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推力器的镂空磁屏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321389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32003.0

    申请日:2016-09-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H1/0081 H05H1/02

    Abstract: 霍尔推力器的镂空磁屏结构,属于霍尔推力器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霍尔推力器散热性差,降低推力器的性能和工作稳定性问题。本发明包括内磁屏、外磁屏和底板;内磁屏和外磁屏为内外嵌套的两个圆筒形结构,二者之间有径向空隙,且二者均固定在底板的上圆表面,内磁屏、外磁屏的圆心与底板的圆心重合;外磁屏的壁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n个矩形镂空散热孔,矩形镂空散热孔的长度延伸方向为轴向,n≥20。

    无磁路微波同轴谐振离子推力器及推力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9273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197247.8

    申请日:2022-09-29

    Inventor: 曾明 刘辉 于达仁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无磁路微波同轴谐振离子推力器及推力形成方法。所述离子推力器包括绝缘底板、屏蔽外壳、谐振腔体、屛栅、加速栅、微波馈入接头、谐振腔室、放电室和微波接线开口。本发明所述的微波同轴谐振离子推力器,是通过同轴谐振器,利用馈入的微波在谐振腔的一端形成强驻波电场,从而电离工质形成等离子体,进而用栅极引出形成推力。

    可提高推力分辨率和工质利用率的会切场等离子体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1115614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811318503.8

    申请日:2018-11-07

    Abstract: 可提高推力分辨率和工质利用率的会切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属于会切场等离子体推力器设计领域。解决了现有会切场推力器在实现其无拖曳应用中推力分辨率不足、在低功率工况下电离不足、工质利用率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会切场等离子体推力器整体为轴对称结构,包括主阳极、第一垫片、空心盖板、外壳、第一级永磁体、第二垫片、第二级永磁体、壁面阳极和陶瓷通道。本发明通过调节陶瓷通道内部的环形壁面阳极电位实时调控通道内部电子的运动行为,从而微调电离过程和输出性能参数,达到提高推力器输出推力分辨率的目的,同时可促进电子径向迁移,进而增加电子与壁面附近的原子的碰撞概率,实现电离区的径向扩展,达到提高推力器工质利用率的目的。

    一种基于微波增强的场致发射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1145692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059415.9

    申请日:2019-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波增强的场致发射推力器,包括:抽取极、发射极针管和底板,发射极针管穿透并固定在底板中心且位于底板上方,抽取极位于发射极针管上方,场致发射推力器还包括:套管、谐振腔外壳、微波馈入电缆和SMA微波输入接口,抽取极、谐振腔外壳和底板由上至下依次盖合形成圆柱形腔体,发射极针管位于谐振腔外壳轴心,套管套于发射极针管外,微波馈入电缆通过SMA微波输入接口进入谐振腔外壳内,并与套管的下端连接,谐振腔外壳内高为馈入微波的波长的四分之一,谐振腔外壳的内径小于馈入微波的波长的二分之一。本发明大大降低了胶体推力器的场致发射电压;同时,能够实现较高的比冲。

    一种采用固体工质的大范围可调等离子体微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07387348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0822931.3

    申请日:2017-09-13

    Abstract: 一种采用固体工质的大范围可调等离子体微推力器,属于推力器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会切场推力器贮供系统体积大,复杂度高和阳极发热造成电能浪费的问题。本发明在陶瓷通道底部设置有贮供复合阳极,所述贮供复合阳极包括阳极、加热丝和导线,阳极的内腔中设置有导热棒并固接在阳极的顶端盖内壁上,阳极的顶端盖上设置有n个出气孔并与内腔连通,n≥8;阳极的内腔中存储固体工质;阳极的底板下方设置有加热腔,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丝;加热腔的底板固接两根引出管;加热丝通过从引出管中穿过的导线与外界电源实现电连接;加热丝对阳极进行加热,热量通过导热棒传递给固体工质,固体工质加热汽化后从出气孔进入陶瓷通道中。

    一种采用固体工质的大范围可调等离子体微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0738734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822931.3

