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亚锡/金纳米颗粒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14073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710680158.1

    申请日:2017-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硫化亚锡/金纳米颗粒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是:机械剥离硫化亚锡材料,产物厚度50‑100 nm,大小几微米到十几微米,氩气气氛中退火后备用;滴加氯金酸水溶液到机械剥离的硫化亚锡表面,沉积2‑5 min,氮气吹走多余的液体,120‑150℃反应时间2‑5;反应结束后,快速取出样品,得到金纳米颗粒在硫化亚锡自取向性组装,所得金纳米颗粒尺寸几十纳米,结晶性好,在光电探测器件、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铜纳米颗粒/黑磷纳米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686685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436846.8

    申请日:2018-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纳米颗粒/黑磷纳米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包括载体黑磷纳米片及负载在该载体上的铜纳米颗粒;制法为先将黑磷和氢氧化钠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制得混合液,将该混合液置于超临界反应釜中,在40~70℃、15~20MPa条件下反应3~4h,制得黑磷纳米片,随后将该黑磷纳米片与铜相溶液混合后,在50~60℃条件下反应10~120min,制得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应用于电化学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本发明的显著优点为:该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大,铜纳米颗粒的负载量大,结晶性能及催化性能优;制法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同时应用于电化学催化还原CO2,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强、具有较低的外加电压。

    一种Co掺杂FeS2纳米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506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744461.8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掺杂FeS2纳米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包括衬底及排列于该衬底表面的Co掺杂FeS2纳米线;制法包括:首先称量铁盐、钴盐、硫脲和硫粉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制得混合溶液,随后将衬底放入上述混合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后,取出清洗、干燥,制得Co掺杂FeS2纳米线材料。本发明的纳米线材料的纳米线形貌良好,与衬底结合牢固度,负载量多,从而使得该纳米线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析氢析氧性能,且稳定性强;同时,该纳米线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来源广泛,在未来的清洁能源氢气和氧气制备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基于定位的脑电实时监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34521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57884.3

    申请日:2016-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定位的脑电实时监测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脑电监测设备,其包括脑电采集模块、GPS模块、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显示模块;以及云服务器和移动终端。方法包括步骤:采集携带者的脑电信号和实时定位获得定位数据;预存包含医疗服务点位置数据的区域地图;建立异常阙值判断模型对采集的脑电信号进行异常判断,且在判断出脑电信号存在异常时,将当前所获得定位数据映射至区域地图确定距离最近的医疗服务点位置数据;进行路径规划形成应急路线,及将应急路线作为反馈数据传输。本发明可实现对脑电信号的实时传输和动态监测,及实现异常判断和路径规划,根据规划出的应急路线进行应急救援,实现了及时和准确的监控作用。

    一种基于生物反馈的辅助人工睡眠分期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7316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167453.8

    申请日:2015-04-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4812 A61B5/04012 A61B5/0476 A61B5/72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反馈的辅助人工睡眠分期的装置,由将待分析睡眠数据进行可视化与混音处理的数据处理设备、将处理后信息反馈给操作者的生物反馈设备、采集与分析操作者脑电信号的自动分期设备依次连接而成;数据处理设备由可视化处理模块和混音处理模块组成;生物反馈设备由视觉反馈模块和听觉反馈模块组成;自动分期设备由脑电采集模块、控制模块、脑电分析模块和报表模块组成;生物反馈设备与数据处理设备相连,自动分期设备与操作者相连。本发明相较其他方法,通过分析操作者接收视觉和听觉信息时产生的应激反应信号自动得到睡眠分期结果,无需操作者手动进行睡眠分期结果记录,有效地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并减少人为的误操作。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硫化镉纳米颗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4510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220461.X

    申请日:2014-0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硫化镉纳米颗粒的方法,是在水溶液中,以乙酸镉、硫化钠、还原性谷胱甘肽为原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下合成了硫化镉纳米颗粒,反应温度为45-75℃、压力为100-150bar、反应时间90-150min。还原性谷胱甘肽不仅作为模板而且可以封闭硫化镉纳米颗粒的横向生长,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所得产物粒径均匀,结晶性好,稳定性高,在光催化制氢,光催化分解有机物等领域具有广泛重要的应用前景。

    探测光子能量低于禁带宽度的近红外光的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10601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295185.4

    申请日:2012-08-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探测光子能量低于禁带宽度的近红外光的探测器结构的制备方法,首先在ITO衬底表面生长CdS纳米棒阵列;其次在CdS纳米棒阵列蒸镀纳米金;然后在纳米金表面蒸镀一层ITO作为顶电极;最后将金属材料在纳米尺度下独有的表面等离激元非辐射衰变时光生电效应及颗粒之间的近场耦合增强效应应用于近红外光的高效探测。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能够实现对入射光波长的选择性探测,无需制冷,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全介质微透镜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6001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0393002.0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介质微透镜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光学器件微结构技术领域,全介质微透镜的内侧具有若干个高度一致且宽度相等的环状台阶结构,全介质微透镜底部的入射面为圆环面,全介质微透镜顶部的出射面为具有环状台阶结构的倒圆锥凹面;全介质微透镜的外壁为竖直壁,环状台阶的内壁为竖直壁;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制备,能够通过入射的柱矢量光束聚焦,获得光链,方便快捷;还能够通过调控入射高斯柱矢量光束的径向能量分布或环状台阶层数,实现对于光链中焦斑个数的灵活调控。

    一种β相氧化碲纳米片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0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26660.1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相氧化碲纳米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电子材料领域。制法包括:将碲粉平铺放入石英舟的一端,然后取清洁的硅基板覆盖在碲粉上方但不与碲粉接触,将石英舟送入高温真空退火炉的中心,通入氧气,在氧气气氛下,于460~500℃、0.05~0.15Mpa的条件下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在硅基板上获得白色产物,即为β相氧化碲纳米片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制备的β相氧化碲纳米片材料纳米形貌良好,与衬底结合牢固度且稳定性强,在未来的透明电子、光电器件和节能显示器的发展中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