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空域信息传递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60481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578093.6

    申请日:2014-10-25

    Abstract: 光学系统空域信息传递分析方法,属于信息光学与光学系统成像性能分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二维物矩阵、像矩阵的一维化处理,二、二维光学系统空域信道矩阵的构建,三、光学系统空域信息传递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将信息论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光学系统空域成像性能分析,能够更客观地描述光学系统的信息传递规律。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二维的物矩阵、像矩阵进行一维化处理后,根据光学系统的点扩散函数(PSF)及物元素与像元素的对应关系写出二维光学系统空域信道矩阵,使像的计算方法由物与PSF的卷积运算转化为物向量与二维光学系统空域信道矩阵的乘积运算,从而实现将信息论应用于光学系统空域成像性能的评价。

    一种基于矩阵运算的光电成像系统点扩散函数的成像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71835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89939.X

    申请日:2015-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1/02 H04N17/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像矩阵运算的光电成像系统点扩散函数的成像测量方法,其步骤如下:第一步、通过光电成像系统实验测量已知二维靶标的像数据,从而获得二维物矩阵与像矩阵;第二步、根据光电成像系统空域成像原理求解光电系统的二维光强传输矩阵;第三步、利用卷积的交换律,进行适当的参量代换,将二维光强传输矩阵演化为二维物像映射矩阵;第四步、将二维物像映射矩阵进行求逆的数学计算,得到二维物像映射逆矩阵;第五步、将一维像向量乘以二维物像映射逆矩阵求得一维PSF向量,将一维PSF向量二维化得到二维PSF矩阵。本发明通过对已知物的成像数据进行测量,利用物、像矩阵的数学运算实现了CCD像素级分辨率的PSF求解,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精度高的优点。

    基于改进傅里叶变换的光学系统频域信息传递性能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02006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351397.9

    申请日:2014-07-23

    Abstract: 一种基于改进傅里叶变换的光学系统频域信息传递性能分析方法,属于傅里叶光学与光学系统成像性能分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第一步、改进傅里叶变换的表达式及各级光强谐波系数的求解;第二步、光学系统的成像积分方程及其频域信道矩阵的求解;第三步、光学系统信息传递性能参数的计算,根据这些信息参数来评价光学系统的信息传递性能。本发明提供的改进傅里叶分析方法将光强展开成零频与具有能量的非负光强谐波的线性组合,分析了新的光强展开方法下的光学系统成像规律,进而应用信息论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光学系统的信息传递性能。本发明对傅里叶光学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傅里叶光学的理论更完善,并实现了光学分析方法与信息论分析方法的结合。

    光学系统空域信息传递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60481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78093.6

    申请日:2014-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0 G01M11/02

    Abstract: 光学系统空域信息传递分析方法,属于信息光学与光学系统成像性能分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二维物矩阵、像矩阵的一维化处理,二、二维光学系统空域信道矩阵的构建,三、光学系统空域信息传递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将信息论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光学系统空域成像性能分析,能够更客观地描述光学系统的信息传递规律。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二维的物矩阵、像矩阵进行一维化处理后,根据光学系统的点扩散函数(PSF)及物元素与像元素的对应关系写出二维光学系统空域信道矩阵,使像的计算方法由物与PSF的卷积运算转化为物向量与二维光学系统空域信道矩阵的乘积运算,从而实现将信息论应用于光学系统空域成像性能的评价。

    一种基于超材料热辐射的红外场景生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8453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55772.0

    申请日:2025-02-12

    Inventor: 任智斌

    Abstract: 一种基于超材料热辐射的红外场景生成装置,涉及红外场景生成技术领域。由辐射单元阵列组成,每个辐射单元由像元、光纤探头、耦合器及输出光纤组成,像元由宽带超材料热辐射像素一、宽带超材料热辐射像素二、可调谐线状光谱超材料热辐射像素及可调谐窄带超材料热辐射像素组成,四个热辐射像素分别通过光纤探头与耦合器输入端连接,输出光纤与耦合器输出端连接。采用超材料热辐射像素能够更灵活地生成具有精细结构光谱的红外场景,有助于对提升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目标识别准确性和抗干扰特性起到促进作用。

