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回路型脉动热管及节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9266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94282.6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动热管,具体为一种单向回路型脉动热管。一种单向回路型脉动热管,包括脉动热管,所述脉动热管为闭合循环管道装置;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上端管路呈波浪状,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下端管路呈直线状;所述脉动热管包括冷凝段、绝热段和蒸发段;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上端为冷凝段,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中间为绝热段,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下端为蒸发段。在蒸发段设计U型弯头,冷凝液在U型弯头处形成有效的液封,避免回流的出现,从而使脉动热管内部形成稳定的单向流动,有效提高了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

    一种可精确控温的液滴式温控器

    公开(公告)号:CN107643776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1037164.1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精确控温的液滴式温控器。包括金属板、位于金属板下方用于支撑金属板的金属支撑,所述金属支撑下方设置有金属底座,所述金属支撑为n字形内凹金属支架,所述金属底座为u字形凹槽金属底座,所述金属支撑设置在金属底座凹槽内,所述金属支撑与金属底座凹槽形成空腔;所述金属板上表面为温度选择端,所述金属支撑与金属底座之间的空腔为蒸发端,所述金属底座下表面为吸热端,所述液滴滴落在金属板上表面。本发明通过此温度选择和液滴蒸发的机制,能够使温控器在不需要任何电子元件的条件下,控制温度使其保持恒定。同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不会造成污染。

    一种分离式热管蓄能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7059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43525.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能空调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分离式热管蓄能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气液分离器、翅片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以及蓄能模块和释能模块,所述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通过工质管路连接;所述翅片式换热器和套管式换热器通过工质管路连接,所述套管式换热器一侧并联有蓄能模块,所述释能模块分别和套管式换热器以及蓄能模块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南方有削峰填谷政策地区,主要适用于写字楼、办公楼等在白天工作时间有空气调节需求,而夜间较少或没有空气调节需求的环境,能够有效利用夜间电能而降低白天电能消耗,从而优化电网电源结构,减少高峰用电需求,有效节约能源,缓解城市电网的负担。

    一种新型重力热管模块以及以此设计的高效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8469193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514885.5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重力热管模块以及以此设计的高效换热器。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主热管,设置在两根主热管之间连通两根主热管的支热管,所述主热管呈阶梯状弯折状,所述主热管包括下端水平设置的蒸发段,上端水平设置的冷凝段,以及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弯折的绝热段,两根所述主热管的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水平设置有支热管,所述支热管与主热管冷凝段和绝热段垂直且连通;所述主热管内设置有气液分离装置。采用了气液分离管的设计,能够使热管内的循环过程更加独立,气液间的影响变得更小,保证换热循环过程更加高效,采用了折角式的设计,使重力热管能够更加简便地应用在一般设备上。

    一种模块式餐具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5834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319119.5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G2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日常家居生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式餐具。一种模块式餐具,包括餐具连接主体,叉子模块,筷子模块,吸管模块以及勺子模块,所述餐具连接主体为圆柱形空心的管状,所述餐具连接主体两头设只有连接口,所述叉子模块,筷子模块,吸管模块以及勺子模块均设置有与所述餐具连接主体相匹配的连接口。本设计在于巧用模块化概念,使餐具能够组合使用而发挥不同功能,能够在使用较少材料的情况下取得较好效果。

    一种可变导热的热虹吸管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6209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769179.0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变导热的热虹吸管。一种可变导热的热虹吸管,包括蒸发段、绝热段、冷凝段,所述蒸发段的热管管体外部设有磁铁,蒸发段的热管管体内部设有磁性球,所述磁性球的横截面与蒸发段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磁性球与磁铁吸合后位置固定。通过移动外部环形磁铁改变磁性球在磁性蒸发段内部的位置,改变磁性蒸发段的有效工作长度,从而在热负荷发生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改变热虹吸管的热阻,以此将工作温度控制在有效温度范围。

    一种具备多功能而且能切换多种状态的椅子

    公开(公告)号:CN10443320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28192.0

    申请日:2014-11-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C13/00 A47C7/00 A47C7/024 A47C7/405

    Abstract: 一种具备多功能而且能切换多种状态的椅子,包括双层旋转椅面、椅面的支撑地盘、椅面角度调节机构、椅子前脚杆、椅子高度调节机构、固定齿条、椅子的后脚杆、桌子的前脚杆、讨论桌收展机构、桌子的后脚杆、桌子后脚杆的收展机构、靠背面的支撑底盘、双层旋转靠背面、靠背的角度调节机构、讨论桌面板、讨论桌面板的收展机构、伸缩支撑杆、销钉、固定滑块、支撑块、固定滑块、直线光轴、支撑块、鱼眼、支撑旋转圆盘、固定滑块、支撑块、鱼眼、固定滑块、直线光轴、支撑块、固定滑块、鱼眼、支撑块。本发明通过机械结构的巧妙设计,完全实现了“单人椅、一体化桌椅、双人讨论桌椅、床式结构、完全折叠体”的五项转变。

    一种新型CPU热管散热器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80385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1810993290.2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pu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CPU热管散热器。一种新型CPU热管散热器,包括cpu散热贴合端,热管,吸热水箱,所述热管包括散热端和吸热端,所述热管侧面呈“U”形,所述热管下端的弧形部分为热管的吸热端,所述吸热端向cpu散热贴合端处弯折并插设与所述cpu散热贴合端内,所述热管两自由端为热管的散热端,所述散热端插入所述吸热水箱并密封,所述吸热水箱一侧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吸热水箱与散热装置连通。该CPU散热器采用水冷的方式来冷却热管的冷凝端,与传统的风冷式相比具有热负载能力强,热波动小等优点,同时,由于该CPU散热器同时结合了热管散热和水冷散热的特点,因此其具有极高的散热效率。

    一种新型重力热管模块以及以此设计的高效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846919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810514885.5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重力热管模块以及以此设计的高效换热器。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主热管,设置在两根主热管之间连通两根主热管的支热管,所述主热管呈阶梯状弯折状,所述主热管包括下端水平设置的蒸发段,上端水平设置的冷凝段,以及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弯折的绝热段,两根所述主热管的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水平设置有支热管,所述支热管与主热管冷凝段和绝热段垂直且连通;所述主热管内设置有气液分离装置。采用了气液分离管的设计,能够使热管内的循环过程更加独立,气液间的影响变得更小,保证换热循环过程更加高效,采用了折角式的设计,使重力热管能够更加简便地应用在一般设备上。

    一种新型CPU热管散热器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0385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993290.2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pu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CPU热管散热器。一种新型CPU热管散热器,包括cpu散热贴合端,热管,吸热水箱,所述热管包括散热端和吸热端,所述热管侧面呈“U”形,所述热管下端的弧形部分为热管的吸热端,所述吸热端向cpu散热贴合端处弯折并插设与所述cpu散热贴合端内,所述热管两自由端为热管的散热端,所述散热端插入所述吸热水箱并密封,所述吸热水箱一侧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吸热水箱与散热装置连通。该CPU散热器采用水冷的方式来冷却热管的冷凝端,与传统的风冷式相比具有热负载能力强,热波动小等优点,同时,由于该CPU散热器同时结合了热管散热和水冷散热的特点,因此其具有极高的散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