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910071434.X

    申请日:2009-02-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指标均匀、试验效率高、试验结果可靠、为电弧理论研究提供有效保证的开关电器触头分断电弧试验方法及其装置。它是由机械系统和电路系统组成的;机械系统连接电路系统。本发明一种开关电器触头分断电弧试验方法及其装置,包括继电器电弧试验和模拟电弧试验。本发明解决了电弧理论研究过程中理论分析或计算结果难以验证的难题。提出了一种继电器电弧试验方法和一种模拟继电器电弧试验方法。满足了电弧试验过程中对各种试验条件的要求,解决了试验效率低、试验结果可信度差的问题。为深入理解燃弧机理、分析电弧特性,进而提出快速灭弧的方法以提高继电器性能和可靠性提供有效支持。

    一种用于覆冰试验中覆冰类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37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0313.7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一种用于覆冰试验中覆冰类型控制方法,涉及覆冰技术领域。解决精确模拟大型试验件的覆冰试验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设定试验舱内湿度,开启除雾器,运行循环风机,引入低湿度空气;设定试验舱内温度,开启降温设备,运行循环风机,引入低温空气;温度到达设定值,设定背景风机频率,开启背景风机,提供喷雾背景风;设定供气压力,开启主供气和二级供气,压缩空气通过喷嘴喷出;设定供水压力,开启主供水和二级供水,输送低温超纯水,开始喷雾;试验结束后,关闭供水压力,关闭水路阀门,关闭供气压力,关闭气路阀门,停止喷雾;保持设定温度,加固试验件表面冰层;覆冰试验结束,关闭用电设备。用于评估大型试验件在寒冷环境下的覆冰性能。

    一种大型覆冰环境模拟系统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173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50314.1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型覆冰环境模拟系统,属于覆冰环境模拟技术领域。解决了针对大型竖直试验件结冰试验的结冰风洞造价非常高与在气候环境实验室中竖直试验件结冰效果差的问题。它包括供气系统、供水系统、试验舱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供水系统和试验舱连接,试验舱内设置有喷雾架,供气系统和供水系统分别与喷雾架连接。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经济性更好的、依托外部低温环境进行覆冰试验的大型覆冰环境模拟系统,利用该系统产生的模拟结冰气象条件(包括喷雾架产生的云雾环境、背景风机阵列辅助输送云雾增强结冰效果与试验环境的温湿度控制),开展低速背景风条件下竖直试验件的结冰试验,能够获得较好的结冰效果。

    基于预应力和MPC材料的空心板抗剪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46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64718.7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基于预应力和MPC材料的空心板抗剪加固方法,属于桥梁加固及修复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空心板梁桥加固方法效率低、造价高以及加固后自重大的问题。采用预应力钢束加外包MPC材料层的方式,提高空心板梁桥的抗剪承载能力。在空心板外侧布置预应力钢束,形成类似体外增加箍筋的设计,通过张拉预应力束来控制空心板剪拉区以及剪压区的破坏应力,从而达到抗剪加固效果。同时外包MPC材料,依靠MPC材料的低弹性模量、高抗渗性以及极高的抗拉强度,保护空心板剪拉区不会受拉破坏,同时对预应力钢束起到腐蚀保护作用,提高预应力钢束的耐久性,从长期服役角度节约加固成本,提高加固效果。

    一种由路基变形导致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映射变形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9253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363663.6

    申请日:2021-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由路基变形导致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映射变形的计算方法,属于高铁轨道运营状态检测与评估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忽略横向不均匀变形问题。方法包括:根据路基的基本参数和路基的变形参数,建立路基变形的计算模型;根据叠合板的基本参数,建立叠合板的计算模型;根据轨道的基本参数,建立轨道的计算模型;定位叠合板空间基准面,获取路基与叠合板的相对变形;根据路基与叠合板的相对变形,获取全部叠合板的外荷载;叠合板局部坐标系下,得到叠合板挠曲变形;路基整体坐标系下,获取全部叠合板与扣件连接点处的叠合板总变形矩阵;利用叠合板和轨道受力变形关系,获取路基和轨道变形关系曲线。本发明适用于CRTS‑I型轨道板无砟轨道变形计算。

    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和BWIM数据的桥梁状态异常诊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584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464293.8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和BWIM数据的桥梁状态异常诊断方法及系统,选取常见六轴车辆作为桥梁健康监测反映指标对象,分别对桥梁进行荷载标定试验和检测试验,获取桥梁影响面和汽车轴距信息,利用多车动态称重算法进行车重识别;采用核分布函数拟合六轴车的称重结果,基于拟合后的概率分布曲线提出了特征指标,运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得到桥梁初始状态下的特征指标范围,通过离群点检测实现桥梁异常状态的判断;本发明无需提前测量汽车信息,并且不用封闭交通,不会对繁忙的交通运营体系造成过大影响,避免了长时间中断交通下的巨大经济损。

    一种实现多焦点阵列与多芯光纤自动对准耦合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6518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0199058.3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多焦点阵列与多芯光纤自动对准耦合系统和方法,当具有多焦点的聚焦光束与多芯光纤进行耦合时,根据光纤端面图像可以判断纤芯的数量和每个纤芯的中心位置坐标,将计算的纤芯中心坐标代入混合相位分布计算程序获得与纤芯数量匹配和中心坐标匹配的多焦点光束并直接与多芯光纤进行耦合输入;根据图形判定多芯光纤的纤芯位置,根据光纤截面图像进行自适应调制计算,使得焦点生成在纤芯位置进行耦合,减少平台移动和人为因素,对芯更准确,耦合效率更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