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型微生态水土保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5647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17516.7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一种仿生型微生态水土保持装置,本发明涉及仿生型微生态装置,本发明目的是为了改善存在水土流失问题的生态区域,构建水土保持系统,通过空气中取水,进行水资源的地下储存以提升水土保持的能力,包括仿生太阳能光伏叶片系统、仿生枝干聚湿系统、中央树洞系统、仿生树干系统、土壤冷凝取水系统、仿生根系系统和能源控制系统;仿生太阳能光伏叶片系统安装在仿生枝干聚湿系统上,仿生枝干聚湿系统安装在中央树洞系统上,中央树洞系统安装在仿生树干系统的顶端,土壤冷凝取水系统安装在仿生树干系统的底端,仿生根系系统与土壤冷凝取水系统连通,仿生太阳能光伏叶片系统、中央树洞系统和土壤冷凝取水系统与能源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属于仿生学领域。

    一种旋转切换型吸附式制冷/热泵空气调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40383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59952.9

    申请日:2022-09-22

    Abstract: 一种旋转切换型吸附式制冷/热泵空气调节系统,涉及低温及制冷工程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吸附式制冷系统属于昼夜间歇运行工况、较大的吸附床体积弱化了制冷剂传质及吸附床传热能效、对需要分散式供冷的区域适应性差、难以同时满足夏季供冷及冬季供热工况的问题。与传统固定床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相比,本发明提出了可旋转式环形主机系统,新的环形主机由两个相互独立的半环形分区组成,不同半环形分区可以通过旋转切换机构实现不同环形分区在吸附制冷和脱附再生工况之间的往复切换。这种新提出的可旋转式环形主机系统实现了一组主机系统的连续吸附‑脱附工作模式。本发明适用于低温及制冷工程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

    基于脉动热管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车载设备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5504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59041.7

    申请日:2022-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动热管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车载设备冷却装置,包括脉动热管和冷水环路,其中冷水环路包括一级冷却环路和二级冷却环路,一级冷却环路包括水冷板、水槽和循环水泵,水冷板与水槽连接,其间设置有循环水泵,二级冷却环路包括位于水槽内的换热器和温度传感器‑天线,换热器内部的冷却液来自于车载用热泵。本专利中,脉动热管的蒸发段、冷凝段和绝热段分别由硬塑料管、金属管和软管制作而成,并且其内部抽完真空后注入了一定量的工质。该脉动热管的蒸发段与副边线圈‑磁芯通过固定板连接;冷凝段与水冷板相连。冷水环路中水槽由电动汽车车载热泵进行冷却。本发明结构简单,所占体积小,可靠性高,有利于维护和更换。

    一种以原位同步调控活性炭纤维为载体的微波增强光催化氧化空气调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9570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811504276.8

    申请日:2018-12-10

    Inventor: 公绪金 董玉奇

    Abstract: 一种以原位同步调控活性炭纤维为载体的微波增强光催化氧化空气调节系统,涉及一种空气调节系统。本发明解决目前光催化氧化技术反应速率不高,空气净化质量和效率偏低,空调制冷效能受阻的问题。一种以原位同步调控活性炭纤维为载体的微波增强光催化氧化空气调节系统包括进气段、微电场吸附净化装置、微波增强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微臭氧发生装置、深度空气净化装置、预加热装置、空气冷却器装置、喷蒸汽加湿装置、再热装置、送风机装置及壳体。本发明用于一种以原位同步调控活性炭纤维为载体的微波增强光催化氧化空气调节系统。

    一种中心混合-同心圆扇形廊道网格絮凝-扇形斜管沉淀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15346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711160865.4

    申请日:2017-11-20

    Inventor: 公绪金

    Abstract: 一种中心混合‑同心圆扇形廊道网格絮凝‑扇形斜管沉淀一体化装置,它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城镇供水厂饮用水处理装置体积大,或处理水能力偏低的问题。一种中心混合‑同心圆扇形廊道网格絮凝‑扇形斜管沉淀一体化装置包括中心混合区、同心圆扇形廊道网格絮凝区、扇形廊道斜管沉淀区、投药系统、底部排泥集合槽、在线监测系统、一体化装置自动控制柜和原水送入系统;同心圆扇形廊道网格絮凝区由环形一级絮凝区和扇形二级絮凝区组成,环形一级絮凝区利用可拆卸廊道隔板等分,由扇形二级絮凝区和扇形廊道斜管沉淀区组成环形区域利用可拆卸廊道隔板等分。本发明装置可处理微污染地表水源水和地下水源水。