    申请日:2017-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H1/0093

    Abstract: 一种采用固体工质的大范围可调等离子体微推力器,属于推力器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会切场推力器贮供系统体积大,复杂度高和阳极发热造成电能浪费的问题。本发明在陶瓷通道底部设置有贮供复合阳极,所述贮供复合阳极包括阳极、加热丝和导线,阳极的内腔中设置有导热棒并固接在阳极的顶端盖内壁上,阳极的顶端盖上设置有n个出气孔并与内腔连通,n≥8;阳极的内腔中存储固体工质;阳极的底板下方设置有加热腔,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丝;加热腔的底板固接两根引出管;加热丝通过从引出管中穿过的导线与外界电源实现电连接;加热丝对阳极进行加热,热量通过导热棒传递给固体工质,固体工质加热汽化后从出气孔进入陶瓷通道中。

    一种无工质环形热丝阴极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1883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384866.1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工质环形热丝阴极,涉及空间电推进领域,包括热发射金属丝、引出极、底板、热屏和推力器结构;所述引出极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引出极与引出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推力器结构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推力器结构与推力器连接;所述引出极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热屏和所述热发射金属丝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热屏设置在所述热发射金属丝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热发射金属丝固定所述底板的内壁上;所述热发射金属丝为环形金属丝。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点电子源阴极对羽流对称性干扰的问题。

    一种基于环形轰击阴极的微推进器

    公开(公告)号:CN11475398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384533.9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环形轰击阴极的微推进器,属于空间电推进领域,包括推力器外壳、绝缘陶瓷、推力器阳极、多个环形永磁铁、推力器极靴、阴极固定陶瓷和阴极发射体;推力器外壳为空心圆柱体,推力器外壳的一端内侧设置绝缘陶瓷,绝缘陶瓷内侧设置推力器阳极,绝缘陶瓷和推力器阳极同轴设置,推力器外壳的另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外侧套设阴极固定陶瓷,阴极固定陶瓷用于固定阴极发射体,阴极发射体与推力器外壳同轴设置;多个环形永磁铁同轴固定到推力器外壳内侧,并固定到阴极固定陶瓷和绝缘陶瓷之间,各环形永磁铁之间设置推力器极靴;阴极发射体位于微推进器工作时产生的羽流轰击的角度内。本发明提高了微推力器的总体效率和比冲。

    一种基于微波放电和空心阴极效应的阴极

    公开(公告)号:CN1147382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84549.X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波放电和空心阴极效应的阴极,属于空间电推进领域,包括引出极、阴极顶陶瓷、发射体阴极管、微波馈入天线、微波接口结构、永磁铁磁路、供气结构及阴极负极、微波接口结构和阴极引出孔;引出极在阴极顶陶瓷的上方,阴极顶陶瓷上设置阴极引出孔,引出极的中心开孔与阴极引出孔同轴设置,阴极顶陶瓷下方设置发射体阴极管,永磁铁磁路同轴套设在发射体阴极管外侧,微波馈入天线设置在发射体阴极管下方,且天线的一端伸入发射体阴极管内,另一端连接微波接口结构;发射体阴极管下方设置有供气结构及阴极负极,供气结构及阴极负极与发射体阴极管电位相连,且设置供气管道与发射体阴极管内连通。本发明提高了功率的利用率。

    一种用于微型会切场推力器的微波电离式阴极

    公开(公告)号:CN11252398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910887827.1

    申请日:2019-09-19

    Inventor: 刘辉 乔磊 曾明

    Abstract: 一种用于微型会切场推力器的微波电离式阴极,属于会切场推力器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空心阴极工质流量大,导致对会切场推力器推力影响较大的问题,以及现有空心阴极启动较慢的问题。所述SMA接口与所述阴极外壳固接,且SMA接口上的微波天线位于阴极外壳内,所述发射体呈圆筒状,且其内部形成气体电离腔,所述发射体同轴穿设在阴极外壳的内部且与阴极外壳导通,所述天线绝缘体套设在微波天线外部,供气管由外向内依次插设在阴极外壳及发射体上,且供气管的一端与气体电离腔连通设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