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空气净化过滤器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63736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172624.7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便携式空气净化过滤器,包括壳体;包括具有内部室的包围件,具有接纳环境空气的外部空气入口和过滤后空气端口;包括适于更换的滤片的滤芯;包括将空气吸入包围件并通过滤芯的风扇;以及适于贴合到用户的鼻和嘴上的面罩,面罩与壳体由柔性管体连接。该过滤器结构简单,便于随身携带能阻止空气中悬浮颗粒尤其是PM2.5,以及流行性传染病毒等有害物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效果明显,佩戴和使用也较为舒适,尤其适合老人、小孩以及长时间在城市户外工作的人群。

    一种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73725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65689.8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步骤是提供一反应器,在反应器进出口两端相对设置一对电极;提供金属箔的衬底,将衬底放入反应器中,通入H2,升温至500-1000℃对衬底进行还原处理;通入含有碳源的气体和载气至反应器,电极两端施加电压,电极通过电容耦合等离子体放电方式电离碳源气体,放电时间1-30分钟;放电结束后反应器冷却至室温,获得石墨烯材料,材料生长温度较低,石墨烯形貌可控,均匀性较好,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产品性能稳定。

    一种核能和生物质能联合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34478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83507.X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核能和生物质能联合系统及方法,涉及核电领域。所述核能和生物质能联合系统,包括核能子系统和生物质能子系统;核能子系统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反应堆、高温换热器、蒸汽发生器和主泵,主泵连接反应堆,蒸汽发生器首尾依次连接蒸汽轮机、低温换热器、冷凝器和二回路泵;生物质能子系统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生物质气化反应器、水洗塔、重整塔、费托合成塔、精炼塔和精馏塔;高温换热器和所述重整塔相连接,低温换热器和所述精炼塔相连接;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重复核能子循环和生物质能子循环,通过能量分配,对高温气冷堆和生物质制备液体燃料进行耦合。可产生清洁的电力和液体燃料,一体化电力和液体燃料的需求。

    负载型碱金属生物柴油合成反应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00348314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610034182.X

    申请日:2006-03-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Abstract: 负载型碱金属生物柴油合成反应催化剂,涉及一种催化剂,提供一种能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促进脂肪酸酯的交换反应高效进行,工艺简单,成本低的负载型碱金属生物柴油合成反应催化剂。其组成为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氧化物,或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碱金属盐或碱金属氢氧化物含量为总量的5%~40%,碱土金属氧化物含量为60%~95%,碱金属为Li,Na,K;碱土金属氧化物为CaO,SrO,BaO,碱金属盐为LiNO3,NaNO3,KNO3,碱金属氢氧化物为LiOH,NaOH,KOH。制备时将碱土金属氧化物载体浸没于碱金属盐或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水溶液中,陈化浸渍后加热蒸干溶剂,所得聚粉体烘干研碎。

    负载型碱金属生物柴油合成反应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830550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610034182.X

    申请日:2006-03-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Abstract: 负载型碱金属生物柴油合成反应催化剂,涉及一种催化剂,提供一种能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促进脂肪酸酯的交换反应高效进行,工艺简单,成本低的负载型碱金属生物柴油合成反应催化剂。其组成包括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氧化物,或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碱金属盐或碱金属氢氧化物含量为总量的5%~40%,碱土金属氧化物含量为60%~95%,碱金属为Li,Na,K;碱土金属氧化物为CaO,SrO,BaO,碱金属盐为LiNO3,NaNO3,KNO3,碱金属氢氧化物为LiOH,NaOH,KOH。制备时将碱土金属氧化物载体浸没于碱金属可溶盐或可溶碱的水溶液中,陈化浸渍后加热蒸干溶剂,所得聚粉体烘干研碎。

    物镜、光学成像设备、光学系统以及光学系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00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879955.4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镜、光学成像设备、光学系统以及光学系统检测方法,涉及光学检测领域,用以优化物镜的结构。物镜包括壳体以及光学聚焦组件。壳体具有内腔,内腔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光学聚焦组件,安装于内腔中,光学聚焦组件的焦点位于第二开口处,光学聚焦组件被构造为使得经由第一开口进入到壳体内的光线聚焦于焦点处。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物镜,其具有壳体和光学聚焦组件,光学聚焦组件基于反射原理、折射原理中的一种实现光线聚焦,激发角度的范围可以很大,以满足不同需求样品的激发需求。

    一种光照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125275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1140082.9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在电解系统中生产氧化石墨烯(或卤化石墨烯)材料的方法,该方法中,电解系统包括:工作电极,工作电极含有石墨和/或无定型碳;对电极,对电极为导电体;和电解液,电解液为含有羧基(或卤素离子)的导电溶液;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石墨和/或无定型碳在电解的作用下被剥离,产生氧化石墨烯材料;其中,在施加电压前和/或施加电压的过程中,对电解系统施加光照。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装置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447485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43597.9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锅炉或燃机产生的烟气用水喷淋处理,使烟气降温;2)将降温后的烟气与氨气混合,再同时经过紫外线照射和电子束辐照进行脱硫脱硝。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同时进行脱硫和脱硝反应,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设备和运行投入。由于紫外线发生器较为廉价易得,所以在辐照反应器中增加紫外线发生器可进一步降低电子束发生装置的功率要求,从而可以显著降低电子束发生装置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上述方法的装置及其用途。

    风力发电系统及风力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3506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0631873.0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具有设置成圆周排列的多个风力发电装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导电元件、第二导电元件和柔性摩擦层,所述柔性摩擦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设置成夹角;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具有第一摩擦面,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具有第二摩擦面;所述柔性摩擦层在风力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一摩擦面和/或所述第二摩擦面接触和分离以产生感应电流。该系统中的多个风力发电装置设置成圆周排列,具有较佳的迎风面,因此提升了风能的利用效率,并且节省了风力发电系统的空间尺寸。

    燃气轮机联合系统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00736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710432022.9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燃气轮机联合系统,包括燃气轮机、低温回收装置和余热回收装置。该燃气轮机包括液氨供给装置、压缩机、燃烧室和涡轮,该液氨供给装置能为燃烧室供应氨,该压缩机压缩包含空气的气体并供给到燃烧室,通过燃烧室燃烧产生的排气推动涡轮运转。该低温回收装置连接在液氨供给装置和燃烧室之间,该液氨通过低温回收装置变化为气态氨,该低温回收装置回收液氨气化的冷量。该燃烧室内包含有通入的气态氨与空气的气体混合燃烧,该燃烧室的排气推动涡轮运转并由排气通路排出;该余热回收装置设置在排气通路上以收集排气热量。它具有如下优点:能够输出动力,能回收排气余热和/或回收液氨气化产生的气化潜热以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