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面形竹木构件的压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8895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86158.1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一种曲面形竹木构件的压制装置,由封闭式框架、千斤顶、中间横梁、上压板、下压板组成,千斤顶、中间横梁、上压板、下压板在横向位于封闭式框架的空间内,上压板为凸出弧形表面,下压板为凹进弧形表面,上压板与下压板接触处的弧形表面相互耦合,弧形表面耦合处夹置压制竹木板,每一水平位置处的中间横梁、上压板与下压板组成一组单层压制单元,多个单层压制单元上、下相连,各个中间横梁的两端留设有与封闭式框架的两侧的立柱的固定孔对应的销接孔,销栓与固定孔及销接孔处于插入或拔开状态,实现各个单层压制单元的固定与活动。本发明实现了曲面形的竹木构件的压制,单元化构造大大提升装置的灵活性、组装装配性。

    一种预应力增强竹木受弯构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983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426493.8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应力增强竹木受弯构件的方法,通过在竹木构件的侧面或底面开设预留槽口、固定锚固垫板、安装预应力筋、拧固端部的螺母、施加预应力、注入填充材料、覆盖竹木板盖,实现对竹木构件的增强,竖直面板和水平面板相互垂直组成的L形锚固垫板,粘贴固定于竹木构件的端面和项面。本发明形成了一种自平衡锚固体系,最大程度的减小了锚具和张拉工具的尺寸,有效防止张拉预应力时竹木端部应力集中,防止竹木构件的纵向剪切破坏,有效提高竹木构件抗弯承载能力、刚度,解决了因为竹木构件截面小而无法采用大型张拉机械的麻烦。

    一种金属杆件间连接节点的铰接与刚接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52426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1810263433.4

    申请日:2018-03-28

    Inventor: 丁明珉 罗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杆件间连接节点的铰接与刚接转换装置,主要由连接件一与连接件二组成;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的耳板上均设有圆形销轴孔道和r形销轴孔道,r形销轴孔道由上部平滑圆弧段与下部竖直段组成,当节点两端的金属杆件中心线间夹角在90°~180°之间变化时,连接件一与连接件二以固定销轴为中心旋转,滑动销轴在上部平滑圆弧段中滑动,整个节点为铰接;当夹角为180°时,打开弹簧锁的开关,滑动销轴进入下部竖直段的底部,关闭弹簧锁,滑动销轴被锁住,变为刚接;本发明的转换装置自重轻、结构简单、转化效率高、装拆方便,提高整体结构的施工速度,能够实现金属构件的循环利用,可应用于各种杆件截面的大跨空间网格结构,满足多种功能需求。

    一种曲面形竹木构件的压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8895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1911186158.1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一种曲面形竹木构件的压制装置,由封闭式框架、千斤顶、中间横梁、上压板、下压板组成,千斤顶、中间横梁、上压板、下压板在横向位于封闭式框架的空间内,上压板为凸出弧形表面,下压板为凹进弧形表面,上压板与下压板接触处的弧形表面相互耦合,弧形表面耦合处夹置压制竹木板,每一水平位置处的中间横梁、上压板与下压板组成一组单层压制单元,多个单层压制单元上、下相连,各个中间横梁的两端留设有与封闭式框架的两侧的立柱的固定孔对应的销接孔,销栓与固定孔及销接孔处于插入或拔开状态,实现各个单层压制单元的固定与活动。本发明实现了曲面形的竹木构件的压制,单元化构造大大提升装置的灵活性、组装装配性。

    一种装配式竹-混凝土组合框架梁柱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629034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50984.8

    申请日:2023-03-15

    Inventor: 林煜 魏洋 丁明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竹‑混凝土组合框架梁柱节点,所述的装配式组合框架梁柱节点包括竹纤维管混凝土柱和组合梁;现场装配时,将节点区外套管套入竹纤维管,并注入胶合剂粘结,拼装工程竹材梁和型钢接头形成组合梁,基于穿心螺栓或单边螺栓,实现竹纤维管、节点区外套管和型钢接头的可靠连接,最后进行管内混凝土浇筑,并养护结构成型。本发明装配而成的组合梁柱节点预制构件轻质、高强、节能、减排,形成的梁柱节点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组合效应,最小化截面尺寸及材料用量,最大化承载及变形能力,同时现场装配对吊装设备、临时托架需求低,省去主体结构的大部分模板工程和装修工程作业量,实现组合结构体系“高性能、低成本、易施工”的建造,梁端型钢接头可形成结构抗震梁铰机制,耗能能力强,确保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突出。该节点适合竹区及周边地区城乡建设,特别是多层建筑,具备规模化应用前景。

