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48389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510916320.6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分析领域的土壤污染物检测方法,具体涉及土壤中有机污染物三种不同赋存形态含量分析方法。针对目前普遍采用有机污染物总浓度评价土壤污染程度不够科学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Tenax树脂吸附‑有机溶剂萃取‑碱热水解后有机溶剂再萃取进行分级提取的前处理方法,结合气质联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液相色谱与液质联用仪器检测分析技术,检测土壤中可溶态、吸附态及结合态三种不同赋存形态的有机污染物含量。该方法可准确定量分析在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三种不同赋存形态含量,将在土壤污染风险评价以及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86575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52624.1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燃型吸收式热泵的污水厌氧处理反应器加热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UASB厌氧反应器部分、吸收式热泵部分、燃气锅炉部分,所述的UASB反应器部分通过厌氧污泥厌氧菌对污泥分解产生沼气,沼气通入燃气锅炉部分燃烧产生热蒸汽,将热蒸汽传入吸收式热泵部分,在吸收式热泵部分内部循环后,将产生的热水通向UASB反应器部分,使反应器中的温度保持在最佳反应温度范围内,反应器中的厌氧菌在较高的活性状态。本发明设计新颖,能够实现能量循环利用,提高污水净化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64567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39366.5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植物根际环境研究的根箱实验装置。包括前挡板、后挡板、U型根际隔板、尼龙网、土壤水收集管、持水底座、紧固螺丝、透气孔、进水孔;尼龙网附在U型根际隔板表面上,U型根际隔板和尼龙网位于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并由紧固螺丝拧紧固定,U型根际隔板侧边设有土壤水收集孔,持水底座位于最底部。本发明根箱装置的每个隔板、持水底座都具有可拆卸性,可重复利用,解决了植物根际环境研究中土样、土壤水样采集的技术难题,进一步简化、准确化了毫米级别根际微域土壤和不同区域土壤水的采集方法,有利于研究作物根系不同位置的分异特征,有利于进一步准确研究根土界面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06588274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39220.0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农业固体废弃物制备生物质炭基缓释有机肥的方法,是将农业固体废弃物经过高温热解后制备出高吸附容量的生物质炭,然后吸附经过处理后的农村有机废水,最后制备出生物质炭基缓释有机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生物质炭制备、2)生物质炭改性、3)农村有机废水预处理、4)生物质炭富集营养物质、5)制粒。农村有机污水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去除大分子和颗粒物质,再用生物质炭进行吸附,将水体中的大量有机物和氮磷物质吸附到生物质炭孔道和表面积上,再经过制粒方法,制备出生物质炭基缓释有机肥,最后将该缓释肥投加到土壤中,起到改良土壤性质的作用,而生长出农作物又能提供制备生物质炭的原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735813B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210210805.X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保护领域的再生水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具体是利用蚯蚓回避试验检测再生水对陆地土壤生物毒性的方法。该方法是把再生水与人工配制标准土壤或无污染清洁自然土壤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成测试土壤,以纯水与人工配制标准土壤或无污染清洁自然土壤按相同比例混合制备成对照土壤,根据蚯蚓在这两种土壤中选择性迁移情况,利用公式计算蚯蚓对再生水的回避率。以蚯蚓回避率为指标,可快速、准确地诊断再生水对陆地土壤生物的毒性情况。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观测、实验周期短、反应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无需专业技术人员与专业分析仪器即可完成,非常适用于再生水回用安全评价的毒性诊断与早期筛查。
-
公开(公告)号:CN109012629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0935027.8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羧甲基β‑环糊精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将β‑环糊精羧基化,再将羧甲基β‑环糊精与交联剂和催化剂置于溶剂中反应得到羧甲基β‑环糊精聚合物,再将羧甲基β‑环糊精聚合物与一定摩尔比的柠檬酸三钠、2‑乙基己酸亚锡、甲醇、FeCl2·4H2O和FeCl3·6H2O置于三口烧瓶中,选择25%NH3·H20作为碱源,使体系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反应,反应完毕得到磁性羧甲基β‑环糊精聚合物。本发明使用共沉淀法将四氧化三铁成功地连接到羧甲基β‑环糊精聚合物上,反应得到的聚合物不仅具有磁性,同时可以快速吸附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1264605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962587.7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亲的多孔环糊精聚合物:将环糊精接枝芳香类分子,再与联苯二氯苄和对二氯苄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得到具有超高比表面的多孔聚合物。该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吸附容量,再生简单,可重复利用。由于环糊精的羟基被部分保留下来,提高了材料表面的亲水性,使其吸附速率快,且具有多种吸附机理,并能同时吸附疏水性和亲水性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760456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0990396.7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薄膜微萃取(TFME)的有机污染物二维成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目标污染物选择合适的固相微萃取膜的材料,首先选择固体吸附剂,其次遵循“相似相溶”原理选择薄膜,极性目标污染物萃取选取极性薄膜材料,非极性目标污染物萃取选取非极性薄膜材料;步骤二、固相微萃取膜的制备,步骤三、固相微萃取膜采样,步骤四、标准曲线的制作,步骤五、样品二维成像;本发明采用合适的新型固相微萃取膜对环境介质进行采样,结合高分辨率的质谱成像技术,建立一种快速分析有机污染污染物二维分布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86575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0052624.1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燃型吸收式热泵的污水厌氧处理反应器加热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UASB厌氧反应器部分、吸收式热泵部分、燃气锅炉部分,所述的UASB反应器部分通过厌氧污泥厌氧菌对污泥分解产生沼气,沼气通入燃气锅炉部分燃烧产生热蒸汽,将热蒸汽传入吸收式热泵部分,在吸收式热泵部分内部循环后,将产生的热水通向UASB反应器部分,使反应器中的温度保持在最佳反应温度范围内,反应器中的厌氧菌在较高的活性状态。本发明设计新颖,能够实现能量循环利用,提高污水净化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8422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628342.2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达空间的地理空间模式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目标区域的空间信息RA及其道路交通信息TA;S2、将所述空间信息RA所在区域划分为N个子区域Pi;S3、根据所述道路交通信息TA进行空间可达性计算,获得每个子区域Pi在特定可达性阈值下的可达空间范围ASi;S4、根据ASi所覆盖的空间区域范围提取对应RA中局部信息ARi;S5、根据ARi对应信息,识别得到位置Pi对应空间的模式Ti;S6、汇总所有子区域的空间模式Ti,得到目标区域的空间模式ST。本申请利用交通信息,实现了空间模式的识别与人的活动范围相关联,同时提高了空间模式识别的精度与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