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渣自保护硬面堆焊药芯焊丝

    公开(公告)号:CN102873474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185313.X

    申请日:2012-06-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渣自保护硬面堆焊药芯焊丝,由低碳钢钢带和药芯组成,其特征是药芯的组分按质量百分数为:高碳铬铁75-90%;锰铁3.5-5.5%;硅铁1-4.0%;石墨2.5-4%;TiO20.2-2%;氟化物0.2-2%;碳酸盐0-1%;铝镁合金粉0.2-2%;其余为铁粉。本发明能在不降低现有的堆焊层硬度以及耐磨性的同时达到降低药芯焊丝成本的目的,其焊丝能在焊道表面形成微渣,并喷水之后自动脱落,从而减少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铜类耐高温抗菌剂、抗菌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8623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1119945.1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机抗菌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类耐高温抗菌剂、抗菌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静电吸附和羟基作用原理,将Cu2+负载至管状埃洛石的外表面获得铜类耐高温抗菌剂,进而获得相应抗菌釉料和抗菌陶瓷。本发明涉及的铜类耐高温抗菌剂具有强抑菌广谱抗菌功效,经检测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菌株的抗菌率均>99%,且高温煅烧(>1100℃)后,抗菌率仍>99%。此外,本发明抗菌陶瓷抗菌性能优异,且不易变色,不受光照条件限制,抗菌活性元素稳固性好,可持久发挥抗菌效果。同时,本发明方法的原材料无需任何处理,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安全环保,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市场前景广阔。

    一种评估湖泊沉积物是否适宜沉水植物锚定和生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1233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097276.2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估湖泊沉积物是否适宜沉水植物锚定和生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内径大于5cm的柱状采泥器采集湖泊待恢复区域的原位柱状沉积物;S2、选择拟恢复的沉水植物繁殖体种植于沉积物中;S3、将固定沉积物柱的不锈钢钢架置于无遮挡的户外空旷地的容器中,容器中水深保持在1‑1.2m;S4、培养周期为4‑8周,期间连续观测植物生长情况;S5、对于能够生长的植物,在收获时测定其锚定力;S6、判断沉水植物是否能在待恢复水域稳定定植。该方法用柱状采泥器采集柱状沉积物培养沉水植物,而不是配置沉积物或者用抓斗采泥器采集沉积物,可以避免对沉积物的扰动,因而能够更准确的反映湖泊沉积物与植物生长和锚定的关系。

    一种纳米镍颗粒分散于二氧化铈修饰的管状四氧化三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191252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1173042.7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镍颗粒分散于二氧化铈修饰的管状四氧化三钴催化剂(Ni/CeO2@Co3O4 tube)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含:有机热解法制备纳米镍颗粒,水热法制备管状Co3O4的前驱体,高温煅烧、浸渍、干燥等过程得到目标催化剂。所述的镍基催化剂活性金属Ni的含量在0.01~20%,CeO2的含量约为10~30%,比表面积在25‑80m2/g,孔径在5‑50nm,催化剂载体为管状Co3O4。本方法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管状CeO2@Co3O4载体,增强了载体对于CO2的吸附,提高转化率的同时,降低了最佳活性温度。稳定的纳米镍颗粒,缓解了其在高温易团聚的问题。该催化剂形貌可控,高效稳定,非常适合于CO2加氢的反应中。

    元素改性BEA/MOR共晶分子筛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7009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244459.6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nventor: 张荣斌 张萌 冯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元素改性BEA/MOR共晶分子筛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元素改性BEA/MOR共晶分子筛复合催化剂以BEA/MOR共晶分子筛为载体,首先采用双模板剂法与水热法结合制备出BEA/MOR共晶分子筛载体,然后将至少含有活性金属Pd、Pt、Rh、Co、Cu、Ni、Au和Fe其中一种元素的溶液通过等体积浸渍法负载在催化剂载体上,并经过烘干、焙烧等过程制备成相应的双金属分子筛复合催化剂。本发明所述的元素改性BEA/MOR共晶分子筛复合催化剂活性金属的含量占质量比为0.001%‑20%,共晶分子筛材料的含量占物质的量比为70%‑99%,其中Si/Al原子比在1‑100,比表面积在450‑650m2/g,孔容在0.08‑3.00cm3/g。该方案较好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该催化剂可用于催化加氢反应中。