    生物降解与吸附协同效能的原位同步量化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1723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287436.3

    申请日:2017-12-07

    Inventor: 公绪金

    Abstract: 生物降解与吸附协同效能的原位同步量化试验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试验方法,它为了解决生物增强活性炭工艺中吸附与生物降解协同效能难以进行量化的问题。量化试验方法:一、复合功能菌液在桶型发酵罐中进行曝气发酵,发酵完成的复合功能菌液进入U型桥连生物增强活性炭水处理装置进行循环负载;二、原水经灭菌和预处理后分别进入U型桥连生物增强活性炭水处理装置和U型桥连活性炭吸附水处理装置中;三、对比U型桥连生物增强活性炭水处理装置进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累积去除量和U型桥连活性炭吸附水处理装置有机物含量的累积去除量。本发明的水处理试验方法能够实现对多样化运行模式下的生物降解与活性炭吸附协同效能的原位同步量化评价。

    一种中心混合-同心圆扇形廊道网格絮凝-扇形斜管沉淀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15346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160865.4

    申请日:2017-11-20

    Inventor: 公绪金

    Abstract: 一种中心混合-同心圆扇形廊道网格絮凝-扇形斜管沉淀一体化装置,它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城镇供水厂饮用水处理装置体积大,或处理水能力偏低的问题。一种中心混合-同心圆扇形廊道网格絮凝-扇形斜管沉淀一体化装置包括中心混合区、同心圆扇形廊道网格絮凝区、扇形廊道斜管沉淀区、投药系统、底部排泥集合槽、在线监测系统、一体化装置自动控制柜和原水送入系统;同心圆扇形廊道网格絮凝区由环形一级絮凝区和扇形二级絮凝区组成,环形一级絮凝区利用可拆卸廊道隔板等分,由扇形二级絮凝区和扇形廊道斜管沉淀区组成环形区域利用可拆卸廊道隔板等分。本发明装置可处理微污染地表水源水和地下水源水。

    吸收式与吸附式制冷机组耦合的跨季节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及数据中心冷量供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8226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97997.X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吸收式与吸附式制冷机组耦合的跨季节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及数据中心冷量供应方法,涉及一种跨季节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及数据中心冷量供应方法。本发明为了实现供冷量的高效调配以及节能,采用吸收式与吸附式制冷机组耦合的跨季节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及数据中心冷量供应方法通过高效利用各类余热资源,基于吸收式制冷机组与吸附式制冷机组的耦合,构建吸收式制冷机组保障最低冷负荷,吸附式制冰/低温冷冻水机组保障满负荷及超负荷运行所需的冷量调配,多余冷量通过深井储冷系统,实现冷量的跨季节蓄存,降低全年空调设备的能耗,以此降低数据中心能源效率值。

    一种基于吸附式机组调蓄的跨季节蓄冷系统、冷量储存方法和冷量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89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97994.6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一种基于吸附式机组调蓄的跨季节蓄冷系统、冷量储存方法和冷量应用方法,涉及一种跨季节蓄冷系统、冷量储存方法和冷量应用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跨季节蓄冷系统的冷量损耗大的问题。本发明基于吸附式机组调蓄的跨季节蓄冷系统由1#吸附式制冷机组、2#吸附式制冷机组、1#吸收式制冷机组、2#吸收式制冷机组、跨季节蓄存装置、板式换热器、分水器、集水器、土壤冷却盘管和空气换热器构成。本发明有效的蓄存了冬季冷量,实现了天然冷量的跨季节蓄存,降低了夏季空调机组的能源消耗,实现不可利用的余热废热转化为可利用可蓄存的能源,有效的二次利用工业废热,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与蓄存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