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6308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433354.6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04B35/628 , C04B3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硅包覆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采用粉料‑溶液混合和球磨法结合的方式制备硅酸钠‑石墨烯悬浊液,然后采用真空干燥工艺成功获得硅酸钠‑石墨烯固体粉料,最终经过酸洗和热处理过程合成氧化硅包覆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利用氧化硅成功的调节了复合材料的阻抗匹配,氧化硅玻化层原位封闭石墨烯保证了吸波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本发明的合成工艺重复性好,成本低,环境友好,清洁无毒,易于大规模生产,并且制备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有利于高温条件下电磁波吸收,为理想的可实际应用的高温复合电磁吸波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396125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31011.3
申请日:2013-08-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04B35/58 , C04B38/06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硼碳氮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其以硼碳氮(BCN)有机先驱体为粘结剂,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聚丙烯腈纤维为骨架,制备成硼碳氮(BCN)有机先驱体-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复合体。该复合体在气氛烧结炉中,以3oC/min升至1400oC并保温1.5h。炉内采用N2气氛保护,烧结制成。本发明制备的BCN多孔陶瓷孔隙均匀、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优良的抗热震性、抗高温氧化性和高的比强度。适用于制作航天器耐高温部件、隔热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942931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87456.6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荧光效应的Eu-Sialon纳米带,其是将Si-Al-O-N-C粉末与Eu化物粉(铕化物粉)混合,Eu化物占混合粉料的体积百分比为0.1-2%;混合粉料置于石墨坩埚中,在高压氮气环境下,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在坩埚中得到Eu掺杂的Eu-Sialon纳米带。所得Eu-Sialon纳米带是新一代荧光转换材料,其具有极高的磷光密度和较好的高温量子效率,由Eu-Sialon纳米带组成的双色或者多色LED,具有高流明效率、高色稳定性、色温可调性、高显色指数等优良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924088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87457.0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04B35/599 , C04B35/622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ialon双晶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将Si-Al-O-N-C粉末与碳粉压制成圆环形预制块,在高压氮气环境下,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在圆环形预制块周围形成Sialon双晶纳米带,其厚度为10-800nm,宽度为0.1-10μm,长1-15mm。所得Sialon双晶纳米带具有其他纳米带不具备的独特性能和应用前景,比如优异的介电性能、导热性和机械强度。由于其在生长方向上具有独特的双晶结构,Sialon双晶纳米带可用于光转换,以及用于构建纳米光探测器件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139170B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710072597.0
申请日:2007-08-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3C10/04
Abstract: 以ZrO2为增强相的二硅酸锂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二硅酸锂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产品容易变形,二硅酸锂微晶玻璃力学性能较低的问题。本发明由二硅酸锂基础玻璃和氧化锆粉体组成。制备方法为一、按照原始玻璃的成分配比球磨;二、将烘干的原料放入刚玉坩埚中高温熔化;三、将玻璃熔液倒入蒸馏水中水淬成1~2mm玻璃颗粒;四、将水淬后的玻璃颗球磨得到玻璃粉末;五、取二硅酸锂玻璃粉末与氧化锆粉体以酒精为介质进行混合球磨;六、进行真空热压烧结后,即制备出以ZrO2为增强相的二硅酸锂微晶玻璃复合材料。本发明不易变形、生产周期短和成本低,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指标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1139170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710072597.0
申请日:2007-08-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3C10/04
Abstract: 以ZrO2为增强相的二硅酸锂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二硅酸锂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产品容易变形,二硅酸锂微晶玻璃力学性能较低的问题。本发明由二硅酸锂基础玻璃和氧化锆粉体组成。制备方法为一.按照原始玻璃的成分配比球磨;二.将烘干的原料放入刚玉坩埚中高温熔化;三.将玻璃熔液倒入蒸馏水中水淬成1~2mm玻璃颗粒;四.将水淬后的玻璃颗球磨得到玻璃粉末;五.取二硅酸锂玻璃粉末与氧化锆粉体以酒精为介质进行混合球磨;六.进行真空热压烧结后,即制备出以ZrO2为增强相的二硅酸锂微晶玻璃复合材料。本发明不易变形、生产周期短和成本低,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指标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778747A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200510010431.7
申请日:2005-10-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3/097
Abstract: 以Li2O-SiO2-P2O5为主要原料的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微晶玻璃析晶度低、力学性能差的问题。它由SiO2、Li2O、P2O5、ZnO、K2O、CaO为原料组成,各原料成分的含量为SiO2:60~75wt%、Li2O:15~18wt%、P2O5:2~11wt%、ZnO:2.5~3.5wt%、K2O:4~6.5wt%、CaO:1~1.5wt%。方法:1.将上述原料进行球磨、烘干;2.将经方法一的粉末放入坩埚中熔化;3.将经方法二获得的玻璃熔液经水淬成块状玻璃;4.将经方法三的玻璃球磨成粉末;5.将经方法四的粉末在热压烧结炉中,并以单轴施压,烧结后脱模并随炉冷却,即制备出二硅酸锂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本发明方法得到的主晶相为棒状的二硅酸锂晶体,该晶体的析晶度高,力学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8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34335.4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生成多种形貌碳化硅纳米结构增强碳泡沫超轻电磁吸收材料的制造方法,属于吸波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原位生成碳化硅纳米结构增强碳泡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氨酯a料、金属硅粉与聚氨酯b料混合,反应,得到含硅聚氨酯泡沫;将所述含硅聚氨酯泡沫放置在坩埚A中,然后将坩埚A放置在底部铺有碳粉的坩埚B中,然后继续在坩埚B中加入碳粉直至将坩埚A完全覆盖,再在碳粉上部依次平铺氧化铝粉a层、二氧化硅粉层、氧化铝粉b层,然后对所述坩埚B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原位生成碳化硅纳米结构增强碳泡沫。该材料超轻隔热,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吸波性能,为复合电磁吸波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396125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331011.3
申请日:2013-08-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04B35/58 , C04B38/06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硼碳氮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其以硼碳氮(BCN)有机先驱体为粘结剂,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聚丙烯腈纤维为骨架,制备成硼碳氮(BCN)有机先驱体-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复合体。该复合体在气氛烧结炉中,以3oC/min升至1400oC并保温1.5h。炉内采用N2气氛保护,烧结制成。本发明制备的BCN多孔陶瓷孔隙均匀、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优良的抗热震性、抗高温氧化性和高的比强度。适用于制作航天器耐高温部件、隔热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360041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307820.0
申请日:2013-07-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03C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二硅酸锂复合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以SiO2、Li2O、P2O5、ZnO、CaO、K2O和碳粉为原料,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为:SiO267.6~73.6%、Li2O16.9~18.7%、P2O52.3~5.3%、ZnO0.8~3.1%、CaO1.1~2.3%、K2O1.8~5.3%、碳粉0.2~0.9%;在1400oC-1500oC对上述氧化物组成的玻璃混合料进行晶化热处理,制成基础玻璃体,与碳粉混合球磨后通过热压烧结,高温脱模并随炉冷却,得到碳/二硅酸锂复合陶瓷材料。该材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好,其不同于其他二硅酸锂复合材料的地方在于它的耐磨损性能和自润滑性能较好,适于作为金刚石刀片和金刚石砂轮的修整材料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