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8883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510020103.9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海洋观赏鱼类开口饵料桡足类的培育方法,涉及一种生物饵料培养。1)采集桡足类,观察具有卵囊的桡足类,测定其体长,并进行种类鉴定,获得新纺锤水蚤,其成熟个体体长680~740μm,隶属于哲水蚤目、纺锤水蚤科、纺锤水蚤属;2)将新纺锤水蚤接种培养在容器内,体长分布为:无节幼体60~230μm,桡足幼体310~640μm,作为海洋鱼类的开口生物饵料;3)将步骤2)培养获得的新纺锤水蚤放入水槽内继续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投喂饵料,每天虹吸出残饵粪便,同时收集一部分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作为海水观赏鱼的开口饵料,并添加饵料,连续培养1个月后换水。可以使新纺锤水蚤的培养密度达到2,000个体/L。
-
公开(公告)号:CN102763616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294674.8
申请日:2012-07-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抑制青蟹自相残杀的方法,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方法。在仔蟹至扣蟹养殖阶段,每天投喂抑制饵料,抑制饵料由抑制剂和饵料组成,抑制剂为L-色氨酸,饵料为青蟹人工配合饵料或天然饵料。或在扣蟹至成品蟹养殖阶段,在蜕皮前5天至蜕皮当天中的每天投喂抑制饵料,抑制饵料由抑制剂和饵料组成,抑制剂为L-色氨酸,饵料为青蟹人工配合饵料或天然饵料。或在仔蟹至扣蟹养殖阶段,每天投喂抑制饵料,抑制饵料由抑制剂和饵料组成,抑制剂为L-色氨酸,饵料为青蟹人工配合饵料或天然饵料;在扣蟹至成品蟹养殖阶段,在蜕皮前5天至蜕皮当天中的每天投喂抑制饵料,抑制饵料由抑制剂和饵料组成,抑制剂为L-色氨酸,饵料为青蟹人工配合饵料或天然饵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990850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0910112400.0
申请日:2009-08-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青蟹苗种的分级培育及移苗方法,涉及青蟹养殖方法。提供一种青蟹苗种的分级培育及移苗方法。将蚤状幼体放在培育池中进行培养,培养12~18天后,将幼体转移到大眼幼体培育池进一步培育;大眼幼体培育池的面积为100~300m2,在大眼幼体培育池中培育藻类、丰年虫、桡足类等生物饵料;择第五期蚤状幼体的最后一天,或是大眼幼体的第一天进行移苗;控制大眼幼体放养密度为1000~2000只/m3;或放养第五期蚤状幼体,放养密度2000~4000只/m3,大眼幼体培育池的水温24~32℃,盐度15‰~26‰,经过4~8天,将大眼幼体转移到仔蟹培育池;仔蟹培育池面积0.5~3亩,水温26~33℃,盐度10‰~20‰。
-
公开(公告)号:CN101946739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010502821.7
申请日:2010-10-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软壳青蟹人工培育方法,涉及一种青蟹养殖方法。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获得软壳蟹和提高软壳蟹存活率的软壳青蟹人工培育方法。将青蟹分为3大类:挑选第1和第2类青蟹作为软壳蟹的培育对象;将第1类青蟹单只放入一个蟹笼里,3~5个蟹笼叠在一起绑成一组,成组放养在培育池中进行集中培育;培育期间,每天将整组蟹笼移入添加天然脱壳素的黑桶或小池中浸泡;然后将青蟹移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浸泡消毒并促进钙质吸收和脱壳,浸泡后将青蟹重新放养到原来的培育池;将刚脱壳的青蟹及时挑选转移出来,进行低温麻痹鲜活保存或冷冻保存;第2类青蟹群体混养在一个培育池内,待第2类青蟹的脱壳周期进入第1类青蟹状态,将青蟹挑选移入蟹笼,培育成为软壳蟹。
-
公开(公告)号:CN102763616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94674.8
申请日:2012-07-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抑制青蟹自相残杀的方法,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方法。在仔蟹至扣蟹养殖阶段,每天投喂抑制饵料,抑制饵料由抑制剂和饵料组成,抑制剂为L-色氨酸,饵料为青蟹人工配合饵料或天然饵料。或在扣蟹至成品蟹养殖阶段,在蜕皮前5天至蜕皮当天中的每天投喂抑制饵料,抑制饵料由抑制剂和饵料组成,抑制剂为L-色氨酸,饵料为青蟹人工配合饵料或天然饵料。或在仔蟹至扣蟹养殖阶段,每天投喂抑制饵料,抑制饵料由抑制剂和饵料组成,抑制剂为L-色氨酸,饵料为青蟹人工配合饵料或天然饵料;在扣蟹至成品蟹养殖阶段,在蜕皮前5天至蜕皮当天中的每天投喂抑制饵料,抑制饵料由抑制剂和饵料组成,抑制剂为L-色氨酸,饵料为青蟹人工配合饵料或天然饵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990850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10112400.0
