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36738C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510010344.1
申请日:2005-09-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1/50
Abstract: 饮用水二级消毒装置及用该装置对饮用水进行消毒的方法,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装置及水处理方法,解决了用氯一次消毒副产物超标和对细菌的灭活不均匀以及持续时间短的问题。本装置在清水池6内还增设有水射枪5,在水泵3-2的输出端与调节阀2-3之间还增设有混合池9,混合池9上设有进氯口7和进氨口8,混合池9内还设有搅拌器10,混合池9的输入端与水泵3-2的输出端连接,混合池9的输出端与调节阀2-3的一端连接。方法:采用水射枪5投氯;向混合池9内注入氯与氨进行二级消毒;经二级消毒后的水进入管网11进行循环。本发明的优点: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和对微生物的控制更有效,提高了氯的快速、均匀灭菌效率,达到了高效、持久灭菌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762212A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200410051907.7
申请日:2004-10-18
Applicant: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01M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提供一种用二氧化氯对摇蚊幼虫的氧化去除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常规处理前的原水中预投二氧化氯的步骤,二氧化氯的加入量可根据要求摇蚊幼虫的死亡时间长短和二氧化氯的副产物及生产成本的关系来确定。上述二氧化氯的加入量的较好范围为每升原水中加入1.5~2.5mg,最佳量为2.0m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预投二氧化氯的水处理技术,利用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对摇蚊幼虫进行灭活,使其在后续的混凝、沉淀的过滤工艺中得到彻底有效的去除。采用预投二氧化氯的水处理技术比现行预投氯工艺在供水水质安全性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减少了致癌、致突变物质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709052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510010145.0
申请日:2005-07-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紫外光杀灭摇蚊幼虫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在水处理工艺中,采用化学方法去除原水中的摇蚊幼虫,存在杀灭率低,水处理工艺后的副产物含有致癌、致突变物质,影响饮用水的安全性问题。本发明使用波长为254nm的紫外光照射被处理的水,紫外光照射剂量为60~75mJ/cm2,将被处理的水中的摇蚊幼虫全部杀灭。本发明与采用化学方法的水处理工艺相比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不仅可减少致癌、致突变物质的产生,还可有效地控制摇蚊幼虫的生长和繁殖;本发明与其它的水处理工艺相比具有不产生毒副产物,操作安全、方便,还可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降低成本的优点,而且还可在助凝、除藻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557736A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200410013515.1
申请日:2004-0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臭氧与高锰酸钾联用氧化助凝方法,它涉及一种给水处理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在原水中投加臭氧和高锰酸钾两种氧化剂,臭氧投加量为0.1~3mg/l,高锰酸钾的投加量为0.1~1.5mg/l,或者用高锰酸钾与一种或几种药剂的混合物作为氧化剂代替单一的高锰酸钾,如聚合铝、硫酸铝、三氯化铝、三氯化铁、聚合硫酸铝、聚合氯化铝、高岭土、硅藻土等。本发明方法中投加高锰酸盐可以强化和催化臭氧氧化,提高对水中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藻类、有机物、氮类、消毒副产物前质等污染物的去除率都可以分别提高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207259323U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20818374.3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C02F9/14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卤代醛类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去除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混合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和待处理原水,对原水采用高锰酸钾和二氧化氯进行复合预氧化,去除所述原水中的一部分卤代醛类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加药混合池反应系统,以及用于利用填料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进一步去除经复合预氧化后的水中的卤代醛类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系统,所述加药混合池反应系统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系统通过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工艺组件布置紧凑、占地空间少,且各个工艺之间相互协调、功能互补,有效去除卤代醛类消毒副产物前体物,从而降低卤代醛类消毒副产物超标风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