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1581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342247.4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温度调控方式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的步骤如下:(1)将废水导入第一沉淀池,首先使废水水温达到30~45℃,再加入混凝剂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60~120转/分钟;(2)出水导入第二沉淀池,首先使废水水温达到20~25℃,再加入助凝剂搅拌,搅拌速度为20~50转/分钟,静置缓慢沉淀,固液分离;(3)使上清液进入调节匀质池,使水体降温至15~20℃,保持水温稳定;(4)将步骤(3)处理出水导入生化反应池处理。本发明将快速搅拌阶段采用高温处理,慢速搅拌阶段采用低温处理方式结合,显著提高混凝沉淀反应效率,减少药剂量的投入,显著降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44534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881457.1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001 , C02F1/26 , C02F1/66 , C02F2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没食子酸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固相萃取、反萃再生步骤,所述固相萃取步骤中,采用含有苯环结构单体、带有碱性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剂对所述生产废水进行萃取富集,反萃再生步骤采用含有还原性保护剂的反萃剂对萃取后的固相萃取剂进行洗脱,得到的反萃再生液可回收利用。该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方式有效避免了有机试剂萃取时造成二次污染的缺陷,降低了废水后续处理的难度,同时对没食子酸、单宁酸有效回收,实现了废水治理和资源回收利用相结合,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0724334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10654478.5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催化剂领域。本发明通过离子交换,使主催化活性组分与载体相结合,由于主催化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力相结合,结合稳定,不易流失;主催化活性组分为镍、铁、钴、钌及其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用转化为钙型阳离子吸附剂制备成载体,钙的存在有利于焙烧过程中的孔道保持,在高温处理时不易烧结,从而使催化剂拥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所得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成分分散性好,催化剂机械强度高,性能稳定,能有效提高水热法降解有机物的降解率和反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2510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1569606.8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纳米铁水处理填料的厌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水解反应器和产甲烷反应器,投料装置、填料输送管和隔离装置,水解反应器和产甲烷反应器水相、气相连通。水解反应器内由上而下依次形成气体收集区、水解反应区和填料粉碎区;产甲烷反应器内由上而下依次形成出水区、产甲烷反应区和颗粒污泥排放区;该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投料、转料、切料和排泥四步。本发明的主要用途是通过适用纳米铁水处理填料的厌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解决纳米铁水处理填料用于污水厌氧生化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生物毒性、污泥矿化问题,提高甲烷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9251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69606.8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纳米铁水处理填料的厌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水解反应器和产甲烷反应器,投料装置、填料输送管和隔离装置,水解反应器和产甲烷反应器水相、气相连通。水解反应器内由上而下依次形成气体收集区、水解反应区和填料粉碎区;产甲烷反应器内由上而下依次形成出水区、产甲烷反应区和颗粒污泥排放区;该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投料、转料、切料和排泥四步。本发明的主要用途是通过适用纳米铁水处理填料的厌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解决纳米铁水处理填料用于污水厌氧生化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生物毒性、污泥矿化问题,提高甲烷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776525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115296.0
申请日:2016-03-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式两相厌氧脱硫反应器及其废水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装置领域。本发明的一种一体式两相厌氧脱硫反应器,包括脱硫反应池和产甲烷反应池,所述脱硫反应池和产甲烷反应池为一体式结构,废水进入脱硫反应池和产甲烷反应池依次处理,脱硫反应池和产甲烷反应池通过隔墙隔开,并通过出水堰连通。本发明的一种一体式两相厌氧脱硫反应器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脱硫反应和产甲烷化反应单独进行反应的步骤,使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高浓度硫酸根废水和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具有脱硫效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混合状态好、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59707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07171.1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树脂基载锆纳米复合吸附剂的工业制备方法,属于废水处理的纳米复合树脂吸附剂的工业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反应物料可回收套用的阳离子树脂基载锆纳米复合吸附剂的工业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制备锆盐溶液;将酸性阳离子树脂分批加入锆盐溶液中,搅拌、过滤,锆盐溶液回收套用;干燥;通过添加NaOH溶液碱化,得到阳离子树脂基载锆纳米复合物,碱液回收套用;添加盐酸溶液中和;以及水洗。本发明阳离子树脂基载锆纳米复合吸附剂的工业制备方法中,清洗液、锆盐溶液、碱液、酸液等物料都可以再次回收套用,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符合目前国家的节能减排产业政策,适宜工业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036294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507074.9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气体利用效率的新型填料塔,属于废水处理装置领域。所述的填料塔包括塔体、布水滤头、气体曝气头、填料层和鱼骨式收水器等。在处理废水时,废水经进水口进入塔体后,由塔体底部布水滤头进行布水,气体由进气口进入后,由底部曝气头进行曝气,形成气水混合高效反应区。废水和气体在塔体填料层进行充分反应后由塔体顶部鱼骨式收水器进行出水收集,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的残留气体通过收水器尾部的排气口排出,处理后的废水由出水口排出。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顺流式填料塔气体利用效率,降低填料层高度,减少设备制造投资成本,同时有效减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阻力上升和堵塞等现象,提高填料塔的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53753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218772.8
申请日:2013-06-04
Applicant: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南京大学 , 江苏永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铁树脂脱附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属于废液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电镀行业废盐酸资源化过程中产生的含铁树脂脱附废液为絮凝剂替代品,絮凝沉淀去除电镀废水中的磷与重金属,出水磷浓度低于0.5mg/L,重金属Cu2+低于0.2mg/L,Ni2+低于0.5mg/L,去除效率可达到99%以上。针对现有含铁树脂脱附废液处理技术中存在的流程复杂、治理成本高、资源浪费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铁树脂脱附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在含铁树脂脱附废液资源化利用的同时也实现了废水中磷和重金属的达标排放。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镀行业含铁树脂脱附废液的资源化利用以及含磷、含重金属废水的深度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28511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805311.5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34 , C02F3/28 , B01J13/02 , B01J13/14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价铁‑碳源‑厌氧消化菌缓释微胶囊及制备和应用,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含有包埋物、凝胶剂的生化混合包埋液;S2.将步骤S1得到的生化混合包埋液加入到交联液中,进行交联处理,得到所述零价铁‑碳源‑厌氧消化菌缓释微胶囊;步骤S1中,所述包埋物包括零价铁、厌氧消化菌和碳源,将零价铁、厌氧消化菌和碳源共同固定多孔颗粒内部及表面,有效防止了零价铁和厌氧消化菌的流失,减少了零价铁钝化的产生;并且,碳源包埋在固定化颗粒中,有效实现碳源缓释,通过实现碳源供给和生物需求的动态平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