    基于平面干涉光电成像系统的高速目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017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19429.0

    申请日:2025-01-24

    Inventor: 任智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面干涉光电成像系统的高速目标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设计平面干涉光电成像系统的参数;步骤二、计算平面干涉光电成像系统的频谱采集数据并分析其成像性能;步骤三、构建平面干涉光电成像系统的采样频谱的检测数据模型;步骤四、设计频空域目标检测算法;步骤五、比较分析频空域的目标检测速度,进而优化系统参数。本发明采用平面干涉光电成像系统采集到的观测场景的稀疏离散频谱构建数据模型来进行高速目标检测,具有可直接在频域进行目标检测、检测模型数据量小、目标检测速度快的优点。

    大口径二元光学薄膜主镜成像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353491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10960774.3

    申请日:2015-12-18

    Abstract: 一种大口径二元光学薄膜主镜成像系统,属于遥感光学系统设计与像质分析技术领域。所述大口径二元光学薄膜主镜成像系统由二元光学薄膜主镜、窄带滤光片和像面构成,光辐射由二元光学薄膜主镜收集并会聚到窄带滤光片表面,窄带滤光片的中心不透光区域遮挡主镜中心空洞部分的直接透射光,透光区域对主镜收集的全部光线进行窄带滤光,滤光后的光线照射到像面上被CCD接收形成电子图像数据。本发明的光学系统可用作太空望远镜以获得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本发明的二元光学主镜可采用薄膜材料加工,重量非常轻;二元光学薄膜主镜可以在卫星发射过程中保持折叠状态,发射到轨道后再展开成平面,对运载火箭的口径要求低。

    采用微透镜阵列作为扩束元件的四个干扰光路红外干扰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75922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059919.8

    申请日:2014-02-21

    Abstract: 采用微透镜阵列作为扩束元件的四个干扰光路红外干扰模拟系统,属于红外半实物仿真技术领域。所述红外干扰模拟系统沿光路方向依次包括干扰光路、复合物镜(5)、微透镜阵列(14)和准直物镜(8),干扰光路发出的平行光束经复合物镜(5)入射到微透镜阵列(14),经微透镜阵列(14)会聚后经准直物镜(8)准直供导引头接收。本发明采用微透镜阵列作为扩束元件时,入射到微透镜阵列前表面的干扰光束被进一步会聚,改变了光束的传播方向,扩大了光束的发散角。此时,干扰光线能够充满准直物镜,干扰光能收集效率大幅度提高。

    一种大像面内扫描分时成像光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483750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510008474.5

    申请日:2015-01-08

    Abstract: 一种大像面内扫描分时成像光学系统,属于遥感光学系统设计与像质分析技术领域。所述光学系统包括主镜、次镜、平面反射镜、三镜、内扫描镜和像面,在成像过程中,光学系统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状态,地面辐射的光线经过主镜收集并反射到次镜的表面,次镜将光线会聚到平面反射镜表面,平面反射镜将光线旋转90°后光线反射到三镜表面,三镜将光线会聚并反射到内扫描镜表面,内扫描镜将光线反射到像面供CCD接收。本发明提出的大像面内扫描分时成像光学系统仅采用了一个CCD在不丢失像面信息的情况下,实现了长0.530m、宽0.108m的光学像面的光电变换。与CCD拼接方法相比,具有采用的CCD数量少、不损失光学像面信息的优点。

    采用微透镜阵列作为扩束元件的四个干扰光路红外干扰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759222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59919.8

    申请日:2014-02-21

    Abstract: 用微透镜阵列作为扩束元件的四个干扰光路红外干扰模拟系统,属于红外半实物仿真技术领域。所述红外干扰模拟系统沿光路方向依次包括干扰光路、复合物镜(5)、微透镜阵列(14)和准直物镜(8),干扰光路发出的平行光束经复合物镜(5)入射到微透镜阵列(14),经微透镜阵列(14)会聚后经准直物镜(8)准直供导引头接收。本发明采用微透镜阵列作为扩束元件时,入射到微透镜阵列前表面的干扰光束被进一步会聚,改变了光束的传播方向,扩大了光束的发散角。此时,干扰光线能够充满准直物镜,干扰光能收集效率大幅度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