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32911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1428338.7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比弦模型的两端固接边界拉索索力测量方法。本方法特征在于:根据拉索振动微分方程在两端固接约束条件下导出了无量纲参数代数约束方程。通过数值方法解得该方程在各频阶的数值解。经非线性回归得到各频阶的无量纲参数的模型参数,建立振动法索力估计方程。将拉索实测固有振动频率代入相应的频阶方程,经数值求解得到索力估计值。该方法给出了实际工程中常见的固有振动频率的前15阶频阶的索力估计方程,适用性强且精度较高。由于在导出代数约束方程时,将拉索频率与弦模型频率作比,故称本法基于比弦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7588879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0814091.6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索撑桥梁索群索力振动法测量等代铰接梁插值模型建立方法,属于振动法索力测量技术,旨在解决既有统计回归模型方法或等代铰接梁方法仅适用于单根拉索标定的局限性。通过建构插值函数,基于已标定的拉索模型等代铰接梁梁长,插值获得未标定的拉索模型。基于该方法可仅尽可能少地标定索支撑桥梁索群中的拉索,建立适用于索群的振动法索力测量模型。本发明基于半解析半统计的建模思想,充分利用现场实测信息,统过插值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测量效率。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用性和实用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08256141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307738.2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opula理论的主余震联合易损性分析方法,包括:选取主、余震地震记录形成主余震序列地震动;建立结构数值有限元分析模型;输入主余震序列地震动进行动力时程分析,选取最大变形和残余变形作为地震需求参数,基于分布条带法建立结构在主余震序列地震动作用下的概率需求模型;基于Copula理论,建立结构基于最大变形和残余变形的联合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建立结构主余震联合易损性函数;采用Monte Carlo模拟法,生成结构的主余震易损性曲面。本发明考虑主震和余震对结构的连续性冲击影响,并利用Copula理论将基于结构最大变形和基于结构残余变形的主余震易损性分析结果进行联合,能够全面定量化评价结构在主余震序列地震动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46699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530510.4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opula理论和BIC准则的主余震联合危险性分析方法,包括:通过选取主余震地震动记录形成主余震数据库;基于BIC准则建立主震和余震参数的最优边缘分布模型;基于主震和余震参数的经验分布和BIC准则,挑选最优Copula函数;基于Copula理论,建立主震和余震参数的最优联合分布,并得到主震和余震参数的Copula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基于Copula理论,建立余震参数的条件概率密度函数;生成余震参数的条件概率曲面,建立主余震联合危险性曲面。本发明考虑主震和余震之间的相关性,利用Copula理论将主震参数和余震参数边缘分布进行联合,能够全面定量化评价场地的主余震危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8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12562.0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对钢筋混凝土中立柱锈蚀的装置及锈蚀方法,属于混凝土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实验中其锈蚀装置的密封性要求高,导致其制作成本也相应增高的问题,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对钢筋混凝土中立柱锈蚀的装置,所述系统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介质循环容器、锈蚀组件、外部水管、水箱、直流电源、两个水泵和两根导线,本发明所用方法是利用氯化钠溶液循环装置使混凝土浸润在氯化钠溶液环境中,打开直流电源进行通电,通过透明保鲜膜观察锈蚀产物析出情况,直到达到目标锈蚀率为止。本发明主要用于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测试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立柱进行准确锈蚀。
-
公开(公告)号:CN10795736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307975.9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2 , G01N2203/0005 , G01N2203/0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试验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高度可调的柱构件实验连接装置,柱构件竖直设置,并与反力墙之间连接有水平动作器,柱构件由上端获取竖向压应力,柱构件底部一体设置有上定位块,上定位块下端设置有下定位块,下定位块固定在地梁上,上定位块由下定位块进行定位,上定位块的下端形成有第一凸齿部,下定位块的上端形成有与第一凸齿部咬合连接的第二凸齿部,上定位块与下定位块咬合后利用螺栓进行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上定位块便由下定位块进行支撑,以满足对实验的定位需求,上定位块与下定位块的连接为可拆卸式的,这样,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下定位块,便可以实现柱构件能在不同的竖直高度进行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54145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07073.5
申请日:2013-10-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4B1/98
Abstract: 一种采用纤维包裹约束的装配式防屈曲支撑的制造方法,它涉及一种防屈曲支撑的装配方法。本发明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焊接连接装配式防屈曲支撑存在对外包约束单元产生损伤,而且一旦焊接完成,外包单元不易分开,分开时也必将损坏外包单元的问题;现有采用螺栓连接组装的装配式防屈曲支撑构造复杂,加工制作精度要求高,构件装配难度大,且造价高的问题。方法:一、焊接加劲肋板;二、制备U型外套槽钢;三、U型外套槽钢焊接端板;四、制备内核单元木模;五、制备槽钢混凝土外包单元;六、内核单元无粘结处理;七、组装包裹,即完成采用纤维包裹约束的装配式防屈曲支撑。本发明主要用于采用纤维包裹约束的装配式防屈曲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2070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61048.5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G08G1/01
Abstract: 一种考虑路网储备容量的交通承载力计算方法,它属于城市交通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交通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复杂性高、时效低的问题。本发明考虑了路网储备容量,通过逐级加载方式将交通量加载到交通网络中,能够求得在满足路网中路段容量约束的条件下的路网最大交通承载力,而且本发明的计算方法对任意规模和任意形态结构的路网都适用,解决了现有交通承载力计算方法需要考虑路网规模和路网形态结构规划,不同的路网规模和路网形态需要采取不同的模型进行计算的问题,而且本发明提出的交通承载力计算方法是在交通分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易于操作计算,降低了计算的复杂性、提高了计算的时效。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交通承载力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35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1711309024.5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实验装置及方法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底座钢筋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装置,包括实验用的钢筋混凝土柱以及刚接固定装置,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的下端未设置底座且形成有刚接部;所述刚接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在地梁上,其包括千斤顶机构,所述千斤顶机构横向抵压住所述刚接部,使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的下端形成刚接状态。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钢筋混凝土方柱试件浇筑方便,省去了柱底座模版制作、钢筋笼制作、混凝土浇筑、养护等阶段,节省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用量;同时,由于是利用千斤顶来对钢筋混凝土来进行定位,所以可以重复使用,并且可以适配不同大小的柱构件,极大的节约了实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87845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809068.9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7/02
Abstract: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中区域性锈蚀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属于混凝土建筑锈蚀测试实验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进行锈蚀实验时由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积较大,在进行锈蚀需要很大尺寸的锈蚀池,占地区域较大,且在锈蚀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浸泡在水中,容易导致结构中的其他区域也进行锈蚀,无法保证实验结束后结构中其他区域刚度的问题,本发明所述装置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密封防护外罩组、N个不锈钢板、直流电源和Z根引出导线,N为正整数,Z为正整数,通过对钢筋混凝土中需要进行锈蚀的部分进行外罩护罩处理利用电锈蚀的原理对预设区域内的钢筋进行准确高效的锈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