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光催化将产氢反应和加氢反应耦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98407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122801.X

    申请日:2008-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催化将产氢反应和加氢反应耦合的方法,将加氢前驱物、光催化剂和氢源前驱物加入反应器中,充分混合后在波长为180nm~800nm的光源照射下,反应0.1~10h,过滤除去光催化剂,得到还原产物;其中氢源前驱物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0%。本方法在常温或在紫外灯引起的热条件下即发生反应,清洁廉价,无需价格昂贵的氢气储藏,输送设备,操作安全,且工艺简单,还原转化率及收率较高,所利用的电子转移效率比同等条件下产氢所利用的电子转移效率高两个数量级。

    一种从光卤石出发制备钛酸钾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75264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810023312.9

    申请日:2008-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光卤石出发制备钛酸钾镁的方法,先以光卤石、含钛化合物和含钾化合物为原料,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物在800~1100℃下烧结30分钟~12小时,烧结产物经粉碎、水洗、过滤后,再进行热处理,得到钛酸钾镁。天然光卤石作为反应原料,降低了钛酸钾镁的原料成本。通过调节原料配比方便的生产出不同用途的晶须或片晶,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加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一种从光卤石出发制备钛酸钾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4945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810023312.9

    申请日:2008-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光卤石出发制备钛酸钾镁的方法,先以光卤石、含钛化合物和含钾化合物为原料,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物在800~1100℃下烧结30分钟~12小时,烧结产物经粉碎、水洗、过滤后,再进行热处理,得到钛酸钾镁。天然光卤石作为反应原料,降低了钛酸钾镁的原料成本。通过调节原料配比方便的生产出不同用途的晶须或片晶,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加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一种介孔氧化钛晶须成型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30548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610038863.3

    申请日:2006-03-15

    Abstract: 一种高比表面积介孔氧化钛晶须成型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钛酸钾或其衍生物或其他氧化钛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和介孔氧化钛晶须为原料,经成型、焙烧后制得。本发明的成型材料结晶度>20%、具有规则有序纳米结构;比表面积为30~180m2/g,抗破碎强度为0.4~3MPa,孔隙率为30~80%,孔容为0.1~0.7cm3/g,有以下三种孔径特征分布中的至少两种,第一个特征分布为4~10nm,第二个特征分布为10~100nm,第三个特征分布为0.1~10μm;不含其它有机或无机添加剂。这种成型材料可根据需要制备成各种形状,其当量直径大于0.2mm。

    生物质骨架炭-金属复合微纳结构催化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67231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1260156.4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质骨架炭‑金属复合微纳结构催化材料。其特征是将生物质骨架炭为新型催化剂载体,以天然生物质为原料,采用合适的化学处理进行组分剥离和结构重塑,并通过绿色无污染的物理活化制备具有发达等级孔结构的生物质骨架炭。所述活性组分为金属元素钌、铑、钯、银、铂、金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负载量为0.01‑10%。所述催化剂可实现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同时显著强化多相还原过程中的氢气在催化剂孔道中的扩散、吸附和脱附行为,从而实现传递与反应过程的匹配,最终有效提高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还原效率。

    生物质骨架炭-金属复合微纳结构催化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67231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60156.4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质骨架炭‑金属复合微纳结构催化材料。其特征是将生物质骨架炭为新型催化剂载体,以天然生物质为原料,采用合适的化学处理进行组分剥离和结构重塑,并通过绿色无污染的物理活化制备具有发达等级孔结构的生物质骨架炭。所述活性组分为金属元素钌、铑、钯、银、铂、金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负载量为0.01‑10%。所述催化剂可实现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同时显著强化多相还原过程中的氢气在催化剂孔道中的扩散、吸附和脱附行为,从而实现传递与反应过程的匹配,最终有效提高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还原效率。

    负载于基底上的介孔氧化钛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4609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007600.1

    申请日:2012-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于基底上的介孔氧化钛膜的制备方法,将含钛化合物与钾盐或钠盐配制成溶胶并静置陈化,然后采用浸渍提拉法将溶胶覆于表面羟基化的基底材料上制备出多晶形态的薄膜,接着将获得的薄膜一次焙烧,再在湿度为1~50%的湿气气氛下、于水热釜中在5~200℃下反应,反应后用水或酸溶液清洗,最后二次焙烧,得到介孔氧化钛膜。本法制出的膜具有高热通量,传热通量比传统换热器大几十倍以上,结合其低摩擦系数的表面,利于流体流动传热,更加提高了换热性能,在生物医药材料,换热器等领域将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