    一种短切竹片增强混凝土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2316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52832.8

    申请日:2020-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切竹片增强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抗拉承载力,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短切竹片、钢纤维、聚丙烯纤维使其形成一个整体,多种纤维混杂,发挥各自优势互补的特性,对混凝土起到增强和增韧作用,提高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以及抗折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抗渗性以及抗冲击性。本发明竹材等不同性能的纤维混杂后产生性能互补,在不同层次发挥各个纤维的优点,进而达到阻裂和强化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渗性以及抗冲击性,竹材来源于自然,可再生可持续,取材方便。

    一种嵌固稳定支架加固独柱墩桥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30508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84343.3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一种嵌固稳定支架加固独柱墩桥梁结构,包括箱梁、独柱墩、稳定支架、新增支座、锚固拉杆和嵌固支撑,成对的稳定支架设置于独柱墩的横桥方向的两个侧面,在独柱墩的横桥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对称设置多对嵌固支撑,稳定支架的竖直杆的底端支撑连接于嵌固支撑,竖直杆顺着独柱墩的侧壁方向,至少一行锚固拉杆穿过独柱墩的截面沿着横桥向对拉固定稳定支架的竖直杆,新增支座直接或间接通过水平分配梁支撑固定于稳定支架的顶部,并紧密支撑于箱梁的底面。本发明加固结构体系简单,部件数量少,受力合理明确,易标准化,具有普遍适用性。

    一种可升降反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79670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111425.9

    申请日:2019-11-14

    Abstract: 一种可升降反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系统,包括反力墙、横向作动器、作动器滑动支座、作动器固定支座、悬固滑动支座、轨道螺杆、控制器、承重体,反力墙、轨道螺杆、承重体的底端固定于基础,横向作动器垂直于反力墙呈水平横向布置,作动器固定支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反力墙的侧面,在承重体的顶端设置有上传动齿轮和控制器,控制器与上传动齿轮连接并驱动下传动齿轮带动轨道螺杆的原位旋转,作动器滑动支座、悬固滑动支座能够沿着轨道螺杆轴线方向上、下同步移动。本发明大大增加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系统的通用性,无需额外的拆卸、吊装支架,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消除了很多安全隐患。

    一种钢管约束竹-混凝土组合构件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5608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65951.1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一种钢管约束竹-混凝土组合构件,包括核心竹材、夹层混凝土、钢管和外防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个以上的核心竹材置于钢管内部,核心竹材的横截面尺寸小于钢管的横截面尺寸,其长度与钢管相同,夹层混凝土密实填充于钢管和核心竹材组成的间隙空腔内,四周完全包裹核心竹材,外防护层涂覆固化在钢管的外表面,形成钢管约束竹-混凝土组合构件。本发明结构简单新颖,轻质高强,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钢管和夹层混凝土的约束能够有效的延缓竹材受压破坏,克服了市场上大量使用的矩形竹材的美观和造型问题,适用范围广,且竹材绿色环保,资源可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种薄壁钢管约束竹构件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7273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65903.2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一种薄壁钢管约束竹构件的制作方法,通过对恒定截面竹材段与楔形端头对接形成核心竹材、安装顶管、放置薄壁钢管、安装变截面套管、嵌入核心竹材、下压千斤顶、拆除变截面套管和顶管、构件打磨,形成一种薄壁钢管约束竹构件,核心竹材由恒定截面竹材段和楔形端头组成,楔形端头、薄壁钢管、变截面套管和顶管能够反复利用。本发明通过变截面套管和薄壁钢管的搭接,以及核心竹材的楔形端头的设置,实现在薄壁钢管内部压入横截面尺寸略大于薄壁钢管内径的核心竹材。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单一竹材在使用过程中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同时钢管的存在也避免了核心竹材的脆性破坏模式,能够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梁、柱等构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