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82309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33798.9
申请日:2013-12-02
Applicant: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可溶于第一液相溶剂的金属(M)源,并用该第一液相溶剂配置成金属离子(Mx+)溶液,所述金属元素M包括Mn、Co、Ni、Fe以及V中的一种或几种;选取碳酸锂作为沉淀剂,配置成碳酸锂悬浊液;将所述金属离子溶液加入到所述碳酸锂悬浊液中形成混合溶液进行沉淀反应,得到碳酸盐沉淀物;分离并干燥所述碳酸盐沉淀物;以及将所述碳酸盐沉淀物与锂源均匀混合后进行烧结,即获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30398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78565.1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G51/04
Abstract: 高压实钴酸锂前驱体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将钴盐加水配制成钴溶液;将碳酸氢铵加入到反应釜中配制成碳酸氢铵溶液,钴溶液通过计量泵通入反应釜中进行沉淀,得晶种溶液,再加入去离子水,然后加入碳酸氢铵,配制得到混合溶液,钴溶液通过计量泵通入反应釜中进行沉淀;沉淀完成后将反应釜中的物料转至陈化槽,打至板框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用去离子水加压洗涤碳酸钴pH值小于8为止,干燥得到松比≥1.0g/cm3碳酸钴,煅烧后得到高压实钴酸锂前驱体,即为高振实类球形四氧化三钴。采用控制结晶技术,合成高致密、类球形、粒度分布窄四氧化三钴,可以控制前驱体的形貌、粒度分布、振实密度,达到改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267727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110191242.X
申请日:2011-07-08
Applicant: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1391 , C01G45/12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振实球形锰酸锂前驱体制备方法,将锰盐溶液与碱性水溶液、沉淀剂在反应釜中,采用控制结晶法,稳定控制合成工艺参数,合成球形或类球形锰酸锂正极材料前驱体,化学式为MnCO3,加去离子水过滤,洗涤干燥制得锰酸锂正极材料前驱体,呈球形或类球形,粒度分布狭窄,D50为5~50µm,振实密度≥2.10g/cm3,Mn含量≥47.0%。本发明提高了锰酸锂正极材料加工性能、振实密度、克服材料容量和稳定性缺陷,通过控制前驱体形貌和粒径,达到控制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物化性能,提高材料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69137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72933.7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尖晶石或层状结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液相制备方法。将CO2气体通入锂化合物、金属M化合物、掺杂元素M’化合物的混合溶液。Li、M、M’与CO2在溶液中发生系列化学反应,合成球形Li-MM’-O氧化物前驱体,最后经热处理得到尖晶石或层状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实现了Li、M、M’在原子级水平的均匀混合,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各元素的摩尔浓度和反应温度、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控制生成产物为球形(1)尖晶石结构的LiM2-XM’X+ZO4-Z;或(2)层状结构的LiM1-XM’X+ZO2-Z;或(3)层状富锂的Li1+X(M1-YMY’)1-X+ZO2-Z。本发明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优化材料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682309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310633798.9
申请日:2013-12-02
Applicant: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可溶于第一液相溶剂的金属(M)源,并用该第一液相溶剂配置成金属离子(Mx+)溶液,所述金属元素M包括Mn、Co、Ni、Fe以及V中的一种或几种;选取碳酸锂作为沉淀剂,配置成碳酸锂悬浊液;将所述金属离子溶液加入到所述碳酸锂悬浊液中形成混合溶液进行沉淀反应,得到碳酸盐沉淀物;分离并干燥所述碳酸盐沉淀物;以及将所述碳酸盐沉淀物与锂源均匀混合后进行烧结,即获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30398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10278565.1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G51/04
Abstract: 高压实钴酸锂前驱体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将钴盐加水配制成钴溶液;将碳酸氢铵加入到反应釜中配制成碳酸氢铵溶液,钴溶液通过计量泵通入反应釜中进行沉淀,得晶种溶液,再加入去离子水,然后加入碳酸氢铵,配制得到混合溶液,钴溶液通过计量泵通入反应釜中进行沉淀;沉淀完成后将反应釜中的物料转至陈化槽,打至板框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用去离子水加压洗涤碳酸钴pH值小于8为止,干燥得到松比≥1.0g/cm3碳酸钴,煅烧后得到高压实钴酸锂前驱体,即为高振实类球形四氧化三钴。采用控制结晶技术,合成高致密、类球形、粒度分布窄四氧化三钴,可以控制前驱体的形貌、粒度分布、振实密度,达到改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68231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33884.X
申请日:2013-12-02
Applicant: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可溶于第一液相溶剂的金属(M)源,并用该第一液相溶剂配置成金属离子(Mx+)溶液,所述金属源中的金属元素M包括Mn、Co、Ni、Fe以及V中的一种或几种;选取碳酸锂作为沉淀剂,配置成碳酸锂溶液或碳酸锂悬浊液;将所述金属离子溶液和所述碳酸锂溶液或碳酸锂悬浊液并流进入反应釜形成混合溶液进行沉淀反应,并通过调节所述金属离子溶液的流量和所述碳酸锂溶液或碳酸锂悬浊液的流量调节所述混合溶液的pH值,得到碳酸盐沉淀物;以及将所述碳酸盐沉淀物与锂源均匀混合后进行烧结,即获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474637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88227.3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B82Y30/00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包括:多个富锂正极材料颗粒,其中,每个富锂正极材料颗粒表面均匀包覆一层纳米化合物,且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振实密度大于2.0g/cm3。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富锂正极材料和纳米化合物混合得到一混合粉体;以及通过一容器内壁与一压头曲面周期性挤压和剪切该混合粉体,使纳米化合物均匀包覆于富锂正极材料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1607885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810072202.1
申请日:2008-11-20
Applicant: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松比草酸钴的工业生产方法,将草酸溶液加入预热好的钴盐溶液中,草酸过量1~20%,控制沉淀时间为1~30分钟;加料过程中需要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搅拌速度为20~200转/分;然后再用氨水调整终点pH至1.0~5.0,调整pH过程需要在搅拌条件下进行,过程控制在1~30分钟;pH调整到终点后陈化一段时间,控制在1~30分钟内,得到低松比草酸钴产品。本方法使草酸松比轻松达到0.20g/cm3以下,且易过滤洗涤,烘干后产品松散易过筛,操作简便,产量大,工艺流程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1613129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810072201.7
申请日:2008-11-20
Applicant: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G4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废钨回收钨酸钠中除铬的方法,废钨经过硝石熔炼浸出得到碱性粗钨酸钠溶液,在碱性条件,将钨酸钠溶液保温60~90℃,按10m3:10~50kg比例加入适量沉淀剂,然后在搅拌条件进行加热保温发生沉淀反应,反应过程中保证钨酸钠溶液pH>8.0,搅拌保温2~10小时,最后通过过滤的方式过滤掉反应生成的铬渣沉淀,得到合格的高纯钨酸钠溶液。此方法操作简便,处理量大,工艺流程简单,除铬率高达99%以上,钨损失小于0.1%,投入成本低,适用工业化生产,可以有效地除掉钨酸钠溶液中的杂质元素铬,满足高品质的钨产品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