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9448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80690.0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孢炭疽菌及其胞外多糖作为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和植物免疫诱抗剂研发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胶孢炭疽菌PHXP3,已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58。该菌株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胞外多糖CPEPS‑2,在诱导植物抗病实验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可作为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进行开发应用。
-
-
公开(公告)号:CN11304560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323088.0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探针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其具有如下结构式通式:式中,R1、R2、R3和R4各自独立选自氢、卤素、羟基、硝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C1‑6的烷基、C1‑6的烷氧基,以及由1‑3个卤素取代的C1‑6的烷基和由1‑3个卤素取代的C1‑6的烷氧基。本发明提供的荧光探针可用于乙烯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等优点,且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检测植物和环境样品中的乙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51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40556.9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07C69/92 , C07C67/08 , C07C213/08 , C07C217/90 , C07C253/30 , C07C255/54 , C07D213/61 , C07D333/28 , A01N37/40 , A01N43/10 , A01N43/40 , A01P1/0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苯醚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农药杀菌剂中的应用,属于农药杀菌剂领域。该二苯醚酯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的二苯醚酯类化合物具有作用结构新颖、低毒和高效的杀菌活性的优点,作为杀菌剂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6840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40964.7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07C41/26 , C07C209/62 , C07C43/23 , C07C51/367 , C07C211/48 , C07C231/12 , C07D209/20 , C07C65/10 , C07C233/60 , A01N37/40 , A01N31/16 , A01N33/06 , A01N37/24 , A01N43/38 , A01P21/00 , A01P1/0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活化水实现苄基保护基脱除的方法及其在药物可控释放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水杨酸(SA),环酰菌胺(FEN)的可控释放,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及对病原真菌的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8290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54914.9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07C243/38 , C07C241/04 , A01N37/40 , A01G13/00 , A01P1/00 , A01P3/00 , C07D213/70 , A01N4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杀菌剂领域,公开了苯甲酰肼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苯甲酰肼衍生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的苯甲酰肼类衍生物具有结构新颖、低毒和高效的杀菌活性的优点,作为杀菌剂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79460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680903.4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思农生物有机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D311/76 , C09K15/06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贵州木霉中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分离纯化方法和应用。所述的新化合物分子式为C17H22O4,命名为5‑ethyl‑trigazaphilones。还提供上述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依次采用中压制备色谱仪及LH‑20凝胶柱进行分离纯化与制备,成功的分离得到该新化合物。其结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1H‑NMR、13C‑NMR及二维核磁波谱解析的方法确定为5‑ethyl‑trigazaphilones。该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并提供制备方法,为开发新药和开发新成分提供先导物和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69448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80690.0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孢炭疽菌及其胞外多糖作为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和植物免疫诱抗剂研发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胶孢炭疽菌PHXP3,已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58。该菌株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胞外多糖CPEPS‑2,在诱导植物抗病实验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可作为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进行开发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863962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810838568.9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07D249/06 , C07D401/12 , C07D249/18 , C07D403/12 , A01N43/647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1‑苯基‑1,2,3‑三氮唑的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该含有1‑苯基‑1,2,3‑三氮唑的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是它有如下通式:式中,R1选自R2选自H或连接于三氮唑环4号位的或骈合于三氮唑环4,5号位的R3选自H或Cl。经测定,本发明中含有1‑苯基‑1,2,3‑三氮唑的酰胺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可作为农用杀菌剂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0093383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910377918.0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农用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应用。所述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名称为alterlactone,结构式为:分离自互隔交链孢霉ZHJG5代谢产物。ZHJG5菌株已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编号为CGMCC No.17062。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alterlactone的制备方法包括ZHJG5菌株的液体发酵,次生代谢产物提取,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等步骤。化合物alterlactone对植物病原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可作为防治植物病害的新型杀菌剂或者先导化合物进行应用。
-
-
-
-
-
-
-
-
-