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296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59879.X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5 , G06F111/06 , G06F113/26
Abstract: 光学薄膜材料光学常数反演优化方法及装置、半透明光学薄膜材料光学常数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光学性质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致采用椭偏测量无法得到半透明光学薄膜的光学常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光学薄膜材料光学常数检测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伪光学常数;步骤2:采集搜索范围内参数的初值,作为迭代参数;步骤3:采集迭代参数对应的入射偏振光波长和角度;步骤4:根据迭代参数和的波长和角度获得椭偏参数;步骤5:根据椭偏参数计算当前迭代参数的适应度;步骤6:判断适应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满足则输出当前迭代参数作为结果,不满足则返回并依次执行步骤2至步骤6。适合应用于探索半透明光学薄膜的光学常数。
-
公开(公告)号:CN10914243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45337.9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导热系数、热扩散率的瞬态体热源测量方法,本发明涉及导热系数、热扩散率的瞬态体热源测量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稳态法因需要增加热防护结构导致的结构复杂、装置体积较大,以及非稳态法如平面热源法测量模型中未能准确考虑加热探头形状、容积效应导致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具体过程为:一:建立不同热物性参数下加热探头过余温度‑时间数据库;二:基于一所建立的数据库,建立热物性参数与加热探头瞬态温升的机器学习模型;三:实验测量获取加热探头温升随时间的变化数据;四:结合二所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与三获得的加热探头温升随时间的变化数据,计算获得被测材料的导热系数与热扩散率。本发明用于材料热物性参数测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647780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610124876.6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多光谱微藻光合作用研究装置和进行微藻研究实验方法,涉及一种微藻光合作用研究装置和进行微藻研究实验方法。为了解决利用传统的器皿进行微藻光合作用研究时存在的工作量大、药剂消耗大的问题以及光照条件需要分别设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微流控芯片和分光装置,微流控芯片包括微藻流道、密封液流道、主流道和阵列单元;微藻流道与密封液流道共同连接主流道的一端,主流道中部设有阵列单元;阵列单元为若干个回路单元串联而成,串联的若干个回路单元呈阵列分布;回路单元包括上回路流道和下回路流道,上回路流道和下回路流道并联设置;下回路流道包括微型培养池和微型培养池末端的缩口。本发明适用于微藻光合作用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564778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24876.6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多光谱微藻光合作用研究装置和进行微藻研究实验方法,涉及一种微藻光合作用研究装置和进行微藻研究实验方法。为了解决利用传统的器皿进行微藻光合作用研究时存在的工作量大、药剂消耗大的问题以及光照条件需要分别设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微流控芯片和分光装置,微流控芯片包括微藻流道、密封液流道、主流道和阵列单元;微藻流道与密封液流道共同连接主流道的一端,主流道中部设有阵列单元;阵列单元为若干个回路单元串联而成,串联的若干个回路单元呈阵列分布;回路单元包括上回路流道和下回路流道,上回路流道和下回路流道并联设置;下回路流道包括微型培养池和微型培养池末端的缩口。本发明适用于微藻光合作用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9142434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1045337.9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导热系数、热扩散率的瞬态体热源测量方法,本发明涉及导热系数、热扩散率的瞬态体热源测量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稳态法因需要增加热防护结构导致的结构复杂、装置体积较大,以及非稳态法如平面热源法测量模型中未能准确考虑加热探头形状、容积效应导致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具体过程为:一:建立不同热物性参数下加热探头过余温度‑时间数据库;二:基于一所建立的数据库,建立热物性参数与加热探头瞬态温升的机器学习模型;三:实验测量获取加热探头温升随时间的变化数据;四:结合二所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与三获得的加热探头温升随时间的变化数据,计算获得被测材料的导热系数与热扩散率。本发明用于材料热物性参数测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345893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10607284.4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粒子散射相函数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本发明涉及粒子散射相函数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将探测器放置在透明容器外部时玻璃容器表面反射及内部界面多重反射的影响引起的测量误差大以及现有测量方法不能在悬浮颗粒样品量少的条件下准确获得其散射相函数的问题。过程为:一、实验测量盛装在透明圆形比色皿中的标准粒子系在不同散射角下的散射光强分布;二、得到不同散射角下标准粒子系散射相函数的修正系数;三、实验测量待测粒子系的散射光强分布,利用得到的标准粒子系散射相函数的修正系数去修正待测粒子系的散射光强分布,得到待测粒子系的散射相函数。本发明用于粒子散射相函数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614324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96252.3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25
Abstract: 一种微藻培养基光学常数及微藻光谱衰减系数的联合测量方法,本发明涉及培养基光学常数及光谱衰减系数的联合测量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方法测量时不能准确消除玻璃和界面产生的多次反射的影响以及忽略了比色皿玻璃的影响,产生较大偏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微藻培养基光学常数及微藻光谱衰减系数的联合测量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步骤一、建立了三层介质光线传输模型;步骤二、选择获得有效透射数据的微藻和培养基比色皿容器;步骤三、计算出培养基的光学常数;步骤四、得到微藻的衰减系数βp等步骤实现的。本发明应用于培养基光学常数及光谱衰减系数的联合测量方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