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47326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395963.6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深基坑中水平减渗帷幕形成用装置及其应用,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回灌井水驱机构,用于将水灌入基坑底部土层,并形成驱动渗流场,以驱动后续浆液的定向扩散运移;多个回灌井注入机构,用于向土层中灌入浆液;帷幕形成机构,用于向回灌井注入机构中提供浆液;所述的回灌井水驱机构包括内圈回灌井(15),所述的回灌井注入机构包括注入回灌井(23)和中心回灌井,所述的注入回灌井(23)分布在内圈回灌井(15)的外圈,所述的中心回灌井位于内圈回灌井(15)内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超深基坑的水平减渗帷幕的形成,对于目前技术无法施作水平帷幕的超深基坑实现良好隔水效果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44603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71257.4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水压隧道径向短井管三维流主动卸压控制系统,包括防水结构单元、三维流泄压单元和信息采集控制单元;防水结构单元包括注浆圈、隧道初衬、防水板和隧道二衬;三维流泄压单元包括环向集水管、径向流机构、轴向集水总管和引出管,环向集水管和轴向集水总管均设置于隧道初衬和防水板之间并相接,径向流机构一端伸出于注浆圈外,另一端与环向集水管相接,引出管一端与轴向集水总管连接,另一端伸入隧道内;信息采集控制单元包括设置于引出管上的水压监测装置、自动闸阀和数据处理中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高水压富水区修建的隧道减小注浆圈入口水头,达到卸压和减排的目标,对实现隧道排水工程绿色安全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56096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0363106.3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点降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钻孔扩底的球阀连接反树根状滤水管降水井及方法,该滤水管降水井包括钻孔和降水井,其中:钻孔底部具有钻孔扩底;降水井设置于钻孔内,具有井管和连接于井管下部的反树根状滤水管,反树根状滤水管位于钻孔扩底处,该反树根状滤水管由主滤管和连接于主滤管上并可相对于主滤管开合的多个支滤管组成,支滤管在张开时与主滤管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了滤管进水断面面积,改善了进水方式,有助于地下水从降水井中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05598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252910.1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2D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基坑疏干‑降压的内帘式混合井及工作方法和应用,该混合井包括排水井、升降隔水组件和充气加压组件,其中:排水井在土体含水层的位置处设有滤水管,滤水管的管壁上设有透水孔;升降隔水组件具有可在排水井内升降的隔水帘,隔水帘与排水井内壁之间隔有空隙;充气加压组件由包围于隔水帘外表面的充气膜以及用于为充气膜充气的充气机构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用于基坑降水工程,能够自由控制疏干‑降压排水井内不同深度处的地下含水层进行排水,使降水井可以一次开挖至基坑设计深度以下,从而可以减少井点布置,缩短降水工期,节省工程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473734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56020.8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夹岩稳定性监测系统及其方法,其中,该监测方法具体为:球形摄像机拍摄隧道初始全局图像;微波雷达对隧道初始全局图像进行标定,以布设八个虚拟监测点;激光测距仪测量八个监测点的初始定位距离;微波雷达跟踪八个监测点的位置数据;根据八个监测点位置数据的变化,激光测距仪对应跟随监测点发生角度转动,以分别测量八个监测点的实时定位距离;根据激光测距仪转动角度以及八个监测点的初始定位距离和实时定位距离,由计算机计算八个监测点的位移数据,基于中夹岩稳定性判据,判断得到中夹岩稳定性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构建监测体系,形成远程监测系统及方法,能够准确、全面整体地监测隧道结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0130377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84669.8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2D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基坑疏干-降压的内旋双板隔水式共用混合井及应用,该混合井包括排水井、隔水组件和充气加压组件,其中:排水井在土体含水层的位置处设有滤水管,滤水管的管壁上设有透水孔,且滤水管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隔水组件由扭转联动机构、隔水挡板和隔水气囊组成,隔水挡板具有与滤水管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扭转联动机构用于带动隔水挡板与滤水管通过螺纹连接,隔水气囊位于隔水挡板的下方;充气加压组件用于向隔水气囊内充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用于基坑降水工程,能够自由控制疏干-降压排水井内的地下含水层进行排水,使降水井可以一次开挖至基坑设计深度以下,从而可以减少井点布置,缩短降水工期,节省工程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3037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28887.X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2D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基坑疏干-降压的对孔转帘混合井及工作方法和应用,该混合井包括排水井、扭转联动单元、和充气加压组件,其中:排水井在土体含水层的位置处设有滤水管,滤水管具有透水孔;扭转联动单元由扭转组件和隔水帘组成,隔水帘呈筒状,内部设有多个可充气气囊,侧壁上开设有调节孔,隔水帘可在扭转组件的作用下在滤水管内转动,使调节孔与透水孔重合或错开,从而将透水孔关闭或打开;充气加压组件用于向可充气气囊内充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用于基坑降水工程,能够自由控制疏干-降压排水井内的地下含水层进行排水,使降水井可以一次开挖至基坑设计深度以下,从而可以减少井点布置,缩短降水工期,节省工程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41767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873419.8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区可调限量排放高水压力隧道压力的抗水压装置,包括防水结构单元、分区排水单元和信息采集控制单元;防水结构单元包括注浆圈、隧道初衬、防水板和隧道二衬;隧道抗水压段沿轴向方向分为若干分区,分区排水单元包括设置于每个分区的防水板边界处的环向遇水膨胀止水条、分布在每个分区的隧道初衬和防水板之间的多个纵向排水管以及分别用于将每个分区断面所有纵向排水管连接并将每个分区的隧道轴向蓄排水汇集排出的若干环向集水管;信息采集控制单元包括设置于各纵向排水管上的水压监测器、卸压阀和数据处理中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对隧道进行分区限量排水,既满足各段不同排水需求,又可实时监测水压,按需自动限量排水。
-
公开(公告)号:CN11304732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95963.6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深基坑中水平减渗帷幕形成用装置及其应用,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回灌井水驱机构,用于将水灌入基坑底部土层,并形成驱动渗流场,以驱动后续浆液的定向扩散运移;多个回灌井注入机构,用于向土层中灌入浆液;帷幕形成机构,用于向回灌井注入机构中提供浆液;所述的回灌井水驱机构包括内圈回灌井(15),所述的回灌井注入机构包括注入回灌井(23)和中心回灌井,所述的注入回灌井(23)分布在内圈回灌井(15)的外圈,所述的中心回灌井位于内圈回灌井(15)内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超深基坑的水平减渗帷幕的形成,对于目前技术无法施作水平帷幕的超深基坑实现良好隔水效果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727512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638076.9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21D20/00 , E21D21/00 , E21B47/002 , E21B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小净距隧道的超前探测、隔震与超前横向对拉锚杆系统,该系统用于超小净距隧道开挖,包括超前探测单元:在隧道先行洞开挖后,于隧道后行洞沿其侧壁轮廓纵向钻设的超前水平钻孔,以及用于通过超前水平钻孔识别围岩损伤情况的孔内电视探头;隔震与超前横向对拉锚杆单元:从隧道先行洞向隧道后行洞的超前水平钻孔钻设,并与超前水平钻孔形成交叉孔的横向锚杆钻孔,以及通过从隧道先行洞下入锚杆和预张锚头,在交叉孔处张开预张锚头,并施加预应力形成的对拉锚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较其他方法施工简单、造价低、且适用性强,不受地形条件以及总体线路线型的限制,对隧道工程有着重大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