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5201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078424.4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纳塔栎嫩枝扦插育苗的方法,涉及纳塔栎繁殖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扦插池;2)剪插穗:选择阴雨天或晴天的早上,从采穗圃中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将其截成8-12cm的插穗;3)插穗处理:将剪取的插穗用浓度为500 mg/L吲哚丁酸、250 mg/L萘乙酸、50 mg/L间苯三酚混合溶液制成的生根剂浸泡1 h;4)扦插:将处理好的插穗扦插,并浇透水,使插穗基部与基质紧密结合;5)扦插后管理。生根后打开拱棚两端的塑料薄膜,第二年春天可将扦插苗移栽至大田或容器中。该扦插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可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大量的优质纳塔栎苗木,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实践应用价值,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222278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48273.6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2600/124 , C12Q2565/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检测柳树多倍体的专用引物组合及其检测方法。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对待检测柳树的DNA模板进行PCR扩增,通过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若被测样品在任意一对引物的扩增位点上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大于2,则该样品为多倍体。与现有的柳树多倍体检测方法相比,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进行柳树多倍体筛选具有操作方法简单、快捷,结果可靠性的优点,可在短时间内检测大量样品,为筛选柳树多倍体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手段。本发明为柳树多倍体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3960072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410223678.6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技术提供一种进出树干时针头受到的阻力小,不易发生弯曲或折断,不会使得树干胀裂的树干注射用针头。该树干注射用针头,沿着针头轴线分别是锥形前部、圆柱形中部、圆柱形后部,后部的外径大于前部和中部;前部开有沿着针头轴线延伸的导屑孔,在后部开有沿着针头轴线延伸的进药孔;中部开有两个沿径向延伸的出药出屑孔,两个出药出屑孔之间以分流板相隔;导屑孔的后端与分流板两侧的两个出药出屑孔均相通;进药孔的前端与两个出药出屑孔均相通。
-
公开(公告)号:CN102533993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10446619.1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倍体杨树的筛选方法及其专用引物,该方法以待筛选样品的DNA为模板,在特异性微卫星引物的引导下进行PCR扩增获得产物,对产物进行电泳,并进行基因型分析,若扩增出的等位基因数目大于或等于3个,则对应样品为多倍体杨树,否则不为多倍体杨树;其中,特异性微卫星引物为专用12对引物中全部引物。与现有的多倍体杨树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利用专用微卫星引物,进行多倍体杨树筛选,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检测,为多倍体杨树筛选提供了高效可靠技术手段,为多倍体杨树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533993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46619.1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倍体杨树的筛选方法及其专用引物,该方法以待筛选样品的DNA为模板,在特异性微卫星引物的引导下进行PCR扩增获得产物,对产物进行电泳,并进行基因型分析,若扩增出的等位基因数目大于或等于3个,则对应样品为多倍体杨树,否则不为多倍体杨树;其中,特异性微卫星引物为专用12对引物中全部引物。与现有的多倍体杨树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利用专用微卫星引物,进行多倍体杨树筛选,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检测,为多倍体杨树筛选提供了高效可靠技术手段,为多倍体杨树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64608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063591.0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鉴别簸箕柳和三蕊柳种间杂交子代的KASP引物组以及鉴别方法。本发明筛选出了能够鉴别簸箕柳和三蕊柳种间杂交子代的特异性引物组,采用本发明的引物组不仅可以实现两种柳树种间杂交子代的鉴定,还能够排除花粉污染的杂交子代;本发明的鉴定方法可以代替传统的PCR鉴定方法,方便快捷的实现簸箕柳和三蕊柳种间杂交子代准确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9539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612770.7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基因组选择的杨树材性性状最优预测体系的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杨树的生物育种领域。本发明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与杨树材性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统计模型和不同数量SNP标记对全基因组选择预测精度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并建立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和材性性状显著关联位点的最优全基因组选择预测体系。该体系具备快速、高效且精准预测杨树木材品质优良种质的能力,其预测准确度高达0.84。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杨树材性性状的早期预测,精准高效筛选出木材品质优良种质材料,从而缩短林木育种周期,提高林木选育强度,加速林木优良种质的选育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594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12767.5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基因组选择的杨树生长性状最优预测体系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杨树的生物育种领域。本发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与杨树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统计模型和不同数量SNP标记对全基因组选择预测精度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建立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和生长性状显著关联位点的最优全基因组选择预测体系。最优全基因组选择预测体系能够快速准确计算杨树育种群体中生长性状的育种值,其预测准确度可达0.77。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杨树生长性状的早期预测,筛选出具备生长优势的优良种质,从而缩短林木育种周期,提高林木选育强度,并加速林木优良种质的选育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4179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58596.8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 A01H5/02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美洲黑杨花药特异表达启动子ProRR08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美洲黑杨花药特异表达启动子ProRR08,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首次在美洲黑杨中克隆获得了促进花药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ProRR08,在此基础上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KGWFS7.1‑ProRR08::GUS,转入烟草中,得到转基因烟草植株。检测结果表明,35S::GUS对照在所有组织中均表达,而ProRR08启动子驱动GUS在花药中高表达,在其他组织中均不表达,结论表明美洲黑杨启动子ProRR08驱动GUS基因在花药中特异性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1566940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83971.7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凤丹牡丹的组织培养预处理方法及凤丹牡丹外植体,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6~7年生的植株作为组织培养对象,于9~10月份将所述植株平茬后在露天环境中培养12~14个月;S2:将植株再次进行平茬并移入温室中培养1~2个月;S3:将植株置于冷库中进行冷处理,所述冷处理的时间为40~50天;S4:将冷处理后的植株置于温室中培养25~35天,得到新抽生的枝条。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凤丹牡丹的组织培养预处理方法,具有取样简易、污染率低、嫩茎萌发力强等特点,能够促进凤丹牡丹微繁殖的研究,有助于凤丹牡丹的产业化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