申请日:2009-08-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青蟹苗种的分级培育及移苗方法,涉及青蟹养殖方法。提供一种青蟹苗种的分级培育及移苗方法。将蚤状幼体放在培育池中进行培养,培养12~18天后,将幼体转移到大眼幼体培育池进一步培育;大眼幼体培育池的面积为100~300m2,在大眼幼体培育池中培育藻类、丰年虫、桡足类等生物饵料;择第五期蚤状幼体的最后一天,或是大眼幼体的第一天进行移苗;控制大眼幼体放养密度为1000~2000只/m3;或放养第五期蚤状幼体,放养密度2000~4000只/m3,大眼幼体培育池的水温24~32℃,盐度15‰~26‰,经过4~8天,将大眼幼体转移到仔蟹培育池;仔蟹培育池面积0.5~3亩,水温26~33℃,盐度10‰~20‰。
-
公开(公告)号:CN101773090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116047.6
申请日:2010-0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促进青蟹卵巢成熟和抱卵的方法,涉及一种青蟹养殖方法。提供一种促进青蟹卵巢成熟和抱卵的方法。配制红色素聚集激素溶液;每只青蟹至少注射1次红色素聚集激素溶液。根据青蟹生殖神经内分泌调控机理,特别是针对青蟹卵黄发生的中、晚期阶段和卵巢成熟期,根据青蟹的体重和发育阶段,应用红色素聚集激素有效促进青蟹卵巢成熟和抱卵的方法,建立了一种促进青蟹卵巢成熟和抱卵的方法,进一步完善了青蟹人工育苗技术。与现有的青蟹卵巢成熟和抱卵的调控方法相比,应用了神经内分泌因子的高效性,具有缩短卵巢成熟期、可以有计划地安排青蟹抱卵时序、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228850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710009875.8
申请日:2007-11-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年两茬青蟹养殖方法,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方法。提供一种可一年两茬青蟹养殖的一年两茬青蟹养殖方法。第一茬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放养春苗,养殖到当年9-10月份收成;或者于5-6月份放养夏苗,养殖到当年10-11月份收成。第二茬于9-11月份开始放养秋苗,养殖到次年2-5月份收成。清塘:放养前用生石灰、漂白粉等中的一种清塘;水质:溶解氧至少3mg/L,水温18~25℃,盐度10~30,pH8.0~8.5,透明度20~25cm;放养密度:春、夏苗1000~2000只/亩,秋苗3000~5000只/亩;饵料为小杂鱼虾和低值带壳贝类等鲜活饵料,分早晚2次投饵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040607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08830.9
申请日:2007-04-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青蟹淡化养殖方法,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在低盐度水域养殖青蟹的方法。提供一种淡化养殖青蟹的方法,以拓展青蟹养殖新领域和推动青蟹养殖业发展。其步骤如下:苗种来源:经过淡化培育,能够适应盐度2~10低盐生活的仔蟹;蟹池要求:在池内放置隐蔽物,用于增加青蟹隐藏和活动栖息的空间,分散青蟹,减少相遇,提高养殖成活率;水质条件:养殖期间,水温为18~30℃,盐度2~15;苗种投放:青蟹放养密度为300~1800只/亩;饵料:小杂鱼虾和贝类,每日分2~4次投喂。具有养殖成活率较高和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961658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35252.0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青蟹蟹苗淡化培育方法,涉及一种青蟹养殖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逐级降低培育池水盐度,培育低盐度蟹苗的方法。提供一种适应低盐度生活的蟹苗淡化培育方法。在培育池内投放遮蔽物,大眼幼体放养密度为2000~5000尾/m2,投喂饲料每日投喂至少2次,整个培育过程连续充气;池水初始盐度为22~26,蟹苗淡化从大眼幼体的第2天开始,每日换水和添加淡水至少1次,淡化时间为7~15天,经过逐步淡化,池水盐度最低降到4~12。建立了青蟹蟹苗淡化培育模式,淡化培育出来的第1~3期仔蟹存活率达60%以上,培育出来的低盐度蟹苗(第1~3期仔蟹)能够适应盐度5~12的低盐生活,对于青蟹养殖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