    一种激光诱导含能工质热分解的可控爆炸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296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646896.4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nventor: 付艳恕 周菀 张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诱导含能工质热分解的可控爆炸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设置一个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基板、薄片或膜状的金属复板、含能工质盒,所述基板与复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含能工质盒为四个侧面组成的框形结构;b.在含能工质盒中填充含能工质,所述含能工质覆盖于复板的上表面;c.将激光聚焦能量作用于含能工质,诱导含能工质迅速发生热分解以应,产生冲击波,从而驱动复板朝向基板高速运动,形成基、复板间按照激光的轨迹进行高速的碰撞实现焊接。本发明可实现薄片(膜)复板与基体非完整性面-面、线-线焊接,为蜂窝结构、层间导电增强纳米线、电子封装界面间的基体与薄片(膜)连接提供方案。

    一种高强高导电铜-稀土合金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905082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610019238.4

    申请日:2006-05-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导电铜-稀土合金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合金各成分的按质量比为:铜∶铬∶钕为97.6-98.8∶0.4-1.1∶0.02-0.08。本发明制备工艺包括合金的熔铸工艺、合金熔铸后的处理工艺,合金熔铸后的处理工艺中直接对合金铸锭冷轧,再进行时效处理。本发明所述制备工艺在合金熔铸时,直接添加纯金属Cr颗粒,浇铸温度为1100℃-1250℃。本发明合金材料具有以下特点:抗拉强度为470-510MPa,延伸率为12-15%,导电率为88-91%IACS,软化温度为510-540℃。本发明合金的熔铸技术不仅简化工艺,减少偏析,而且有利于合金成分的精确控制。本发明合金制备工艺简单,性能优异,可广泛适用于电子工业和机械行业等要求高导高强以及较高工作温度下使用的场合,尤其适用于要求高强高导及良好加工性能的微电子行业。

    一种无粘接剂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643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20685.1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粘接剂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电池极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活性材料、导电剂与碳包覆剂在液体环境中球磨混合制得混合浆料;将混合浆料涂布在集流体上干燥制得极片前体;将极片前体在300℃‑700℃、保护气氛中煅烧后制得无粘接剂电池极片。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工艺成本低、对环境友好,且无需使用复杂设备,安全性较高,所制得的电池极片无需使用粘接剂,且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容量性能。

    一种浮叶植被与挺水植被的自动识别方法与自动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810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04830.6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叶植被与挺水植被的自动识别方法与自动识别系统,涉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区域的目标雷达影像,基于目标雷达影像的灰度值划定灰度阈值,并基于灰度阈值对所述目标雷达影像进行重分类,获得挺水植被区与待分辨区;获取目标区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基于多光谱遥感数据计算目标区域图像中每个像元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并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划分水体区与植被混合区;获取待分辨区与所述植被混合区的重叠区为浮叶植被区。本发明通过结合雷达影像技术与多光谱遥感技术,能够有效识别浮叶植被与挺水植被,为大尺度水生植被调查与水生态检测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高准确性和高效识别能力。

    一种铜类耐高温抗菌剂、抗菌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86234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11119945.1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机抗菌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类耐高温抗菌剂、抗菌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静电吸附和羟基作用原理,将Cu2+负载至管状埃洛石的外表面获得铜类耐高温抗菌剂,进而获得相应抗菌釉料和抗菌陶瓷。本发明涉及的铜类耐高温抗菌剂具有强抑菌广谱抗菌功效,经检测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菌株的抗菌率均>99%,且高温煅烧(>1100℃)后,抗菌率仍>99%。此外,本发明抗菌陶瓷抗菌性能优异,且不易变色,不受光照条件限制,抗菌活性元素稳固性好,可持久发挥抗菌效果。同时,本发明方法的原材料无需任何处理,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安全环保,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市场前景广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